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晨丹,董鴻飛,高 亮,張立華
(赤峰學院 建筑與機械工程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 Undergraduate),簡稱ISEC項目.是由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東方國際教育交流中心針對國內本科院校提供的系列教育國際化支持方案的啟動項目.遵循國家2010-2020教育中長期發(fā)展綱要中“通過教育國際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
雙語教學“bilingual education”源自美國,直接的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通常情況下一種語言是母語或本族語,另一種語言是后天習得.ISEC項目倡導的教學理念是開放,互動和批判式思維的雙語教學.通過雙語教學可以使同學掌握專業(yè)英語詞匯,并逐步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思考,培養(yǎng)英語思維,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雙語教學系統(tǒng)較復雜,無論從師資、教材、還是評價策略都值得去深入研究和思考,教學方法應適合本國國情,我國的雙語教學雖然起步較晚,但教學管理部門非常重視,一些著名的大學通過雙語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普通院校相對來說受制于師資與教學資源,發(fā)展相對緩慢.赤峰學院2013年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與美國高校進行合作,引入美國通識教育也就是我們說的ISEC項目,因此還處于起步階段.
工程制圖在土木工程ISEC中屬于學科基礎課,目前,各類理工科專業(yè)課程體系基本都開設工程制圖課,各專業(yè)結合本專業(yè)的需求及特點,在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上設置有不同的側重點,主要包括建筑制圖、機械制圖、土木工程制圖等.工程制圖是研究工程與產(chǎn)品信息表達、交流與傳遞的一門學問,是工程與產(chǎn)品信息的載體,是工程界的語言,工程圖紙描述了在設計或施工中將出現(xiàn)的情況及其詳細過程,是建筑物建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資源.工程制圖課程給出了設計過程中不同的設計類型和制圖方式的要求.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要求學生可以熟練準確繪制規(guī)范、合格圖樣,并能看懂和理解工程圖樣,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難以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新的教學方法去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結合此契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改革正在全面深入進行中,根據(jù)《國際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著力培養(yǎng)信念執(zhí)著、品德優(yōu)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并了解本國及他國價值觀、掌握土木工程領域實際工程問題、建筑經(jīng)濟和涉外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論和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針對土木工程制圖特點,在土木工程制圖專業(yè)教學的基礎上,結合ISEC項目的特點,以及ISEC項目下工程制圖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出ISEC項目教學工程制圖的教學模式.
通過教學過程、會議培訓、座談、討論等,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有如下問題:
在雙語教學過程中,由于不具備英語廣泛使用的語言環(huán)境,既懂專業(yè)又能熟練運用英語教學的教師較少,同時不同的教師英語能力有差異,英語作為上課的主要語言有較大的困難,對于基礎薄弱的老師,引導學生用英語交流,在英語思維下理解專業(yè)知識的能力較弱.對于英語基礎不太好的學生,運用英語思考問題也較難,同時由于學生英語水平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組討論與課堂活動的開展.
硬件方面,由于課件、教材等外文資源有限,尤其是專業(yè)課的教材少之又少.軟件方面,學校在ISEC項目上專業(yè)語言培訓及經(jīng)驗交流較少.
工程制圖教學在于促進學生的空間思維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講授為主,講授過程中發(fā)現(xiàn),課堂活動被動接受知識的情況較多,學生參與度不高,缺乏嚴謹,細致的思維態(tài)度,懷疑與反思的批判性思維還不夠.
近年來,國內不少高校都開設了雙語教學,選用合適的國外教材,以及處理好不同國家在相關課程的設置及專業(yè)內容,在工程制圖課程中,主要體現(xiàn)在規(guī)范、標準中存在的差異等,這些都是在雙語教學中必須協(xié)調好的問題.在使用雙語教學中應注意從語速、語調和語氣上使學生對重點、難點有所加深,通過加強教師的通用英語訓練,使教師運用簡單常用的英語語句和肢體語言來解釋英語專業(yè)術語,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教師英語薄弱的問題.同時借助多媒體、光盤、視頻等提高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的課堂效果提高.
建議給老師提供更多的數(shù)據(jù)庫資源,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并盡可能多的提供語言交流的平臺,比如師資交流,短期的國外交流等.
明辨性思維是指邏輯清晰嚴密的思考,是思維過程中洞察、分析和評估的過程,是注重思考、判斷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明辨性思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拓寬知識面,而且要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建設性,需要對一件事有全面的認識和深入的思考,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能做出建設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判斷與選擇,并能運用所學的新知識解決社會和個人問題的學生.對于教師來講,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能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不足與缺陷,而不斷提高與完善,對于學生來說,提高了學生對信息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明辨性思維的培養(yǎng),有利于全面素質的提高發(fā)展.
由于工程制圖課程實踐性較強,考核方式必須有所改變,注重過程化考核,主要通過平時的手工制圖作業(yè),計算機繪圖作業(yè),論文與模型制作等方式考核學生對制圖標準及規(guī)范的應用能力,對計算機繪圖的掌握程度,以及獨立完成土木工程專業(yè)基本工程圖紙的能力.
工程制圖的考核方式,其中出勤率10%,課堂態(tài)度、活動及參與占20%,作業(yè)及小組討論等占30%,測驗占20%,考試占30%,通過此種方法,能較好的督促學生平時努力學習,并能客觀公正的體現(xiàn)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
隨著信息及軟件的飛速發(fā)展,實際工作中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專業(yè)技能,目前,各種制圖軟件都是遵循相關國際標準編制的,雖然風格、形式不同,但其內容功能模塊具有相通性,因此建議學生在老師教學,自己自學的基礎上,考取專業(yè)軟件證書.
在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工程制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ISEC項目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要求,改變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心理素質,人文素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適應能力,促進了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師的自身素質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1〕魏中杰.ISEC項目雙語教學在我校的實施情況的思考-以赤峰學院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6).
〔2〕張全友.ISEC項目中通識教育反思-以許昌學院中外合作辦學為例[J].2012(20):140-141.
〔3〕李曉光.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ISEC)項目教學模式淺析[J].語文學刊,2015(3).
〔4〕王金柱,劉艷芳.高校雙語教材的現(xiàn)狀與分析[J].華章,2013(1).
〔5〕錢和平.ISEC項目教學下微積分雙語教學研究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3(27):189.
〔6〕武小滿.由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項目看中美教育差異[J].廣州化工,2013(22).
〔7〕陳雷明.基于ISEC項目的基礎課程雙語教學實踐與思考[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報),2014(04).
〔8〕朱利陽.ISEC項目實施中高校教師的角色危機與重新定位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2):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