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功(蘇州高新區(qū)實驗初級中學 江蘇 蘇州 215000)
初中體育教學語言分為兩種:一種是有聲語言,有聲語言也是教師常用的教學語言,使用率較高;另一種是無聲語言,無聲語言也是體育教學的常用語言,教師可以通過無聲語言把教學內(nèi)容示范給學生,加深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但是,很多體育教師沒有認識到語言應用的重要性,也沒有對教學語言進行設(shè)計考量,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體育教師必須合理應用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提高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和熱情,進而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用語不明確的現(xiàn)象比較多。但是,很多體育教師并未察覺到教學用語存在問題,也沒有認識到教學用語設(shè)計的重要性。教師錯誤使用教學用語,不僅會影響到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也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雖然很多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也做了充足的準備,但是由于教學語言運用不得當,沒有采用因人而異、層次分明的講授方式,往往導致學生無法理解和掌握教學內(nèi)容,教學效率十分低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沒有把有聲語言與無聲語言結(jié)合在一起,有聲語言教學時間過多,學生練習的時間和機會比較少,體育教學過于形式化,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體育教師的教學語言要能啟迪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但是,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過于專注知識和技能的講解,沒有有意識的提問、引導,不能讓學生思路大開,更不談活躍課堂氣氛,教師是成為了教學的主導,學生只是被動進行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發(fā)揮,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也不高,也無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
教師要多運用激勵性語言,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一定要合理地設(shè)計教學語言,要具有針對性,要突出教學重點,這樣才能完美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學用語還必須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把教學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增強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語言的表達是心聲的體現(xiàn),使用切忌言過其實、言不由衷和言不達意,更要切忌夸大其詞,本人認為體育教學語言必須符合以下幾點要求:
第一方面要求準確規(guī)范、言簡意賅:體育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技術(shù)動作的時候必須做到準確、規(guī)范。在“立定跳遠”教學中,教師沒有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也沒有合理設(shè)計教學語言,語言冗長,沒有重點,缺乏邏輯,學生根本無法領(lǐng)會教學內(nèi)容,本來就很枯燥無味的田徑教學,使得學生更加一個個心不在焉,毫無學習興趣,讓“學者無心,聽者無味”。
第二方面要求形象生動、通俗易懂,注重邏輯性:語言講解做到形象生動,使人興趣盎然,且直觀性強,可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講解技術(shù)動作語言通俗易懂,要突出該講的內(nèi)容,另外要注意講解語言的邏輯性;
第三方面要求風趣幽默、張弛有度:通常情況下,初中體育教學都是在室外進行,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要想保證體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教師的教學語言一定要張弛適度。既要幽默風趣,這樣可以激活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練情緒,又可以提高師生教與學的質(zhì)效,還可以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受到美育、德育的熏陶;又要教師的講話聲音一定要鏗鏘有力,體育教學要精神飽滿,這樣學生才會在老師的帶動下充滿激情,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起到教學引導的作用。
第四方面要求課前準備、逐字琢磨:由于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都不相同,教師在應用教學語言時必須具有針對性,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要想保證教學語言具有針對性,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需求,并做好課前準備。如果是外出賽課或展示課,更要上從引導破冰開始,到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轉(zhuǎn)換和最后的總結(jié)評價,一字一句的斟酌上課要講的語言,可以把要講的語言寫在紙上,然后再試上,試上的時候把上課語言錄下,根據(jù)錄音再進行調(diào)整和修改,爭取做到簡單、明了,重點突出,條理清晰。
一個教師如果衣裝得體,精神飽滿,顯示出對人民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真誠,會讓學生感到教師的真淳和可敬;用眼神手勢來表達教師的意見和態(tài)度,有時比有聲的語言更明確,更清晰,更易感召學生,也更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往往收到更好事效果;武術(shù)課之前的武術(shù)套路表演、跨欄課之前的流暢跨欄展示,這些都會博得學生真心的贊許和持久的掌聲,這樣會更容易吸引學生觀看和學習,更認真聽取老師講授。所以有時“無聲語言”比有聲語言更生動、更形象化,更具有獨特的教學感染力、教學影響力。體育教學中無聲語言包括教師的衣著體態(tài),行為舉止,動作示范,眼神手勢及面部表情等。但是無聲的語言不可能是課堂的主角,它的使用要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1)精簡切題原則。
教師的無聲語言一定要精簡,對教學中多余、無效的動作要簡化,做到無聲語言的簡單明了;要適量切題,要圍繞教學主要內(nèi)容,不能偏離主題,否則“過猶不及”反而影響教學效果。
(2)出奇制勝原則。
無聲語言一定要常用常新,確保無聲語言的多樣性;要出其不意,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斷刺激學生的興趣性,不斷激勵學生的參與度;要把握時機,無聲語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運用過程中要適當?shù)臅r機,反之可能引起孩子們的反感,適得其反,要在最合適的時間段使用,做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3)合理到位原則。
無聲語言的種類頗多,要在合適的時候選擇合理的種類,例如在鼓勵的時候你運用眼神就不如運用肢體語言或姿態(tài)語言;教師在教學中一般采用立正、規(guī)范的姿勢,學生就會感到嚴肅;有的教學內(nèi)容,如跳高,分腿騰躍等,對某些學生講,有一定的困難,這些困難往往是心理因素造成的,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就可選擇利用肢體語言,用親切和睦的眼光捕捉學生的視線,用溫和的微笑對待他們,使學生減輕壓力,得到鼓舞,增強信心。所以這種無聲語言的應用也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及時調(diào)整,做到合理、到位,簡單的動作語言很明確的傳遞給學生相應的信息。
無聲的語言雖有時可以脫離于有聲語言單獨存在,但是這種情況在體育教學中畢竟還是少數(shù),因為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是一個有機整體,它們相輔相成,互相配合,這樣課堂氛圍會更生動、更精彩;課堂駕馭會更藝術(shù)、更人性;教學效果會更直觀、更形象;師生感情會更融洽、更和諧。如果在整節(jié)課中,老師鼓勵學生時一味的重復說“你很棒”“很好”,學生會懷疑這是否是老師的口頭禪,進而懷疑表揚的含金量,如果老師在表揚學生的時候再輔以“伸個大拇指”、“給學生鼓掌叫好”抑或“拍拍背,點點頭,給予贊許的眼神”,這樣的無聲語言讓課堂豐富多彩。所以,體育教師應在體育教學中努力提高無聲語言的表達能力,配合生動風趣的語言調(diào)動學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體育課堂語言既體現(xiàn)出一個體育老師的基本素質(zhì),也體現(xiàn)了體育老師的教學藝術(shù)。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合理運用教學語言,才能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熱情。體育教師應不斷錘煉自己的教學用語,善于鉆研和總結(jié),練就扎實的語言基本功,使體育課更具有活力;在無聲語言應用的時機和類型選擇上多下功夫,要精簡切題,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刺激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信心,更好地完成體育課教學任務;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更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們相輔相成,互相配合,努力提高無聲語言的同時配合生動風趣的有聲語言,這樣才能實現(xiàn)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學。
[1]莊日群.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shù)應用問題初探[J].青少年體育,2013,(01).
[2]李偉.注重教師語言修養(yǎng),成就精彩體育課堂——例析體育教師教學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J].體育師友,2014,04.
[3]王博文,陳宇明.體育專業(yè)理論課教學中的語言藝術(shù)初探[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