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芳,何澤云*
(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 長沙410208;2.衡南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衡陽421100;3.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腎內(nèi)科,湖南 長沙410007)
蛋白尿是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常見癥狀,不僅可導致腎小球的硬化和疾病的進展,同時尿液中丟失的蛋白分子通過多種方式對腎小管上皮細胞產(chǎn)生毒性作用, 導致腎小管間質性炎癥反應和纖維化。 因此蛋白尿不僅僅是慢性腎臟病的重要表現(xiàn),而且還是其進展至終末期腎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 臨床常把控制蛋白尿作為治療的重要目標之一。 目前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劑、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阻斷劑等藥物治療雖然被證實有降低尿蛋白、保護腎臟的功能,但此類藥物,尤其是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劑,并不完全適合于所有蛋白尿的患者,且存在明顯藥物不良反應。
蛋白質作為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力的基本物質,屬于中醫(yī)學“精微物質”范疇,與“精氣”、“清氣”、“精微”等相類。 中醫(yī)學雖無蛋白尿之稱,但由于體內(nèi)蛋白的大量丟失,血漿蛋白降低,出現(xiàn)浮腫、氣短、乏力、腰痛等臨床癥狀,屬中醫(yī)學“水腫”、“虛勞”等病證范疇。 臨床研究表明,中醫(yī)藥可以顯著改善慢性腎炎患者的蛋白尿[2-4]。
何澤云教授長期致力于防治慢性腎臟疾病的臨床診療及研究工作,精研岐黃醫(yī)術,師古而不泥古,創(chuàng)立了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益氣健脾、補腎固精的治療原則,并創(chuàng)制了臨床驗方禾腎丸,療效確切。 筆者有幸隨何教授侍診多年,深得教益,受益匪淺。 本文詳細總結何教授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的學術思想與臨證經(jīng)驗,以饗同道。
蛋白質是人體水谷精微,長期持續(xù)蛋白尿可出現(xiàn)浮腫、乏力等癥狀。 何澤云教授熟稔經(jīng)典,博采眾長,提出蛋白尿的基本病機為脾腎虧虛,腎精不固。其主要理論依據(jù)如下:(1)精微物質宜藏不宜泄,蛋白尿為陰精泄漏之征,陰精的封藏、固攝為腎所主,腎虛失于固攝,陰精流失體外。 《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載:“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素問·金匱真言論》云“夫精者,身之本也”,《諸病源候論》曰:“勞傷腎虛不能藏精, 故小便精微出也”;《素問·通評虛實論》謂:“精氣奪則虛”。 (2)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 藏先天之精氣以開啟機體之生長化收藏;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主升清,蓋先天之精氣須賴后天水谷精微之精氣不斷培育和充養(yǎng)。 若脾氣虛弱則固攝升清之能失職則清氣下陷, 腎虛封藏功能失司則精氣下泄。 章虛谷《醫(yī)門棒喝》有言:“脾胃之能生化者,實由腎中元陽之鼓舞,而元陽以固密為貴,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賴脾胃生化陰精以涵育耳”。 《靈樞·口問》謂:“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 唐容川《醫(yī)經(jīng)精義》:“脾土能治腎水, 所以封藏腎氣也”。(3)“久必及脾”、 “窮必及腎”。 久病傷及脾胃之中氣,脾胃之中氣虛損,窮必及腎之陰陽氣血。 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營衛(wèi)生化之源,病久不愈,必當求之脾胃。 腎為先天之本,水火之藏,為一身陰陽之根,五臟之病,窮必及腎。 補脾可以生氣血、復陰陽、和營衛(wèi)、調寒熱;補益腎氣則既助陽之弱,又滋陰之虛,培根固本而防病進。
何教授認為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的基本病機為脾腎虧虛,治療上應從整體出發(fā),治病求本,健脾補腎以治本,腎氣實則封藏有序,脾氣健則清氣得升,精微得藏,尿蛋白得消,以達到治本目的。 此外蛋白質屬于人體“精微物質”,蛋白尿則可以視為腎精不固導致“精微物質”的滑脫泄瀉,何教授深受明代醫(yī)家方約之“塞流、澄源、復舊”治療崩漏思想的影響,尊古出新開辟了一條“異病同治”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的新思路。 他強調補腎固精以塞流,益氣健脾以復舊。 因此他治療蛋白尿在補益脾腎的同時,亦強調補腎澀精,注重使用覆盆子、芡實、龍骨、牡蠣等固腎澀精之品, 此類藥物既具固腎澀精之功,又有益腎健脾之效,可以防止蛋白大量流失,提升治療蛋白尿的臨床療效。
何教授認為脾腎虧虛,腎精不固是慢性腎炎蛋白尿的基本病機,故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針對主證巧施方藥,并根據(jù)清代醫(yī)家汪昂所著《醫(yī)方集解》中的金鎖固精丸加減化裁創(chuàng)制禾腎丸方,由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藥劑科制成丸劑,其外觀淡黃、清香飴口,便于服用,且方藥組成精專簡練。 禾腎丸方藥物組成為:淮山藥、蓮子、沙苑子、煅牡蠣、煅龍骨、芡實、大棗。 方中沙苑子有補腎澀精之功為君藥,《本草匯言》云:“沙苑蒺藜,補腎澀精之要藥也。 ”;煅龍骨,味甘澀性平,功偏固腎澀精,牡蠣味咸,質重沉降,長于收斂固澀,兩藥合用專以澀精;芡實、蓮子二者相須為用,共奏益腎固精之功;與平補脾腎的山藥共為臣藥, 助君藥固腎澀精之力,君臣相配,以補不足;大棗補中益氣健脾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固精,益氣健脾之效。
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禾腎丸在控制蛋白尿, 改善癥狀,延緩腎衰竭進展方面有確切的療效[5-6]。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沙苑子主要含有黃酮類、三萜苷類等成分,具有調脂、降低血壓、抑制血小板聚集、調節(jié)免疫功能等作用[7];芡實可能通過下調GLUT1 及TGF-β1在腎組織的表達, 減少糖尿病腎病大鼠尿蛋白,保護其腎功能[8];牡蠣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等功能[9];山藥具有提高免疫功能、降血脂、抗氧化、促進腎臟再生修復等藥理作用[10]。諸藥通過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腎功能,進而發(fā)揮對腎病蛋白尿的治療作用。
何教授主張衷中參西,匯通中西。 臨證先用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與方法明確疾病,后按中醫(yī)辨證分型論治;從臨床實際出發(fā),或舍“病”從“證”,或舍“證”從“病”。 處方用藥亦不拘泥于中西之別,揚長避短,相得益彰。 如蛋白尿合并高血壓、重度水腫、心衰、感染、高脂血癥等情況,在中醫(yī)辨證施治的基礎上當予以降壓、利尿、調脂、應用抗生素等對癥治療以提高臨床療效。 同時定期復查尿常規(guī)和腎功能,注意尿蛋白的增減和腎功能的變化情況。
何教授常囑咐慢性腎炎蛋白尿患者注意飲食,合理飲食可減輕水腫,改善貧血,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減少血液中蛋白質代謝產(chǎn)物的蓄積,減輕氮質血癥,延緩腎功能的損害。 其次注意保健調養(yǎng),《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和于陰陽,調于四時。 ”即順應四時之氣,天人相應,避免感染,提高機體抵抗力?!鹅`樞·本臟篇》:“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即重視精神的調養(yǎng)。 最后是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兩性霉素B 等。
患者李某,女,45 歲。 初診:2014年9月26日。主訴:反復雙下肢浮腫2年余,加重2 周。 患者于2013年2月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顏面及雙下肢輕度浮腫,尿常規(guī)示:尿蛋白(++),紅細胞2-4個/HP,診斷為慢性腎炎。 經(jīng)當?shù)蒯t(yī)院治療(具體用藥不詳),浮腫消退,尿中蛋白轉陰。 此后每當勞累或感冒后,浮腫反復。 刻診:下肢輕度浮腫,腰部酸痛,困倦乏力,頭暈耳鳴,納少,尿中有泡沫,舌質淡、邊有齒痕,苔白膩,脈沉細無力。 尿常規(guī)示:蛋白(++),鏡下紅細胞0-2個/HP,24 h 尿蛋白定量1.8 g,腎功能正常。中醫(yī)辨證為脾腎氣虛、腎氣不固,治以健脾益腎、補腎澀精。 予禾腎丸5 瓶,日3 次,每次6 g,口服。 二診:2014年10月12日?;颊哳^暈耳鳴減輕,乏力較前改善,飲食量較前增加,腰部酸痛較前減輕,舌淡苔白, 復查尿常規(guī): 蛋白 (+),24 h 尿蛋白定量1.0 g,腎功能正常。 病情好轉,繼予禾腎丸5 瓶,用法同前。 三診:2014年10月28日。 患者頭暈、腰酸乏力等癥狀明顯減輕,飲食正常,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尿常規(guī):蛋白(±)。 病情明顯好轉,浮腫完全消退。 繼服禾腎丸5 瓶, 用法同前。 2014年11月16日患者告知, 繼服禾腎丸后, 查尿蛋白(±), 病情平穩(wěn)。
按語:患者系腎精不足,腰府失養(yǎng),故腰酸痛;腎虛不能主骨生髓,髓海失養(yǎng),清竅失充,則見頭暈耳鳴;精不足則氣不化,膀胱開闔失司,故小便清長,夜尿多;腎臟失于封藏之職,精微不固而下泄,故尿色渾濁,上泛泡沫;舌質淡,苔白或膩,脈沉細無力,均為腎精不足之象。 何教授認為脾腎虧虛,腎精不固是導致慢性腎炎蛋白尿的基本病機,對于臨床上慢性腎炎蛋白尿反復發(fā)作或長期不消的患者,采用益腎健脾固攝之禾腎丸治療,往往能使蛋白尿減少或消失。
近年來,我國慢性腎臟病的發(fā)病率不斷攀升,形勢嚴峻。 現(xiàn)代醫(yī)學對慢性腎炎尿蛋白的治療主要采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雖有一定療效,但存在嚴重的副作用,患者難以長期耐受,蛋白尿常有復發(fā)。 中醫(yī)藥在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方面具有低毒、副作用小、重在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的特點,對改善慢性腎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提高生活質量十分有益。 此外臨證處方的同時重視現(xiàn)代醫(yī)學先進的診療技術,衷中參西,將中醫(yī)對腎臟病的宏觀臨床辨證論治與現(xiàn)代醫(yī)學對腎臟病微觀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優(yōu)勢互補,相輔相成,可以充分發(fā)揮中醫(yī)藥治療蛋白尿的優(yōu)勢。
[1]李丹,丁潔.蛋白尿加速慢性腎臟病進展的分子機制[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0,42(5):608-611.
[2]傅曉駿,王國華.中醫(yī)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的研究進展[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3, 22(5):120-121.
[3]汪卿,孫偉.蛋白尿的中西醫(yī)研究進展[J].四川中醫(yī), 2013,31(7):160-164.
[4]楊曉萍.中醫(yī)藥治療蛋白尿臨床研究進展[J].河北中醫(yī), 2012,34(4):614-616.
[5]李旭華.禾腎丸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53 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5, 21 (5):21-22,25.
[6]郭志強.禾腎丸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脾腎氣虛證的臨床觀察[D].長沙: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3.
[7]吳曉,劉銀芳,劉春宇.沙苑子化學成分研究[J].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3(3):91-94.
[8]董文華,孫艷艷.芡實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腎組織GLUT1 及TGFβ1 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4,15(6):480-483.
[9]馮麗,趙文靜.牡蠣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信息,2011,28 (1):114-116.
[10]孫曉生,謝 波.山藥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1,22(3):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