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吉福
加拿大學者大衛(wèi)·杰弗里說:“我們在尋找好的講話方式時,其實也是在尋找好的生活?!钡拇_,一個幽默風趣的人,其生活必定是豐富多彩的,充滿了“燙度”,充滿了積極樂觀的元素。
生活如此,教育教學亦然。常常激動于這樣的課堂情境:教師每每化尷尬為玉帛,用自己的巧嘴,化解了心與心的壁壘和隔膜,氤氳出一種適宜的課堂氣氛。隨之,課堂的氣溫在漸漸升高,彼此關心和信任的“涓涓細流”在流淌,課堂變得有情有義,變得豐盈豐厚。
一、師生因巧用經典句子而融洽
“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不僅僅存在于家庭,也存在于學校和課堂。面對學生間的爭執(zhí)和吵鬧,一位教師拋出了這樣的語句:“用臟話罵人,首先臟的是自己的嘴;抓起泥巴打人,首先臟的是自己的手?!鼻疲攲W生聽到這句話時,想到的不是別的,而是自己的嘴和手。的確,經典名言有時的確如醍醐灌頂,使人驚醒。僅僅是幾個字,但其背后永遠站著“思想”。而“思想”在抵達學生的心田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的傳承、扶掖和引導。
另一教師面對學生的粗心、馬虎、懶惰和貪玩,不是直接去教訓學生,更不是諷刺挖苦,而是適時拋出一句:“阻礙你前進的不是遠方的高山惡水,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痹娨獾奶嵝?,遠勝于直面批評;富有哲理的句子,如春風,似雨露,滋潤了學生柔弱的心田。
現(xiàn)代社會,講究競爭,這一點同樣蔓延至干凈的課堂。同學之間總是不肯“把手言歡”,學習經驗、學習方法更是藏著掖著。一位教師針對這一現(xiàn)象,引用了一句非洲格言:“如果你想走得快,那么你就一個人走;如果你想走得遠,那么就一起走?!焙唵蔚膬删湓挘谷司?,這不是詞語的簡單復制,而是思想的真正碰撞,真正的舌綻蓮花。當學生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時,猛然驚醒。的確,一個人上路,可能會很快,但說不定就走得歪歪斜斜,甚至迷途;一起出發(fā),則彼此的心在碰撞,在欣賞,在接納,甚至相互攜手,擦亮了彼此的眼睛,走得更為遙遠。在這樣的共同行走中,教師所引用的這句諺語所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如果教師總是說:“你們互相幫助吧!”能有這樣的效果嗎?
二、課堂因巧用經典句子而精彩
教學不僅僅是一場相見,而是一場相遇。師生的交往和相遇是否有最動情的觸點,關鍵在于教師要給課堂或者教學注入更多的智慧。而這,離不開教師的舌綻蓮花,離不開教師高度的警覺、細膩和敏感。假如教師總是呈現(xiàn)異彩紛呈的文字,清新絕妙的比喻,哪怕是面對最乏味的文本材料,課堂中也有驚心動魄的精彩。
例如,一位高中教師在班會主題隊會《驕傲與謙虛》中,引用了猶太諺語:“你需要經常在口袋里裝上兩張紙條,一張上寫著‘我只是一粒塵埃,另一張上則寫著‘世界為我而造。”并引導學生反復品味這兩張紙條的意思。面對如此矛盾的語句,學生興致高漲,氣氛熱烈。在教師的適時點撥下,學生漸漸明白了:一個人既是渺小的,也是偉大的——深感自己的渺小,所以知道不自大和感恩;確信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所以知道不自卑和拼搏。
為了使學生理解“做”的意義,理解“學中做,做中學”的重要性,一位教師經常在課堂上引用華盛頓兒童博物館墻上的句子:“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的確,很多學生不愿去動手,但是就在這種句子的引導下,漸漸變得勤快,喜歡通過動手去理解知識的“花花果果枝枝葉葉”。
三、教育因巧用經典句子而豐盈
大概,人們可以從經典句子中認出自己,使人明白自己在這個天地間的位置和分量。但是這樣的“認出”需要教師的引導。“經典句子”是迷人的,聽到它的人也是迷人的。而當學生把聽到的變成行動,則他們是深刻的。
一位教師面對學生的多種選擇,面對學生的猶豫和彷徨,猛然斷喝一聲:“越早放棄舊的奶酪,你就會越早發(fā)現(xiàn)新的奶酪。”這不是在幫助學生作出選擇,而是在幫學生下定決心。這樣的猛喝不亞于晴天霹靂,喚醒了學生原本沉睡的心靈?;蛟S,有些學生就吃這一套,就在這種句子的浸潤中,在人生的路上漸行漸深,漸行漸遠。
“腳不能到達的地方,眼睛可以到達;眼睛不能到達的地方,心能到達?!边@是某高中教師在激勵學生時的口頭禪,很多學生因為這句話變得大氣,變得有操守、有方向目標。這樣的語言教學生頂天立地,讓學生“擁日抱月,呼吸宇宙”,引導學生走得更遠,正所謂教師能走多遠,學生就能走多遠。
一位教師在引導學生讀書時,引用了赫爾曼·黑塞的話:“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比绾巫兂梢粋€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關鍵就在于孩子是否已經悄悄地“成為你自己”,所以有質量的閱讀不可或缺。一部分學生就在“悄悄地成為自己”的過程中,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并且在閱讀的盛宴中得到了多重滋養(yǎng)。
語言文字有時那么的輕,不過是幾個字;它們又是如此的重,一經過目便轉化為內心的山山水水。經常用這樣的經典句子去轉化學生內心的風景,其效果勝于幾百次的空洞說教。學生長期處在這樣的潤澤中,必將受到多方面的喚醒、鍛造和滋養(yǎng)。
(甘肅省永昌縣第一小學 ? 7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