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14年第5期863-872頁發(fā)表的楊云平等論文“長江口臨近陸架表層沉積物變化特征及成因”一文中,由于作者疏漏,對文獻引證不足。本著負責任的態(tài)度,作者提出勘誤和更正,將867頁左半欄9~17行更正為:
劉紅[41]在長江河口的研究中得到Cy/Ct的比值在0.11~0.80之間,并建立了黏土—粉砂—砂組分之間的關系曲線。本文依據(jù)文獻[41]建立的關系曲線對長系列數(shù)據(jù)進行率定得到Cy/Ct比值在0.12~0.83之間,與文獻[41]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圖8)。依據(jù)文獻[41]研究成果整理3個泥沙組分之間的關系(圖9),建立黏土—粉砂—砂3組分的配比關系,如公式(1)(2)(3)所示。公式(2)未能建立黏土和粉砂組分固定比例關系,有待于進一步開展分析工作。
另增加參考文獻[41]:
41 劉紅.長江河口泥沙混合和交換過程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78-80.[Liu Hong.Sediment mixing and exchange processes in the Yangtze Estuary[D].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09:78-80.]
在此特勘誤說明,網絡電子版中已經修改。
《沉積學報》編輯部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