于會森,王學峰,高 斌
老年患者在術后會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記憶力減退、人格的改變、焦慮以及神經(jīng)錯亂等。術后人格、認知能力、社交能力和技巧的變化均歸納為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1]。相關研究顯示,患者在術后3 個月能夠自行恢復POCD,但是依然會有部分患者長期存在POCD,其不僅會給患者造成一定的麻煩,而且對患者的生活能力造成嚴重的影響,進而會使患者面臨獨立生活能力的失去[2]。本文就不同劑量丙泊酚與氣體麻醉對老年患者蘇醒后認知功能改變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資料 選擇2012年4月-2014年2月在我院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的242 例患者,其中男131 例,女111 例,年齡64~83 歲,平均年齡(73.9 ±8.8)歲。納入標準:(1)在進行麻醉對所有患者的智力狀態(tài)進行評分,其評分均在23 分以上。(2)不存在嚴重的中樞神經(jīng)史。排除標準:(1)具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史。(2)在進行治療之前,患者存在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按照入院順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121 例)和對照組(121例),2 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往史及疾病構成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的手術操作需要根據(jù)同一組醫(yī)師進行,在術前進行常規(guī)禁飲和禁食,全部使用氣管插管全麻,在手術前30 min 行10 mg 的地西泮常規(guī)注射,阿托品0.5 mg。誘導前30 min 行0.3 mg 的東莨菪堿靜脈注射,對靜脈通道進行開放,麻醉誘導包括丙泊酚、維庫嗅銨、銳芬太尼,以及氣體類的異氟醚、氛氣、七氟醚進行麻醉維持。其中觀察組使用的丙泊酚劑量為10 mg·kg-1·h-1,每隔30 min 劑量按照10、8、6 mg·kg-1·h-1進行減少。對照組丙泊酚劑量的使用為15 mg·kg-1·h-1,每隔30 min 劑量按照15、12、8 mg·kg-1·h-1進行減少。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蘇醒后2 h、5 h、10 h、24 h、48 h 的認知功能進行評價,其采取認知功能評分(MMS)進行,評價指標如下:按照患者的受教育程度進行判定,對于沒有接受過教育的患者,其評分>17 分,文化程度為小學的患者,評分>20分,文化程度為高中及以上的患者評分>24 分,以上均可以判斷為認知功能正常,根據(jù)患者術前與術后的評分進行比較,若評分的減少超過2 分,則表明認知功能下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選擇SPSS11.5 軟件包進行,用±s 來表示計量資料,對計量資料進行t 檢驗,以P<0.05 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的MMSE 評分結果比較 隨著蘇醒后時間的增長,2 組患者的MMSE 評分均以不同程度進行下降,但是觀察組患者的MMSE 評分在蘇醒后2 h(1.57 ±0.21)分,蘇醒后5 h(1.46 ±0.16)分,蘇醒后10 h(1.32 ±0.13)分,蘇醒后24 h(1.20 ±0.11)分,蘇醒后48 h(1.01 ±0.08)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MMSE 評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 組患者的MMSE 評分結果(±s)
表1 2 組患者的MMSE 評分結果(±s)
組別蘇醒后2 h 蘇醒后5 h 蘇醒后10 h 蘇醒后24 h 蘇醒后48 h觀察組 1.57±0.21 1.46±0.16 1.32±0.13 1.20±0.11 1.0 1±0.08對照組 2.45±0.45 2.35±0.37 1.95±0.21 1.68±0.23 1.32±0.16 t 值19.493024.286028.058715.603819.0625 P 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2 2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拔管時間(12.5±2.4)min,呼之睜眼時間(11.2 ±1.5)min,自主呼吸恢復時間(7.8 ±1.6)min 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POCD 主要是在術后出現(xiàn)的一種波動性、可逆的精神紊亂綜合征。據(jù)相關研究報道,由于病理生理特點的特殊性,老年患者和其他年齡人群相比,更容易遭受POCD 的困擾[3]。最近幾年里,伴隨著我國老齡化人群的增加,為此老年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上的數(shù)量也呈現(xiàn)出逐年增加的趨勢,隨之增加了POCD 的發(fā)生率,臨床上也加強了對其的高度重視[4]。關于全身麻藥而導致POCD 出現(xiàn)的發(fā)病機制和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全身麻醉藥的作用機制在于對γ 一氨基丁酸(GABAA)受體的增強,C1-通道激活,以及直接對GABAA 受體的激活,對突觸后電位的抑制性進行增強等作用相關,然而GABAA 受體和學習記憶類的認知功能存在密切的關聯(lián)性。相關研究顯示,丙泊酚與氣體麻醉均會對老年患者非心臟術后帶來認知功能障礙[5]。但是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不同劑量的丙泊酚與氣體麻醉會給老年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蘇醒后認知功能改變[6]。
表2 2 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min,±s)
表2 2 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min,±s)
組別拔管時間呼之睜眼時間 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觀察組12.5 ±2.411.2 ±1.57.8 ±1.6對照組19.3 ±4.315.7 ±2.413.4 ±2.2 t 值15.189617.490022.6446 P 值0.00000.00000.0000
丙泊酚屬于高脂溶性特點的靜脈麻醉藥,具有作用時間短、無毒性、無蓄積、起效快等優(yōu)點,是一種常用的靜脈全麻藥,術后能夠較快蘇醒。相關研究顯示,通過丙泊酚對GABAA 受體功能的增強,進而對海馬細胞突觸的較長時間增強表達產(chǎn)生抑制性作用,給患者的記憶和學習等認知功能帶來影響[7]。本次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采取不同劑量的丙泊酚和氣體運用在老年患者中,其患者隨著蘇醒后時間的推移,其MMSE 評分均以不同程度進行下降,但是丙泊酚劑量為10 mg·kg-1·h-1患者的MMSE 評分降低程度顯著優(yōu)于采取丙泊酚劑量為10 mg·kg-1·h-1的患者,為患者降低POCD 的出現(xiàn)提供了可能性。
綜上分析,其小劑量的丙泊酚與氣體麻醉更有利于對老年患者蘇醒后認知功能的改變。
[1]陳 琛,徐光紅,李元海.麻醉與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49(1):133-136.
[2]馮昌盛,張玉龍,涂發(fā)平.兩種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前列腺汽化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2,41(32):3389-3390 +3393.
[3]朱文偉,陳志華.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3,23(12):82-84.
[4]蔡偉華,張良清,李志藝.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短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783-2784.
[5]趙偉新,王其敏.丙泊酚與七氟烷對麻醉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江蘇醫(yī)藥,2013,39(20):2443-2444.
[6]安 波.七氟醚與丙泊酚麻醉對老年全麻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7):1842-1843.
[7]許德獎,楊 威,趙國棟.丙泊酚與氣體麻醉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Meta 分析[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2(11):1623-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