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金 焦鵬輝 李紫陽
河南淮陽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 淮陽 466700
急腹癥是一組起病急、變化多、進展快、病情重、需緊急處理的腹部病癥。急腹癥的診斷、鑒別診斷以及處理時機和方法的正確把握十分重要,一旦延誤診斷,治療不及時,常危及患者的生命[1]。2012-12—2014-12,我們共收治120例急腹癥患者,為總結診治體會,提高診治水平,現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20例患者,男77例,女43例;年齡19~79歲,平均年齡46.8歲。發(fā)病至就診時間1~24 h。癥狀:腹痛120例,腹脹113例,發(fā)熱25例,嘔吐23例。體征:腹膜刺激征111例,腸鳴音亢進或減弱93例,腹部包塊11例,移動性濁音23例,休克8例。局限性腹部壓痛54例,彌漫性腹痛59例,7例腹部壓痛不明顯。根據患者病史、臨床癥狀、體格檢查、化驗檢查和輔助檢查,作出診斷。其中消化道穿孔24例,急性闌尾炎42例,急性腸梗阻31例,腸套疊3例,膽囊膽石急性膽囊炎8例,急性胰腺炎4例,嵌頓疝7例,卵巢囊腫蒂扭轉1例。合并糖尿病9例,高血壓13例,冠心病8例。
1.2 治療方法 120例急腹癥患者中,18例給予非手術治療。102例患者均在積極進行術前準備后采用相應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
入院診斷與出院診斷結果相一致患者116例,不一致患者4例,其中1例初診為急性膽囊炎,手術證實為上消化道穿孔。1例初診為潰瘍病穿孔,后確診為心絞痛。1例初診為急性闌尾炎,后行手術證實為結腸癌。1例患者初診為急性闌尾炎,手術證實為卵巢囊腫蒂扭轉。死亡2例,1例術中死于冠心病,1例術后死于多系統(tǒng)功能衰竭,余患者均治愈出院。
急腹癥病因復雜,發(fā)病迅速,病情變化快,多數需緊急外科處理[2]。準確、快速的診斷,個體化制定治療方案,是保證急腹癥治療效果的先決條件。
3.1 急腹癥的診斷
1.3.1 詢問病史 包括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腹痛誘因、性質等。詢問病史不詳細、不準確,可造成錯誤的診斷。
1.3.2 體格檢查 包括全身檢查和腹部檢查。注意觀察患者體位、表情、姿勢,同時測量患者體溫、呼吸、血壓、脈搏。
1.3.3 鑒別診斷 要首先考慮多發(fā)病、常見病。首先要判斷是屬于外科急腹癥或內科急腹癥,其次要根據腹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質,疼痛的特點,腹痛伴隨癥狀來判斷是哪種外科急腹癥。結合化驗檢查,常規(guī)輔助檢查,特殊輔助檢查及腹腔穿刺結果,綜合分析病情,作出診斷。
3.2 把握手術時機 急腹癥患者病情變化快,一旦有明確手術指征,應及早進行手術。否則會導致嚴重后果。有固定腹部壓痛點,突發(fā)性、劇烈性腹痛,持續(xù)腹部疼痛陣發(fā)性加劇等,均是急腹癥急診手術的重要指征。
3.3 老年外科急腹癥的特點 我國目前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外科急腹癥患者人數也在增加。由于老年人抵抗力差,臟器功能儲備降低,神經系統(tǒng)功能降低,病情容易發(fā)生急劇惡化,且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導致老年外科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表現不典型,病情拖延,病情進展快,容易誤診漏診,病死率高。因此對老年外科急腹癥患者,要做到詳細采集病史,全面系統(tǒng)檢查,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多學科協作分析,準確診斷,制定合理的治療計劃,確?;颊甙踩?。
3.4 腹腔鏡技術在急腹癥手術中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完善和廣泛開展,在臨床診斷和治療中,腹腔鏡的應用日益廣泛[3]。只要熟練掌握腹腔鏡技術和腹腔鏡手術的適應證,仔細操作,就可以充分開展急腹癥腹腔鏡探查術。但對于血液動力學極不穩(wěn)定和有嚴重的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不可進行腹腔鏡探查。
3.5 急腹癥誤診和漏診原因分析 (1)診治醫(yī)生臨床經驗和基礎理論不足,缺乏對各種臨床資料全面的綜合分析和細致的鑒別診斷能力。(2)病史采集不全面,先入為主。詢問病史不準確不詳細,未進行詳細體格檢查,也沒有進行認真的臨床動態(tài)觀察?;蛲耆嘈泡o助檢查結果,以致造成診斷上的嚴重失誤。(3)急腹癥早期缺乏典型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或本身即為臨床表現不典型患者。
急腹癥是基層醫(yī)院普外科工作中的常見疾病,具有病因各不相同,表現多種多樣,病情變化快,病情復雜等特點。臨床醫(yī)務工作者應掌握急腹癥的基本特點和診治思路,區(qū)分內外科急腹癥,避免誤診和漏診,做好手術指征的篩選,努力提高急腹癥的診療水平。
[1] 陳孝平,汪建平.外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477.
[2] 吳杏紅.外科急腹癥119例觀察與護理[J].湘南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0,12(2):20.
[3] 文致來,覃小軍.腹腔鏡上消化道穿孔修補術效果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5,2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