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文瑩筆記中的文學思想

        2015-03-19 11:58:34
        關鍵詞:山野筆記

        張 瑞 君 孫 健

        (1.太原師范學院 文學院,山西 太原030000;2.山西大學 文學院,山西 太原030006)

        文瑩筆記內(nèi)容頗豐,或論政治經(jīng)濟、軍國大事,或述名公顯宦、逸聞軼事,其價值正逐步引起研究者的重視。目前對文瑩筆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文獻整理、錯誤訂正、版本考證,以及對筆記個別條目的研究等方面,以文學思想為專題研究,尚未有學者涉及。故筆者拋磚引玉,試論文瑩筆記中的文學思想。

        文瑩筆記中的文學思想,在創(chuàng)作論方面表現(xiàn)為注重詩歌的意境美?!断嫔揭颁洝肪砩稀敖鹆曩p心亭”一條中評論了王琪描寫“秦淮絕致”的詩歌:“千里秦淮在玉壺,江山清麗壯吳都。昔人已化遼天鶴,舊畫難尋《臥雪圖》。冉冉流年去京國,蕭蕭華發(fā)老江湖。殘蟬不會登臨意,又噪西風入座隅”,文中說:“此詩與江山相表里,為貿(mào)畫者之蕭斧也?!苯饺绠嫷拿谰?,與清絕秀麗的詩歌融為一體,相互映襯。只有做到物境、情境和意境的和諧統(tǒng)一,才能臻得其境,境與情合,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的詩歌,正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在風格論方面,文瑩主張在“唐人風格”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從而形成宋詩獨特的風格。

        文瑩對唐詩曾進行過深入研究,注意到了宋詩學習唐詩的現(xiàn)象。如《湘山野錄》卷上載宼萊公詩“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之句,文瑩評價為“深入唐人風格”。《湘山野錄》卷下也提到“皇祐間,館中詩筆石昌言(字楊休)最得唐人風格,余嘗攜秦訪之”。

        文瑩指出作詩不應專事模仿唐人詩作,而應該在“學唐”的基礎上“變唐”,另辟天地,方能自出新意?!断嫔揭颁洝肪碇杏涊d:

        宋九釋詩惟惠崇師絕出,嘗有“河分崗勢斷,春入燒痕青”之句,傳誦都下,籍籍喧著。余緇遂寂寥無聞,因忌之,乃厚誣其盜。閩僧文兆以詩嘲之,曰:“河分崗勢司空曙,春入燒痕劉長卿。不是師兄偷古句,古人詩句犯師兄。”

        詩僧慧崇的名句“河分崗勢斷,春入燒痕青”[1]1464在宋初風靡文壇,連許多士大夫都驚訝于其詩的出色。然而,閩僧文兆后來發(fā)現(xiàn)慧崇的這兩句詩是襲取了唐代詩人司空曙的“河分崗勢”句和劉長卿“春入燒痕”句,于是便寫了一首詩嘲諷他:“河分崗勢司空曙,春入燒痕劉長卿。不是師偷古人句,古人詩句似師兄?!钡?,文瑩在這里明確指出,時人是因為嫉妒,才“厚誣其盜”。慧崇的詩句確實對唐人的詩句有所化用,但能自出新意,仍不失為佳句。后人的品評也證明了這一點。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十七以為“雖取前人二句合成此聯(lián),為人所詆,然善詩者能合二人之句為一聯(lián),亦可也,但不可全盜二句一聯(lián)者耳”?!稁Ы?jīng)堂詩話》卷二十《禪林類》曰:“大抵‘九僧’詩規(guī)模大歷十子,稍窘邊幅,若‘河分崗勢斷,春入燒痕青’,自是佳句;而輕薄子有司空曙、劉長卿之嘲,非篤論也?!逼叫亩摚兓叭顺删淙朐娢磭L不可,這種現(xiàn)象在古人詩集中并不鮮見。吳可《學詩》:“學詩渾似學參禪,竹榻蒲團不計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閑拈出便超然。”[2]587《陵陽先生詩》卷二·《韓駒贈趙伯魚詩》云:“學詩當如初學禪,未悟且遍參諸方。一朝悟罷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被鄢缰姡窃趶V泛學習唐人詩句之后的信手拈來之作,字雖同而骨自換。筆者認為,文兆的嘲諷,恐更多的是出于私怨。由此可見文瑩評詩眼光之獨到,也讓我們看到了宋詞對唐詩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

        文瑩注意到了宋初詩人在向唐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是反對宋初晚唐派枯寂淡薄、清悲怨感的風格,推崇積極向上的文風。文瑩作為宋初的詩僧,自然對文壇上一度盛行的晚唐詩派有較多的關注。晚唐詩派宗法晚唐詩人賈島、姚合等人,從唐人的詩句中吸取營養(yǎng),加以創(chuàng)新,形成了特有的清奇雅靜的風格。明都穆《詩源辯體》后集《纂要》卷一云:“宋初譚用之、胡宿、林逋及‘九僧’之徒,五七言律絕尚多唐調(diào)?!保?]387胡應麟《詩藪》外編卷五亦持此說[4]209。方回《桐江續(xù)集》卷三二·《送羅壽可詩序》中也提到:“九僧詩乃唐韻”。在《湘山野錄》與《玉壺清話》中,有多條關于宋初九僧慧崇、潘閬、魏野、和寇準等人詩歌的記載。如《湘山野錄》卷下“潘逍遙閬,有詩名”一條和“處士魏野,志氣高尚”等多條,就記載了潘閬和魏野的諸多生活軼事和創(chuàng)作佳句。但是,同為僧人的文瑩,卻對他們詩中所表現(xiàn)出的枯寂之風和悲涼傷感的情調(diào)并不認可,這也正是文瑩創(chuàng)作的詩句中沒有普遍僧詩的“蔬筍氣”和“酸餡氣”,而是具有一種至味歸于平淡后的本真的原因。關于這一點,他的方外之友鄭毅夫在《文瑩師詩集序》中如此評價:“盡觀瑩師之詩,得其佳句,則必回復而長吟,窈若么弦,瞥若孤翻,遂與夫溪山之靈氣,相扶搖乎云霞縹緲之間,而亦不知履危石而涉寒淵之為行役之勞也。浮屠師之善于詩,自唐以來,其遺篇傳于世者班班可見,縛于其法,不能閎肆而演漾,故多幽獨衰病枯槁之辭。予嘗評其詩如平山遠水,而無豪放飛動之意。若瑩師則不然,語雄氣逸,而致思深處,往往似杜紫微,絕不類浮屠師之所為者?!保?]1097冊246同樣,在劉摯的《文瑩師集序》中,也有相似的評價:“其辭氣象巧,尤不覺其為窮人老夫之所作,是可喜也?!保?]1099冊558文瑩在筆記中多次表達了對詩壇文人追求清悲怨感風格的不滿,其評價寇萊公《江南春》二絕尤可見一斑:

        寇萊公富貴之時,所作詩皆凄楚愁怨,嘗為《江南春》二絕,云:“波淼淼,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庇衷?“杳杳煙波隔千里,白蘋香散東風起。日落汀洲一望時,愁情不斷如春水。”余嘗謂深于詩者,盡欲慕騷人清悲怨感以主其格,語意清切脫灑孤邁則不無。殊不知清極則志飄,感深則氣謝。萊公富貴時,送人使嶺南,云“到海只十里,過山應萬重?!比艘詾榫^。晚竄???,至境首,雷吏呈圖經(jīng)迎拜于道,公問州去海近遠?曰:“只可十里?!便俱脖几Z已兆于此矣。予嘗愛王沂公曾布衣時,以所業(yè)贄呂文穆公蒙正,卷有《早梅》句云:“雪中未問和羹事,且向百花頭上開。”文穆曰:“此生次第已安排作狀元宰相矣?!焙蠼员M然。

        在此則材料中,文瑩明確指出,正是由于寇準詩作風格過于凄楚愁怨,悲涼感傷,造成了詩歌“清極則志飄,感深則氣謝”的卑弱格調(diào)。其他如《湘山野錄》卷中:師魯也強調(diào)“大抵文字所忌者,格弱字冗”。在文瑩看來,這樣的詩作“盡欲慕騷人清悲怨感以主其格,語意清切、脫灑、孤邁則不無”。古人向有“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的說法,窮愁之言多了,就會易于傷神,導致氣謝。又如洪邁《容齋隨筆》卷十六“王逢原”條:“然所為詩文,多怨抑沉憤,哀傷涕泣,若辛苦憔悴不得其平者,故皆不克壽”。[7]97文瑩認為,一方面,晚唐詩歌中那種優(yōu)柔凄婉的筆調(diào),惆悵感傷的情思,迷離凄艷的景色,悲怨愁苦為主的表現(xiàn)風格,會造成詩歌境界的狹小,氣格的卑弱;另一方面,這種風格也與宋初繁榮興盛的時代格局格格不入。與此種風格相對照,文瑩更喜愛呂蒙正的《早梅》“雪中未問和羹事,且向百花頭上開。”他認為,好的詩歌應用來表現(xiàn)積極向上的精神,高遠的意志和昂揚向上的氣概。正如上文所言:“清極則志飄,感深則氣謝”?!皻狻笔秦炞⒃谠娫~中的血脈,只有血脈暢通,詩詞才能有一氣呵成,行云流水的意象。

        對于養(yǎng)氣的重視,是中國古代詩論的傳統(tǒng)。孟子就曾說:“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也十分重視“養(yǎng)氣”的作用,除了《養(yǎng)氣》一篇專門論述之外,“氣”字散落于書中31篇中的81處,如《神思》篇就明確指出:“神居胸臆,而志氣統(tǒng)其關鍵;物沿耳目,而辭令管其樞機。”[8]320文瑩也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他認為必須用“志高”、“養(yǎng)氣”來糾正詩歌中氣格卑弱的弊病,他推崇詩文中的“雄豪之氣”。在《湘山野錄》卷中,記載了“性磊落,豪于詩酒的石延年”的斷句,讓我們領略到了一股昂揚向上的雄風;記載了慷慨激昂、俠氣自任的乖崖公的多條詩文事跡,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大丈夫的豪氣。卷上對元厚之詩“九重侍從三明主,四紀乾坤一老臣”,及“過廬都失眼前人”之句更是贊賞有加:“雖向老,而男子雄贍之氣殊未衰歇”。可見文瑩對豪放之氣情有獨鐘,難怪友人蘇舜欽嘗稱其作曰:“篇篇清雄”。一方面,這與當時的時代風氣不無關系,宋代實行右文政策,開放了寒門士子進身的通道,士大夫普遍心懷壯志。而慶歷時期更是一個士氣高昂的時代,義薄云天,氣凌霄漢,成為那個時代士人吶喊的最強音。另一方面,隨著與一向性格豪放磊落的蘇舜欽交往的密切,文瑩必然受其詩風的影響。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受禪宗平等觀念的影響,禪僧自然會生發(fā)出自信無求、雄猛奔放的氣質(zhì)。所以,文瑩特別鐘愛那種“高吟大笑意猖狂,潘閬騎驢出故鄉(xiāng)。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1]14267的雄豪之風。

        二是反對“西昆體”為代表的典雅華麗的浮艷文風,推崇古文,提倡文風簡潔?!拔骼ンw”是晚唐五代詩風的沿續(xù),大多師法李商隱詩的雕潤密麗、音調(diào)鏗鏘,呈現(xiàn)出整飾、典麗的藝術特征,但是缺乏深厚的內(nèi)蘊。文瑩對宋初文壇流行的這種“雕章麗句”、“徒事藻飾”的文風,多有批判之詞,認為是“磔裂雕篆”?!队駢厍逶挕肪硭奶岬健爸炫_符所作文字,其雕琢皆類于賦”;卷七也有類似的記載:

        文瑩至長沙,首訪故國馬氏天策府,諸學士所著文章擅其名者,惟徐東野、李宏皋爾。遂得東野詩,浮脆輕艷,皆鉛華嫵媚,侑一時尊俎爾。其句不過“牡丹宿醉,蘭蕙春悲。霞宮日城,剪紅鋪翠”而已,獨《貽汪居士》一篇,庶乎可采,曰:“門在松陰里,山僧幾度過。藥靈園不大,棋妙子無多。薄霧籠寒徑,殘風戀綠蘿。金烏兼玉兔,年歲奈君何?”又得宏皋雜文十卷,皆胼枝章句,雖齷齪者亦能道。信乎,文之難也!

        文瑩評價徐東野的詩為“浮脆輕艷,皆鉛華嫵媚,侑一時尊俎爾”,“皆胼枝章句,雖齷齪者亦能道。信乎,文之難也!”可見他對浮艷雕琢、徒事藻繪的文風非常不滿。宋初,為反對這種卑弱浮艷的文風,柳開、石介、王禹偁等人發(fā)起了古文運動,承傳唐代韓愈、柳宗元宗經(jīng)明道、重散反駢的旨趣,首倡文風復古,開啟一代文風。受此影響,文瑩亦十分追慕古風,他雖為方外緇流,卻提倡古文,反對駢文,企圖用古文來糾正文壇之弊,這在筆記中多有表述:《湘山野錄》卷中:“石守道介,康定中主盟上庠,酷憤時文之弊,力振古道。”卷下:“張晦之景,以古學尚氣義?!薄队駢厍逶挕肪砣?“王昭素,酸棗縣人,學古純直,行高于世?!笨梢钥闯?,文瑩對提倡古文,力振古道的文人是十分歆慕的,好友蘇子美亦稱他的作品“有古作者氣態(tài)”。

        與“西昆體”雕飾文風相對應,文瑩推崇簡潔明了的文風,并在筆記寫作過程中,實踐了這一主張。文瑩的語言文字功底很深,評論往往一語中的。在他的筆記中,說明文字簡潔明白,議論文字雅潔簡樸。對于詩文創(chuàng)作,也是以簡為美。《湘山野錄》卷中“余頃與凌叔華郎中景陽登襄陽東津寺閣”一條評價東津寺閣詩:“其語數(shù)句,又簡而有法”,又如“錢思公鎮(zhèn)洛”一條評價師魯之文:“止用三百八十余字而成,語簡事備,復典重有法”?!罢Z簡事備,復典重有法?!斌w現(xiàn)了文瑩對文風的要求,他反對刻意雕琢、繁冗的詩歌,主張詩歌創(chuàng)作簡潔明練。在“學僧箋注法音集”條中也有如上記載:“真宗嘗以御制《釋典文字法音集》三十卷,天禧中詔學僧廿一人于傳法院箋注,楊大年充提舉注釋院事。制中有‘六種震動’之語,一僧探而箋之,暗碎繁駁將三百字,大年都抹去,自下二句止八字,曰:‘地體本靜,動必有變?!浜啴斎舸??!睘樽非蠛啙崳默撛诠P記著述中多使用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一字褒貶,例如《湘山野錄》卷上“陳郎中亞有滑稽雄聲”條:

        陳郎中亞有滑稽雄聲,知潤州,治跡無狀,浙憲馬卿等欲按之,至則陳已先覺。廉按訖,憲車將起,因觴于甘露寺閣,至卒爵,憲目曰:“將注子來郎中處滿著。”陳驚起遽拜,憲訝曰:“何謂,何謂!”陳曰:“不敢望滿,但得成資保全而去,舉族大幸也?!瘪R笑曰:“豈有此事!”既而竟不敢發(fā)。

        陳中亞憑借一句戲詞,使上司最后“竟不敢發(fā)”,化解了一場危機。這一條中作者雖然著墨不多,但“驚”、“遽”、“竟”三字,卻把陳中亞的機智與上司的驚恐描摹得淋漓盡致?!断嫔揭颁洝肪碇幸灿蓄愃频挠涊d:“崔公誼者,鄧州德學生也,累舉不第,后竟因舅氏賈魏公蔭,補莫州任丘簿。”一個“竟”字,作者的態(tài)度便盡顯無疑,可以看出文瑩對這種不公平待遇是憤憤不平的。

        文瑩筆記中的文學思想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對“清雅”、“風骨”的審美追求。

        首先,他在筆記中多次提到“清雅”、“閑雅”、“風雅”、“博雅”、“和雅”等與“雅”有關的概念,“雅”成為他品評人物詩歌的關鍵詞?!断嫔揭颁洝肪砩显u價陳中亞的藥名詩“棋為臘寒呵子下,衫因春瘦縮紗裁。風月前湖近,軒窗半夏涼”之句,“皆不失風雅”;《湘山野錄》卷中:評價安鴻漸的《秋賦》警句“陳王閣上,生幾點之青苔;謝客門前,染一溪之寒水”為“有才雅”;《玉壺清話》卷一:“黃夷簡閑雅有詩名”;卷三:“折御卿雖為云中北州大族,風貌厖厚,揖讓和雅”等等。筆者認為,文瑩“尚雅”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這與宋初偃武重文的政策密切相關,文人的地位提高,由“文”而“雅”,實屬必然;第二、“雅儒”精神的確立,決定了文學“尚雅”的傾向,宋代雅士大多精神品格求雅,日常生活隨俗,品格高雅,自命不凡,達到了詩人精神品格和詩歌藝術品格的圓融統(tǒng)一,使宋詩得以持續(xù)發(fā)展;第三、這與文瑩的生平與交游有密切的關系,他雖然為佛門中人,卻“交游盡館閣名士”,在當時,“忌俗尚雅”是士人的精神傾向,是宋代士大夫的獨特的品格。與文瑩交游密切的凌叔華,就被稱之為“博雅君子”,所以,文瑩崇尚風雅,也是不足為奇的。

        其次,與“雅”相對應,文瑩對于“清”也有獨特的愛好。如《湘山野錄》卷中:評價王至道之子“器格清粹”;評價時寺閣舊題字“勢格清美,無一點俗字?!薄断嫔揭颁洝肪硐隆芭碎侇A謀立秦邸”一條也中提到:

        閬有清才,嘗作《憶余杭》一闋,曰:“長憶西湖,盡日憑闌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幾行忽驚起,別來閑想整漁竿,思入水云寒?!卞X希白愛之,自寫于玉堂后壁。

        《憶余杭》這首詞,體現(xiàn)了潘閬詩風自然、平淡的一面,語言通俗,很少雕琢,不同于晚唐五代的柔媚之風。在山水風光的描寫中,將士大夫的情懷巧妙地融入其中,給宋初沉寂的詞壇帶來一股清新之風。文瑩在筆記中表現(xiàn)出的對于“清詩”的推崇,蘊含著一種對于平淡自然的審美風格的追求。在《玉壺清話》中,這樣的記錄也有很多。例如:《玉壺清話》卷一評李建中詩“清淡閑暇”,卷七評鄭獬“晚年詩筆飄灑清放”,卷八評鄭文寶之詩,“篇篇清絕,不能盡錄”。不難理解,文瑩作為僧人,對清真的意趣和清新自然的風格有獨特的追求。佛經(jīng)中就往往把清涼世界看作是理想境界,佛教主張清靜,要求一塵不染,一念不生。筆者認為,他以清論人,是狀其品格清高守志,正直廉潔;以清論詩,則是喜愛至清無隱的清境、曠然天真的意趣、淡泊高雅,不墜濁俗的精神。其實,清美的意識,在當時的士人中十分普遍,他們作詩都追求清新明凈的自然意象、清麗雅潔的自然語匯、清新淡泊的自然意境。對他們而言,“清”是一種疏遠世事,高雅絕俗、純凈淡白、灑脫曠放、通達曠逸等偏向自由的、個性化的品質(zhì)。

        總而言之,“清”和“雅”向來是不可分割的?!把拧笔且环N文化追求,“清”則是一種精神形態(tài)。清雅的志趣,是自由士人更為實在的生命價值內(nèi)涵。值得注意的是,文瑩在筆記中也常?!扒逖拧辈⑴e,如《玉壺清話》卷一評價劉綜“敷奏清雅,辭榮秀徹”。其實,文瑩追求“清雅”的文學審美傾向,代表了宋初文壇的主流。

        再次,文瑩筆記中還表現(xiàn)出提倡“風骨”的審美傾向。早在魏晉時期,劉勰《文心雕龍·風骨》就指出“《詩》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之符契也”;“故練于骨者,析辭必精;深乎風者,述情必顯。捶字堅而難移,結響凝而不滯,此風骨之力也”[8]339-340。只有“風清骨峻”之作,才能嫵媚動人。同樣,文瑩認為好的詩歌應該能表現(xiàn)作者的風神遠韻。如《玉壺清話》卷五“文瑩丙午歲訪辰帥張不疑師正”一條評張師正武陵贈別之詩“憶昔荊州屢過從,當時心已慕冥鴻。渚宮禪伯唐齊己,淮甸詩豪宋惠崇。老格疏閑松倚澗,清談蕭灑坐生風。史官若覓高僧事,莫把名參伎術中”,及斷句“碧嶂孤云冉冉歸,解攜情緒異常時。余生歲月能多少,此別應難約后期”為“風義見于詩焉”??梢?,由詩文作品便可反映作者的風度儀態(tài)。又如“楊侍讀徽之”一條,對于楊徽之書御屏的十聯(lián)詩,評價其“以天地浩露,滌其筆于冰甌雪碗中,則方與公詩神骨相附焉”,表現(xiàn)了文瑩對他的高度贊賞。雖然,楊徽之詩也不脫晚唐窠臼,但卻于清俊之中可見峭拔的一面,后來,清代紀昀甚至說在當時詩壇的“一望黃茅白葦之中”,他的詩“如疏花獨笑”(《瀛奎律髓刊誤》卷四十二)。乾嘉時期詩人謝啟昆則以論詩絕句的形式對他的詩表示推崇:“冰甌雪梳浣清詞,學士聲名上赤墀。牢落晚年叨寵遇,御屏風寫十聯(lián)詩?!?《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二百首》),可見文瑩評詩之遠見卓識。

        文瑩在筆記中,注重考辨搜集前人忽略的作品,考證佚詩,記錄殘章斷句。他的筆記中收錄的詩歌大多是文人集中未錄的遺詩。這些詩作,正是借助文瑩的記載而得以保存流傳,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也可見其獨到的史家之識。在這類條目中,作者討論對象或是無名詩人,或是一首無名詩,有些作品也許只有支離破碎的幾句,卻有很高的價值。例如《湘山野錄》卷上所載李白作品“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梯空佇立,宿雁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是除五代《尊前集》所載外,最早記錄此詩的著作。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更是將此詞推為“百代詞典之祖”[9],至今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在《湘山野錄》卷中,還考證了“《玉樹》歌沉王氣終,景陽兵合曙樓空。梧楸遠近千家冢,禾黍高低六代宮。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翻浪夜還風。英雄一去豪華盡,唯有江山似洛中”之詩是杜牧的《金陵懷古》,為古今學者所重視。另外,記錄了少年神童楊億的斷句“七閩波渺邈,雙闕氣岧峣。曉登云外嶺,夜渡月中潮”,“愿秉清忠節(jié),終身立圣朝”,可以增進對楊億的生平和詩風的了解。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對這類作品的考證,持非常嚴謹?shù)膽B(tài)度,大多親歷親聞,多方訪求證實,如《湘山野錄》卷中:

        余頃與凌叔華郎中景陽登襄陽東津寺閣,凌博雅君子也,蔡君謨、吳春卿皆昔師之,素稱翰墨之妙。時寺閣有舊題二十九字在壁者,字可三寸余,其體類顏而逸,勢格清美,無一點俗氣。其語數(shù)句,又簡而有法,云:“楊孜,襄陽人,少以詞學名于時,惜哉不歸!今死矣,遺其親于尺土之下,悲夫!”止吾二人者徘徊玩之,不忍去。恨不知寫者為誰,又不知所題之事。后詰之于襄人,乃楊庶幾學士,死數(shù)載,棄雙親之殯在香嚴界佛舍中已廿年。

        上述材料說明,文瑩是在“詰之于襄人”后,才在筆記中詳細記錄。又如《續(xù)湘山野錄》中:“文瑩親于平甫處得花蕊夫人詩詞副本,凡三十二章,因錄于此。”可見,文瑩是懷著實錄的精神去記載的,旨在喚起人們對這些被遺忘的作者的重視。由于作者以治史的態(tài)度寫作筆記,因此書中所記材料的可信度頗高,許多材料還可以補正史之缺。而且,由于其著述的私人性和隨意性,決定了這些內(nèi)容的真實性,所以,其史學價值頗高。

        文瑩在嚴謹考證文學作品的同時,也重視知人論世。文學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及寫作背景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論其世,才能客觀準確地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首先,文瑩在筆記作品中,很注意對詩歌人物,背景的介紹,這有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和欣賞詩歌,對后人考證詩文本意和詩文編年也有重要的意義。如《湘山野錄》卷上:“歐陽修頃謫滁州”一條,就詳細介紹了歐陽修的傳世名作《臨江仙》的寫作時間和背景:“一同年將赴閬倅,因訪之,即席為一曲歌以送,曰:‘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而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孤負曲江花。聞說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孤城寒日等閑斜,離愁無盡,紅樹遠連霞’”。除此之外,對于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文瑩筆記中也有多處體現(xiàn),如《湘山野錄》卷上:

        孫集賢冕,天禧中直館幾三十年,江南端方之士也,節(jié)概清直。晚守姑蘇,甫及引年,大寫一詩于廳壁,詩云:“人生七十鬼為鄰,已覺風光屬別人。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謀泉石養(yǎng)閑身。去年河北曾逢李,今日淮西又見陳。寄語姑蘇孫刺史,也須抖擻老精神。”題畢,拂衣歸九華,以清節(jié)高操羞百執(zhí)事之顏。

        在這一則材料中,文瑩于開頭便指出:孫冕是“江南端方之士,節(jié)概清直”,接著用他的廳壁詩充分印證了這一論述。最后指出,唯有詩人擁有清高的節(jié)操,才能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可見,文瑩評詩是由人品而及詩文。反過來,文瑩認為,一個作者的文章風格,也可以反映其性格?!断嫔揭颁洝肪碇小皸钗墓山譃槿晔亍睏l,文瑩評價張乖崖文章“其語氣勁直,如乖崖之在目”,是由詩品及人品。但是,他也注意到,文品有時并不能真實的反映一個人的人品?!断嫔揭颁洝肪碇小鞍缠櫇u有滑稽清才”一條就明確的指出了這個問題。一方面,文瑩認為安鴻漸有“清才”,有“才雅”,對他的秋賦警句十分的賞識;另一方面也指出:“以涼德盡掩之,然不聞有遺行?!痹姼枳髌返某删筒⒉荒鼙憩F(xiàn)一個人的人品,不能“以詩論人”?!独m(xù)湘山野錄》中有一則材料反映了這個問題:

        姚嗣宗,關中詩豪,忽繩檢,坦然自任。杜祁公帥長安,多裁品人物,謂尹師魯曰:“姚生如何人?”尹曰:“嗣宗者,使白衣入翰林亦不忝,減死一等黜流海島亦不屈?!币β勚笙?,曰:“所謂善評我者也?!睍r天下久撤邊警,一旦,忽元昊以河西叛,朝廷方羈籠關豪之際,嗣宗也因?qū)懚娪隗A壁,有“踏碎賀蘭石,掃清西海塵。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窮麟”。又一絕:“百越干戈未息肩,九原金鼓又轟天。崆峒山叟笑不語,靜聽松風春晝眠”之句。韓忠獻公奇之,奏補職官。既而一庸生張,亦堂堂人,猬髯黑面,頂青巾緇裘,持一詩代刺,搖袖以謁杜公,曰:”昨夜云中羽檄來,按兵誰解掃氛埃?長安有客面如鐵,為報君王早筑臺?!逼罟喈愔嘌a乾佑一尉,而胸中無一物,未幾,以贓去任。

        身為“關中詩豪”的姚嗣宗,詩風雄豪,詩篇中洋溢著英雄之氣,后獲得了杜祁公的賞識,得以奏補乾佑一尉,但是,人品卻不佳,“胸中無物”,最后“以臟去任”。所以,文瑩認為,不能用詩作作為考察人品的標準,同時說明宋代以詩賦取士,存在一定的弊端。

        作為禪門僧人的文瑩自然受到禪宗的影響。禪宗特別重視平凡恬淡的平常心,認為真正得道之人的心境,是“閑來石上觀流水,欲洗禪衣未有塵”[10]1039,是自然而然的,純乎天運的自在自為的心境,與這種心境相契合,文瑩的詩句亦是超凡脫俗,清新自然,連一向不喜浮屠的歐陽修對文瑩都評價甚高,高度贊揚其“平淡之風”可與杜甫相媲美?!断嫔揭颁洝肪砩陷d,歐公曾蒙詩見送,有“孤閑竺乾格,平淡少陵才”,及有“林間著書就,應寄日邊來”之句。在厲鄂的《宋詩紀事》中,保存了他的一首詩《寶積寺小雨》“老木垂紺發(fā),野花翻曲塵。明霞送孤鶩,僻路少雙鱗。天近易得雨,洞深無早春。山祗認來客,曾是洞中真”[11]2180,對于山居生活的描寫,富有詩情畫意,格調(diào)十分清新優(yōu)美,充滿了情思韻致,詩中的物象飄逸空靈,顯示了淡泊悠閑的心境。禪宗提倡山水真如,水月相忘,對于自然靜謐的自然景物,風月山水的美好意象,文瑩可謂情有獨鐘。在他的筆記中,不論是《湘山野錄》卷中記載慧崇的詩歌“雨絕方塘溢,遲徊不復驚。曝翎沙日暖,引步島風清”,還是《湘山野錄》卷下摘錄石昌言的贈別詩歌“古意為師復,清風尋我來,幽陰竹軒下,重約月明開”,都表現(xiàn)了一顆純明無染的素心,一種返于自然、至味淡泊的悟心,一種“但自無事,自然安樂,任運天真,隨緣自在”[10]960的情趣。

        不容忽視的是,由于受到禪宗“因果報應”思想和時代的局限性的影響,文瑩筆記著作中的文學思想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其中記錄了一些“詩讖”的例子。所謂“詩讖”,其中有吉兆,有兇兆,但文瑩記載的絕大多數(shù)詩讖是兇兆,而這類作為兇兆的詩讖主要集中的是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種是讖死亡,例如《湘山野錄》卷中:

        潘佑事江南,既獲用,恃恩亂政,譖不附己者,頗為時患。以后主好古重農(nóng),因請稍復井田之法,深抑兼并,民間舊買之產(chǎn)使即還之,奪田者紛紛于州縣。又按《周禮》造民籍,曠土皆使樹桑,民間舟車、碓磑、箱篋、環(huán)釧之物悉籍之。符命旁午,急于星火,吏胥為奸,百姓大撓,幾聚而為亂。后主寤,急命罷之。佑有文而容陋,其妻右仆射嚴續(xù)之女,有絕態(tài)。一日晨妝,佑潛窺于鑒臺,其面落鑒中,妻怖遽倒,佑怒其惡己,因棄之。佑方丱,未入學,已能文,命筆題于壁曰:“朝游蒼海東,暮歸何太速。秪因騎折玉龍腰,謫向人間三十六?!惫斊錃q誅之。

        此例提到了潘佑少年的一首題壁詩,中間有一句“謫向人間三十六”,后來潘佑果然于三十六歲就去世了。這樣的例子書中還有很多。從理性的角度看,所謂的“詩讖”是牽強附會,故作神秘的,把偶合的詩句當成宿命的解釋,為的是追求奇特的說詩效果。還有一種“詩讖”則是讖仕途偃蹇。例如:《湘山野錄》卷下:

        丁晉公釋褐授饒倅,同年白稹為判官。稹一日以片幅假緡于公,云:“為一故人至,欲具飱,舉篋無一物堪質(zhì),奉假青蚨五環(huán),不宣。稹白謂之同年?!睍x公笑曰:“是紿我也。榜下新婚,京國富室,豈無半千質(zhì)具邪?懼余見挽,固矯之爾?!庇诤單擦婚?,戲答曰:“欺天行當吾何有,立地機關子太乖。五百青蚨兩家闕,白洪崖打赤洪崖?!睍r已兆朱崖之讖。

        丁謂曾經(jīng)在朝中,可謂顯赫一時,后因為逞才揚己,卷入政治斗爭中,被貶朱崖,終成身累。文瑩在此把戲言當成讖語,實屬無稽之談。追根究底,這些讖語都只是無意識的巧合,反映的是古代文人深層的心態(tài),是他們對于生命與偃蹇的關切。只是經(jīng)過說詩者的撮合,才引起了對此的關注和重視。文瑩在筆記中流露出的這些思想雖然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但是通過它們卻可以讓我們窺視當時人們的社會心理和民俗風情。

        總體而言,文瑩筆記的內(nèi)容豐富、見解深刻,涉及到了宋初政治經(jīng)濟、軍國大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宋代社會文化思潮,進而讓我們一覽宋初的時代風貌。著作中所流露的文學思想,雖不是系統(tǒng)的論述,但不乏自見,思維活躍、議論精辟,對于研究宋代文學具有不容忽視的參考價值與意義。筆者在此提出了一些管窺之見,希望可以引起廣大文學研究者的重視。

        [1]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2]王士禎.帶經(jīng)堂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3]許學夷.詩源辯體[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4]胡應麟.詩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5]鄭毅夫.鄖溪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商務印書館,2008.

        [6]劉摯.忠肅集[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商務印書館,2008.

        [7]洪邁.容齋隨筆[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8]劉勰.文心雕龍[M].北京:中華書局,2012.

        [9]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1.

        [10]普濟.五燈會元[M].北京:中華書局 ,1984.

        [11]厲鄂.宋詩紀事[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猜你喜歡
        山野筆記
        奔赴山野
        《山野的風》
        黃梅戲藝術(2020年2期)2020-07-06 09:35:36
        龍盤山野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2
        自然筆記
        童話世界(2018年23期)2018-08-23 09:13:18
        大熊貓山野求學記
        江上日暮筆記
        天津詩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2
        學寫閱讀筆記
        學寫閱讀筆記
        詩詞三首
        中華魂(2016年4期)2016-11-26 08:04:58
        我的自然筆記(一)
        19款日产奇骏车怎么样| 91九色精品日韩内射无| 男女男在线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99爱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 娇妻在交换中哭喊着高潮| 亚洲看片lutube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97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白浆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每天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第二区国产精品| 激情五月开心五月啪啪| 青青草在线免费视频播放|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国产长腿丝袜av天堂| 91视频香蕉|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精品2021| 精品久久久无码不卡|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 无码爽视频| 性无码专区无码|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色妞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91九色视频在线国产|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91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2017天天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精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中文字幕日本久久久| 自拍偷区亚洲综合第一页| 蜜桃视频免费进入观看| 99久久超碰中文字幕伊人| 国产精品无码精品久久久|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本一本免费一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