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海
虛寫即抽象地寫;實寫即具體地寫。寫作中,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虛實結(jié)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jié)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xiàn)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jié)合起來。實寫,主要是刻畫事物的形象,或正面描繪,或直接記敘,它總是按照客觀事物的實際面貌進行具體的描述;虛寫,主要是調(diào)動讀者的想象,或側(cè)面烘托,或間接墊襯,多為抽象的表現(xiàn),為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
虛寫與實寫是相反相成、相輔相成的:虛因?qū)嵍@得抽象,使讀者在想象中獲得更好的藝術(shù)享受;實因虛而更顯得具體,使直接的描述更氣象開闊,意蘊豐滿。虛實結(jié)合,可以表現(xiàn)廣闊的生活畫面,復雜的生活事件;可以有效地展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深化文章的主題;可以使景物意境深邃,給人無限美感;可以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加緊湊,增大思想容量。
一、實寫為主,虛寫增色
這種方式一般用于描述性的文章,無論是敘述事件,刻畫人物,還是描寫景物,作者大多喜歡具體地直接地描述人物的言談舉止、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景物的特點與變換,而把抽象的想象、聯(lián)想等內(nèi)容點綴其中,使形象更豐滿,情節(jié)更豐富,畫面更生動,意蘊更深刻。老舍《濟南的冬天》寫小雪覆蓋的山坡:“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在實寫的基礎(chǔ)上,進行聯(lián)想,描寫幻覺,為畫面增添了無窮意趣,給讀者無限的美感。
二、虛寫為主,實寫鋪墊
描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為主要內(nèi)容的文章常常采用此法,如描寫音樂、舞蹈等,寫人的也有。這種方法主要通過對其他方面的描述來表現(xiàn)要描述的主要對象的特點。劉鶚《絕唱》中描寫王小玉歌聲的美妙:“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是從味覺的角度寫聲音的甘美;“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服貼”,是從觸覺的角度寫聲音讓人無比的舒暢;“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shù)遍”,是從視覺的角度寫聲音給人“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感,運用通感手法將聲音與人的各種感覺溝通起來,能將不見形影的聲音有形化,讓你可見、可觸、可感、可品味,獲得美的享受。漢樂府《陌上桑》寫羅敷之美,也以虛寫為主,主要通過環(huán)境、采桑的工具、首飾、衣著和行人的反應來進行烘托。
三、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寫作時如果所談論的話題比較抽象,就設法使它具體些、形象些,用實化的手法寫出它的意境情感、語勢來,話題含義、內(nèi)蘊就顯豁了。如“創(chuàng)新是什么?創(chuàng)新是古猿第一次從森林走向草地的勇敢,是只身駕駛獨木舟橫絕江河的膽識,是魚兒第一次跳出水面的驚喜,是鳥兒第一次穿越云天的快慰?!眲?chuàng)新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將其化為“古猿走向草地”“駕駛獨木舟橫絕江河”“魚兒跳出水面”等具體意境,以“勇敢”“膽識”“驚喜”“快慰”等心理品質(zhì)或感受加以闡釋,其含義就實在了。相反如果所表述的對象比較實在、具體,就設法使之虛化,寫出它的意義來,寫出它的韻味來,寫出它的情趣來。如“兒女是父母的一部作品,不求妙筆生花,只愿質(zhì)樸天成?!眱号菍嵲诘?,可感的,將之暗喻為“一部作品”,進而推出“妙筆生花”和“質(zhì)樸天成”的評價,如此虛化,使語意升華,情趣、韻味顯現(xiàn)了。
四、妙用比喻,捕捉物像
空虛的愁思是人們常有的一種心情,它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道不明,但它的確存在,壓在人的心上沉甸甸的。自己能夠真切地感受,卻難以向別人言說。如何將心中愁思具體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呢?于是,高明的作者就運用比喻了。南唐后主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多少愁,不知道,你看看那一江春水吧,它滔滔東流,無休無止,頓時讓人覺得愁思無窮,綿綿不絕。無獨有偶,北宋詞人賀鑄寫道:“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滿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一連串舉出三喻,將滿腹的閑愁化為滿地青草、滿城飛絮、漫天梅雨,無邊無際,不可勝數(shù)。愁思之濃,溢于言表。捕捉物像就是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積累、文化積淀,設法將人物虛擬的心情具體些、形象些。如一同學在《遺憾》一文中寫道:“遺憾是楚霸王烏江自刎的鮮血,是文天祥在零丁洋里的嘆息,是李自成在九宮山的殊死搏斗,是陳玉成那永不瞑目的雙眼,是蔣介石在沙灘上那一行由深到淺的腳印。”作者把抽象無形的內(nèi)心情感化為具體有形的實體,便于描寫,促發(fā)讀者在閱讀時產(chǎn)生比較聯(lián)想,得到美的享受。
五、烘云托月,側(cè)面作筆
烘云托月就是借鑒作畫中的手法,通過描述主要對象周圍的人物和環(huán)境,來突現(xiàn)主要對象。趙樹理《小二黑結(jié)婚》有一段文字:“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輕薄人說,比她娘年輕時候好得多。青年小伙子們,有事沒事,總想跟小芹說句話。小芹去洗衣服,馬上青年們也都去洗;小芹上樹采野菜,馬上青年們也都去采。吃飯時候,鄰居們端上碗愛到三仙姑那里坐一會,前莊上的人來回一里路,也并不覺得遠……”這里沒有一處直接寫小芹的美,而是從側(cè)面來烘托渲染,村里人處處、時時想和小芹接近,小芹之美就間接而又被充分地表現(xiàn)了出來。
需要指出的是虛實結(jié)合應注意虛寫要以實寫為基礎(chǔ),否則就會虛無縹緲,內(nèi)容空虛貧乏,失去表現(xiàn)力;如果一味寫實,事事直接描述,就會平板單調(diào),缺少變化。只有虛實結(jié)合,文章才會變幻多姿,情趣無窮。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南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