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艷杰,孫世偉
(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長春130012)
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工人階級先鋒隊,黨的一切活動都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中國共產黨具有先進性和純潔性,也正是這種特性決定了黨必須保持廉潔自律,清除一切腐敗行為。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之日起就對黨風廉政建設十分重視。從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把培養(yǎng)黨員自覺自律作為反腐敗的根本途徑”到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tài)勢”,中國共產黨通過黨風廉政建設凈化了社會風氣,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盡管如此,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與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腐敗現象仍然存在,反腐形勢依然嚴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艱巨和長期的任務。認真總結黨風廉政建設經驗,對于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戰(zhàn)斗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建設社會主義事業(yè)具有深遠的積極影響。本文將中國共產黨的黨風廉政建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新中國建立到改革開放前,主要闡述毛澤東黨風廉政建設思想與措施;第二階段為改革開放到十八大召開之前,主要闡述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三位領導人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探索與貢獻;第三階段為十八大以來,主要闡述黨風廉政建設的新策略與新舉措。
新中國建立后,部分領導干部被革命勝利沖昏頭腦,產生了貪污腐敗等官僚主義作風。針對這些情況,毛澤東從思想教育、治理機制等方面開展了全面的黨風廉政建設。
毛澤東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共產黨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意義。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革命性,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更是有效防止腐敗的思想武器。因此,毛澤東一再強調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領導干部的頭腦,提高黨政機關領導干部的思想素質和黨性修養(yǎng),增強廉潔自律的意識和執(zhí)行黨的決策的自覺性,從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基礎。除此之外,毛澤東提出“為人民服務”作為黨和國家的宗旨,并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作為衡量黨員素質高低的標準。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領導干部才能關心黨和群眾,才能一心一意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服務,才能廉潔奉公。
對于執(zhí)政黨來說,從思想上進行黨風廉政建設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僅依靠思想建設是不能徹底遏制腐敗的,還需要強有力的監(jiān)督保障機制。毛澤東從人民監(jiān)督、黨內監(jiān)督、民主監(jiān)督三個方面完善了權力的監(jiān)督機制。在人民監(jiān)督方面,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信訪制度,保證人人負起責任、人人監(jiān)督政府,有效遏制了腐敗滋生。在黨內監(jiān)督方面,毛澤東認為黨內腐敗是資產階級制度的產物,是共產黨執(zhí)政地位的隱患,因此他強調黨要管黨,要建立各級紀檢組織,檢查和處理黨員違紀案件,這對杜絕腐敗起了決定性作用。在民主監(jiān)督方面,毛澤東建立了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度,制定了與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積極吸取民主黨派人士意見,接受民主黨派的監(jiān)督。
1951年11月,河北省揭發(fā)前天津地委書記劉青山和在任地委書記張子善的巨額貪污案件,這促使毛澤東下定決心大張旗鼓地進行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截至1954年,650萬黨員中有45萬黨員被開除黨籍或被勸退。1963年3月,毛澤東決定進一步開展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五反”運動?!叭础薄拔宸础边\動純潔了黨組織,清除了黨內腐敗現象,提高了黨員素質,增強了中國共產黨的戰(zhàn)斗力以及與人民群眾團結一心的凝聚力;但同時也極大削弱了黨組織,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
新中國成立以后,毛澤東認為資產階級是不拿槍的敵人,共產黨員必須十分警惕敵人的“糖衣炮彈”,黨風廉政建設也必須以階級斗爭為綱。由“以階級斗爭為綱”引發(fā)的文化大革命破壞了中國社會的正常秩序。鄧小平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當時中國的實際情況,從黨和國家的大局出發(fā),提出了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條件下進行黨風廉政建設的新思路。鄧小平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廉政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一手抓經濟一手抓廉政建設,堅持“開放搞活政策延續(xù)多久,端正黨風建設就堅持多久”,實行“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策略,依靠群眾,實行群眾監(jiān)督。
江澤民繼承毛澤東、鄧小平有關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結合廉政建設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黨風廉政建設”的理論,并且提出以“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指導思想,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堅定不移地把黨風廉政建設向前推進。
胡錦濤繼承并發(fā)展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的黨風廉政建設思想,堅持以群眾利益為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重申毛澤東“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的基礎上,敦促黨員干部做到“牢記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我們黨的莊嚴使命,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服務的思想。牢記黨的性質、宗旨,始終不渝地代表和實現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牢記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堅定不移地維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和歷史責任,主動自覺地在實踐中加強鍛煉”。
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三位領導人在不同時期制定出符合具體情況的黨風廉政建設指導思想。每一個指導思想的制定都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彰顯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每一個指導思想都要求共產黨員作為人民的公仆,時時刻刻牢記黨的歷史使命,廉潔自律,克己奉公。
隨著時代的變化,國家領導人對黨風廉政建設的認識不斷深化,反腐措施也越來越完善。毛澤東認為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首先表現在思想覺悟上,因此反腐工作的精華也在于思想教育。要用批評與自我批評解決黨內矛盾,“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提出權力如果沒有制度制約將會被濫用,因此黨風廉政建設要依靠法制。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為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更是懲治腐敗的主要途徑。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對領導制度和干部制度進行改革,才能讓反腐敗建設制度化、規(guī)范化,才能從根本上治理腐敗問題,才能讓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長期性和穩(wěn)定性。懲治腐敗不僅要有健全的法制,還必須強有力地執(zhí)行,對腐敗分子絕不姑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江澤民繼承和發(fā)展了毛澤東、鄧小平的黨風廉政建設理論,認為黨風廉政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需要不斷完善的過程。他提出“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主要領導親自抓,紀委組織協(xié)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參與”的工作機制,將黨風廉政建設中黨的領導具體化,形成了多手段配合、多領域協(xié)調行動的全方位預防治理腐敗的局面。為配合這一局面,江澤民還探索出將“講正氣,講政治,講學習”的“三講”教育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結合起來的有效機制,堅持民主原則,在不搞政治運動的前提下,將整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促進解決領導干部中的黨性黨風問題,形成了富有時代特征的黨風廉政教育方式。
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強調共產黨人在加強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的基礎上還要加強黨風廉政的制度建設,完善預防和懲治體系,堅持標本兼治。紀律檢查機關作為監(jiān)督主體,人民群眾作為監(jiān)督的得力助手,可以有效防止權力的異化。要嚴肅黨風黨紀,對腐敗分子絕不姑息。除此之外,胡錦濤在反腐工作上的創(chuàng)新之處還表現在開展社會主義廉政文化建設,在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這些傳統(tǒng)媒體的基礎上,利用新興媒體不斷擴大廉政文化的傳播,使廉潔理念、廉潔意識深入人心,進一步使黨員干部樹立黨紀觀念,增強紀律意識,從思想源頭上預防腐敗。
建國以后,部分共產黨員居功自傲,自認為拼命打了天下就可以為所欲為、貪圖享樂。針對這種情況,毛澤東指示必須嚴懲,絕不姑息,并且決定開展大規(guī)模的“三反”運動來遏制腐敗。鄧小平繼承了毛澤東反腐思想的精華,且更加注重制度化建設,將反腐斗爭納入有法可依的軌道;主張對腐敗分子從嚴、從重懲治。嚴格執(zhí)行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是鄧小平反腐的重要措施。
新時期的反腐斗爭中,江澤民、胡錦濤著重強調懲防結合、重在預防,從根本上預防腐敗。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作出了《關于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決定》?!稕Q定》的出臺,加之《黨內監(jiān)督條例》《黨內紀律處分條例》和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實行,使黨確立了教育、監(jiān)督、體制相結合的預防腐敗體系。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繼承和發(fā)揚了中國共產黨在反腐敗建設上的精髓,制定了《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guī)定》?!兑?guī)定》出臺后,從中央到地方實施“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并制定相配套的考核制度,以預防腐敗現象的發(fā)生。中國共產黨自上而下實行標本兼治、懲防并舉的措施杜絕腐敗,不僅保障了依法治國的實行,還堅定了共產黨員和群眾反對腐敗的信心,維護了黨和國家的尊嚴。
中國經濟飛速發(fā)展的同時,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十八大報告針對新形勢、新問題,提出了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新要求和新思路,在腐敗治理定位、治理結構、治理路徑、治理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思路。習近平強調“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始終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中共中央出臺了“八項規(guī)定”,狠抓作風建設,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形成了反腐的高壓態(tài)勢。
十八大報告中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創(chuàng)新之處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黨風廉政建設定位的創(chuàng)新。報告指出,國家治理權威和政權的利益整合功能會因為腐敗的蔓延而受到削弱。若腐敗猖獗,軟政權化趨勢就會出現。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黨風廉政建設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以維護國家治理權威、維持國家治理秩序作為腐敗治理的根本指向,狠抓黨的紀律,讓紀律成為“真正帶電的高壓線”。只有這樣,權力運行體系才能做到決策科學、執(zhí)行堅決、監(jiān)督有力,權力制約協(xié)調機制才能科學有效。第二,實行政黨共治型的腐敗治理結構創(chuàng)新。黨委的主體責任是選用好干部,支持紀律檢查等機關工作;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要廉潔從政、盡職盡責,起到表率作用。紀委要轉變以往“裁判員”“監(jiān)督員”一肩挑的做法,專心擔負起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的監(jiān)督責任。政府等權力部門發(fā)揮治理腐敗的主動性作用。各部門把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融入各自的工作中,履行各自的職責,構建科學有效的腐敗治理機制,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第三,腐敗治理的路徑創(chuàng)新。即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治理腐敗。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要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治理腐敗。中央紀委將加強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建設和反腐敗國家立法,增強反腐治理工作的法制化水平,讓反腐敗建設規(guī)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第四,實行程序嚴密規(guī)范的反腐治理程序的創(chuàng)新。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各級紀律檢查機關的努力下,信訪舉報、案件查辦、線索管理等工作程序逐步健全規(guī)范,紀委內部對監(jiān)督執(zhí)紀全過程的管理力度逐步加大,腐敗治理機制的運行有了突破性進展,反腐決策的執(zhí)行力和反腐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十八大報告中黨風廉政建設的新政策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治理腐敗的決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紀委三次全會上鄭重指出,腐敗是對中國共產黨的最大傷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古今中外因為腐敗問題導致脫離群眾從而失去政權的例子比比皆是。蘇共在奪取政權時黨員數量為20萬人,在打敗法西斯侵略者時黨員數量為200萬人,丟失政權時黨員數量卻達到2000萬人!蘇共丟失政權的最重要原因是黨內出現了嚴重的腐敗問題,政治紀律被動搖。當前中國共產黨黨內腐敗現象依然嚴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依然存在。我們要深刻認清腐敗對我們黨和國家的嚴重危害,始終不忘腐敗導致人亡政息的歷史定律,不忘黨面臨的現實危險和嚴峻考驗。面對危險和挑戰(zhàn),中國共產黨正以對腐敗現象毫不忍受、毫不寬容、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態(tài)度懲治腐敗。黨的十八大以來,中紀委查辦了領導干部中濫用職權、貪污腐敗、失職瀆職的重大案件,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著力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以反腐倡廉的成就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習近平還強調反腐建設要未雨綢繆,從細節(jié)和具體事情抓起,將腐敗消滅在萌芽階段,避免給黨和國家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按蜩F還需自身硬”,黨是整個社會的表率,黨的各級領導同志又是全黨的表率,各級黨員領導干部需要經?!罢甄R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對工作認真負責,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經得起金錢、美色、權力的誘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密切聯(lián)系群眾,接受群眾監(jiān)督,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反腐敗斗爭是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反腐敗建設需要經常抓、長期抓。只有這樣,反腐敗工作才能常態(tài)化、長效化,我們才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黨風廉政建設一直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反腐敗斗爭的指南。各個時代的領導集體都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出發(fā)點,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指導思想,根據不同時期的實際情況,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精神逐漸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黨風廉政建設體系。黨風廉政建設思想是黨員干部開展工作的根本,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有利于加強黨的建設,提升黨員素質,改善社會風氣,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化進程。
[1]毛澤東選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澤民.論“三個代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4]中共十五大文件學習講話[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7.
[5]王岐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努力開創(chuàng)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3-02-26.
[6]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康貴民.鄧小平和中國共產黨的黨風廉政建設[J].中國監(jiān)察,2004(14).
[8]王順生.三反運動研究[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
[9]王希鵬.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工作的創(chuàng)新[J].黨的建設,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