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超
(一)統一身份認證。身份認證體系,統一用戶管理和授權管理是以建設認證服務為基礎的,將用戶信息和組織信息統一進行存儲,進行規(guī)范應用系統的用戶認證方式、分級授權和集中身份的認證。
(二)統一信息門戶。提供一個支持信息訪問、傳遞、以及協作化的集成化環(huán)境通過將分散異構的信息資源集成。通過提供個人桌面、校園、辦公室及班級等等的信息,對校管理者和師生提供個性化的自助式服務支持,向每個人及時推送新聞、待辦事務等等。與此同時,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可以享受到登錄后所在院系、部處工作區(qū)所提供的私有、個性化信息服務和數字化校園內容的所有工作區(qū)信息化服務。
(三)統一數據中心平臺。保證全校信息的統一和一致。共享信息上減少數據冗余在數據庫中,為了讓各個系統的數據相互進行聯系,在基礎信息和代碼上實現全校統一,避免不一致數據的現象出現。對數據管理范圍進行劃分在相關的業(yè)務上,進行數據關聯和統一在某些服務上,使數據庫中的數據保持準確和簡練,同時在數據存儲上優(yōu)化數據庫的性能。
利用網站進行集群管理,首先支持全部站點的統一管理,并且將各站點整個連為一個整體,從而將現有的各種職能部門的信息有效聯系在一起,使得各個站點之間不再互相孤立在同一組織內。為來訪者提供統一的門戶服務。所有的人可以方便地通過一站式服務平臺統一獲得相應的信息和優(yōu)質的服務。站點群管理是消除“信息黑洞”和“信息孤島”、實現統一權限的分配管理、統一檢索和專航的基礎。共享共用網站集群的軟、硬件資源為各個部門進行統一開發(fā),共同享用的網站管理系統服務和互動交流系統服務。通過網站(子網站)模板設計,保障模版設計與系統的兼容性、一致性。
(一)匯文文獻信息服務系統(Libsys)。它的總體設計目標是建設以中、小型圖書館為目標用戶,并且滿足圖書館聯盟體使用,或多分館模式,這種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是基于Web 方式訪問的。整個系統實現圖書館所需的全部業(yè)務,包括:統計、系統、OPAC(聯機公共目錄查詢系統)、采訪、編目(包含圖書聯合目錄)、典藏、期刊、流通(包含館際流通)、應用服務(后臺監(jiān)控,郵件通知服務),這些都是圖書館業(yè)務子系統;手機圖書館系統——智能手機客戶端、手機短信服務、手機WAP 等等;以及為了滿足不同程度的用戶需求,實現各種第三方系統集成接口。
(二)暢想之星隨書光盤數據庫。突破資源共享中所謂的區(qū)域概念是暢想之星隨書/隨刊光盤云資源服務平臺的特點,這個特點解決了各個圖書館硬件的重復建設費用以及大量的人力資源,從而實現了全國(乃至全球)資源共享(拋棄了中心與分中心的模式獨立訪問的方式),為高校讀者提供方便快捷可靠的隨書/隨刊光盤資源下載服務,通過利用“云下載”技術,該平臺基于SaaS(軟件就服務)、DaaS(數據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理念而開發(fā)。
(三)超星電子圖書。超星數字圖書館2003年以后的新書近30 萬種,新書試用包含圖書資源近百萬種,涵蓋中圖法22 大類,包括軍事、經濟、科學、醫(yī)藥、工程、文學、計算機、環(huán)保、歷史、法律、建筑、交通等等。而且新書數據上架周期短,以及數據更新快。豐富的圖書管理資源中不僅為用戶提供最新、最全的圖書信息,而且能夠滿足用戶不同的專業(yè)需求。
(四)中國知網(CNKI)。由國家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編輯出版,清華同方光盤有限公司制作,清華同方知網技術公司發(fā)行并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數據庫分為五大子庫《中國碩士、博士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年鑒網絡出版總庫》。其中擁有全文期刊160 萬余篇;碩博論文57 萬余本;報紙全文800 萬篇,涵蓋理工、農業(yè)、文史等各個學科。學院目前擁有CNKI 電子技術期刊18,000 多種。
(五)萬方數據庫。數據覆蓋范圍包括:天文、地球、生物、醫(yī)藥、衛(wèi)生、自然科學、數理化、工業(yè)技術、社會科學、人文地理、航空、環(huán)境等各種學科領域。收錄年限:主要收錄1998年以來國家級學會、協會、研究會組織召開的全國性學術會議論文,《中國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綜合教學管理系統采購正方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開發(fā)的教學管理系統。涉及到教學計劃、公共資源、開設課程、網上選課、智能排課、學生學籍、學生成績、教學質量評估、教材管理、教師管理、畢業(yè)管理等方面,內容涵蓋了高校教務管理工作所有環(huán)節(jié),高校教學中基于校園互聯網運行提供先進、實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為教師教輔人員及管理人員以及學生提供簡便和快捷的網絡化信息優(yōu)質服務;適應學年/學分混合制、學年制和學分制需要,能夠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個性化教務管理規(guī)范。
學生工作管理系統:從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和思想狀態(tài)等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有效的管理。系統整合并實現全校學生管理模式規(guī)范、規(guī)范學生管理業(yè)務,院系學生工作管理部門的協同工作提供無紙化的辦公條件在學生處內部各科室中。系統的建設即為學生、管理人員等各類用戶提供人性化的服務,以及學校的優(yōu)質服務意識,并滿足了校內外各企事業(yè)單位、教委、教育部等上級主管部門的各種外部數據需求,為其提供靈活的數據接口。
學校日常公務日益繁重,公文處理、信息共享、交流,以及交辦工作督辦、單位信息上報等方面,容易存在工作流程不規(guī)范、信息交互不暢順、工作提醒不及時等情況。協同辦公系統集公文管理、會議管理、事務管理、個人桌面和公共服務等應用為一體。利用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為了實現整個組織的協同辦公,幫助學校完成日常辦公從傳統手工模式向網絡化、科學化和數字化的方向進行轉變。
為了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和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發(fā)展網絡教育的核心是網絡化教學信息資源庫的建設,為提供保障的信息資源庫建設和教學科研和開發(fā)等成為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關注點。創(chuàng)新網絡教學模式,強化信息技術應用。促進學院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的應用信息技術水平。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起到了推動促進作用,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王繼成.數字化校園建設與實踐[M]. 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0
[2]趙國棟.大學數字化校園與數字化學習紀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3]松岡一郎.數字化校園[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