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南昌航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南昌330063)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和諧的理念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和諧的社會需要大學生做積極的孝德踐行者,然而目前大學生群體孝行意識明顯淡薄,其表現(xiàn)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網(wǎng)絡資源異常豐富。很多學生每天將大部分時間用在玩電腦、看手機上面,對孝文化知識的關注卻很少,導致自行儲備孝文化知識的主觀因素受阻。目前,高校雖然普遍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但受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機制的影響,對大學生孝道教育沒有予以更多的關注,使得許多大學生意識不到孝行知識的重要性,導致其孝道意識淡漠,孝文化知識明顯欠缺。
“90后”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其家庭大多呈現(xiàn)出四個老人、一對夫婦、一個孩子的“4-2-1”樹形結構。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的大學生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孝親觀念弱化,這對他們健全的人格形成很不利[1]。
當代大學生多數(shù)生活在條件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內(nèi)心脆弱,情感細膩。他們的思想觀念不夠完善和成熟,社會閱歷淺,經(jīng)驗不足,對自己和社會缺乏正確而全面的認識。因此,其價值觀念時常處于迷茫、彷徨和猶豫不決之中,非常容易受到社會上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導致孝德意識趨向弱化。
孝道教育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學生不僅要用知識武裝頭腦,還要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實現(xiàn)人生價值,做到知行合一,這些都要靠自身素質的提高才能實現(xiàn)。孝道也可以引申為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的關系。用孝道教育大學生,有利于幫助其樹立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為其健康成長和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通過經(jīng)久傳承,孝道已經(jīng)成為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要遵守的習慣。孩子小時,父母含辛茹苦,從不埋怨;孩子長大成人,必然要回饋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孝順父母是孝德的根本,也是孝道教育的起點。我們很難奢望一個連生養(yǎng)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的人如何關愛他人、奉獻社會。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人與人的和諧、家庭的和睦、社會的和諧。大學生是和諧社會的先行者,也是孝德的踐行者。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孝道教育,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大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塑造良好的孝道教育環(huán)境,樹立科學、合理的孝道教育理念,是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孝德的基礎。
第一,每個家庭都應該充分重視家庭孝道的培養(yǎng)。目前,大多數(shù)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往往忽視對孩子個人思想品德的培育。這種“重智育、輕德育”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孩子對孝道認知不足、孝德水平下降。家長尤其要愛護孩子的心靈,給他們更多尊重、理解和信任。這樣,孩子回報給父母的也會是相互的理解、尊重和信任,而這種愛正是孩子行孝的動力[2]。因此,家長一定要加強對孩子的孝道培養(yǎng),這對提升其思想道德素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
第二,要充分發(fā)揮家長的孝德表率作用。有些家長自身素質較差,榜樣作用嚴重失范,導致子女的價值觀有偏差。如果家長沒有給子女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不能以身作則,就會在潛移默化之中給子女一個錯誤的示范和引導。
第一,加強孝道教育的重視程度。目前,國內(nèi)絕大部分高校都沒有開展針對孝道的專門課程,也沒有專門針對學生的孝道教育,導致很多在校生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孝道、孝道的意義、加強孝道培養(yǎng)的途徑等最基本的知識。因此,高校應該加強對孝道的宣傳和教育。
第二,豐富孝道教育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高校應把孝道教育有機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上自覺地接受教育。同時,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如公益簽名活動、孝道征文活動、社會調查、社團活動等;可有不同的組織形式,如學校統(tǒng)一組織、院系組織、學生社團組織、聯(lián)合組織等[3]。
第一,從制度層面規(guī)范全民的孝道行為。孝道是一種高尚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僅僅依靠人內(nèi)心的道德意識遠遠不夠,還需要政府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以此來約束公民的行為。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父母有撫養(yǎng)、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yǎng)、撫養(yǎng)父母的義務?!比珖鴭D聯(lián)老齡工作協(xié)調辦、全國老齡辦、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共同發(fā)布“新二十四孝”行為標準,鼓勵年輕人盡好對父母應盡的孝道。以德治國要與依法治國相結合,二者缺一不可。
第二,大眾傳媒要進行正確的輿論宣傳和引導。大眾傳媒對大學生的影響不容忽視,一些報道對大學生的感染力是非常大的。因此,大眾傳播媒介要肩負起對大學生孝道教育正確引導的責任,充分發(fā)揮其范圍廣、時效性強、透明度高的優(yōu)勢。
第一,向孝道的踐行者學習。大學生要積極聆聽先進人物的動人事跡,用心感悟、學習別人孝順的方式方法,不要拘泥于形式,更要注重細節(jié),努力成為一個具有良好孝德的當代青年。
第二,加強自身的孝道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孝道踐行能力。利用業(yè)余時間,充分發(fā)揮高校圖書館的優(yōu)勢,利用大量網(wǎng)上的電子資源,用心品閱經(jīng)典原著,汲取書中的營養(yǎng)和精華,為自己所用。時刻進行自我反省,提升孝道踐行能力。
國家現(xiàn)在大力倡導以德治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孝道教育有著重要而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1]張麗偉.當代大學生孝道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研究[D].長春:長春理工大學,2014.
[2]張莉.當代大學生孝道現(xiàn)狀及其教育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
[3]梁景時,關鴻靜.中國“80后”年輕人孝道踐履缺失問題成因分析及問題解決路徑和舉措[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