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良,孫昂,鄒玉堂,曹淑華
(大連海事大學 交通運輸裝備與海洋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活動教學與傳遞教學在輪機專業(yè)工程制圖課程中的融合
劉德良,孫昂,鄒玉堂,曹淑華
(大連海事大學 交通運輸裝備與海洋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結合輪機專業(yè)工程制圖的課程特點,通過活動教學與傳遞教學的比較,形成兩者在工程制圖課堂的和諧統(tǒng)一,建立活動教學與傳遞教學融合的教學模式,既保證基礎理論的深度和廣度,又兼顧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輪機專業(yè);工程制圖;活動教學; 傳遞教學
活動教學法,也稱活動型教學法,一般是指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教學情境,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程度和特點,讓學生憑自己的能力參與閱讀、討論、游戲、學具操作等去學習知識的課堂教學方法或過程。該教學方法的特點是學生參與活動,通過聽覺、視覺、空間知覺、觸角等在大腦指揮下協同活動而獲取知識。以活動教學法為主、教學效果顯著的課堂模式稱之為活動教學模式,也簡稱為“活動教學”。
現代活動教學具有下述特點:第一,活動教學與傳遞教學從根本對立走向互為補充,教學方法發(fā)展的歷史說明這兩種教學模式的融合是一種必然的發(fā)展趨勢;第二,活動教學開始建立在多種理論基礎之上,活動教學思想日漸豐富,形成不同的理論特色;第三,活動教學中的理性因素得到進一步強調。盡管眾多的活動教學包含大量的參觀考察、動手操作等實際感性活動,然而并不以此為目的,思維在活動中的作用地位日益受到普遍的關注,并成為活動教學所著力追求的核心目標;第四,以活動教學為理論而設計的活動課程體系在現代的確立、完善,推動了活動教學的發(fā)展。[1]
傳統(tǒng)的傳遞教學模式具有邏輯性強、有利于掌握“與情境無關的知識”,系統(tǒng)性強、有助于學生系統(tǒng)地繼承和接受前人的經驗知識,便于教學組織和課程評價等優(yōu)點,但重理論、輕實踐,不利于理論與實踐的整合的缺陷也十分明顯。而活動教學“做中教、教中做,做中學、學中做”的學習模式又存在專業(yè)理論知識深度不足、系統(tǒng)性不強和教學組織非常困難的缺點。通過比較不難發(fā)現,傳遞教學在基礎理論的知識傳授上具有優(yōu)勢,便于教學組織和課程評價,活動教學模式在實操能力培養(yǎng)上占據優(yōu)勢。有研究者根據知識的分類,提出演繹系統(tǒng)知識的學習通過傳遞教學來實現,而活動教學主要是以傳遞經驗緘默性知識為主;[2]也有研究者認為活動教學是側重以問題性、策略性、情感性、技能性等程序性知識為基本學習內容的教學,因此活動教學法需要結合多種教學形式使用。[3]在實際操作過程中, 活動教學法需要考慮同課程類型、教學目標,需要適合學生發(fā)展水平和個性特征,需要強調教師指導與學生自主活動相統(tǒng)一,考慮實際環(huán)境和教學條件以及活動資源的有效性,否則活動教學法不僅難以體現其發(fā)展功能,反而費時費力,影響教學效能。所以研究的重點就是在兩者之間尋找到結合點,從而使得各自的優(yōu)勢融合。[4]
工程制圖是輪機工程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其任務是:以正投影理論和“技術制圖”“機械制圖”等國家標準有關規(guī)定為基礎,研究繪制工程圖樣以及閱讀工程圖樣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門課程。[5]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與發(fā)展,計算機繪圖技術正在逐步取代傳統(tǒng)的手工制圖技術,多媒體技術正在逐步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計算機繪圖、手工繪圖和尺規(guī)繪圖有機融合,刪減了畫法幾何部分的內容,輔以多媒體課件,注重空間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徒手繪圖能力及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為輪機工程后繼課程中學習有關材料與熱處理的基本知識,各種常用機構、機械傳動的原理,船舶常用測量儀器的結構、工作原理以及正確使用和安裝方法,各種計量單位及換算等打下基礎,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讀圖能力、圖示能力、空間想象力、思維能力以及繪圖能力,并結合后繼課程的學習最終使學生掌握和具備必需的輪機工程材料、機構機械傳動和機械零件、船用儀表及單位換算等輪機工程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達到STCW公約和國家海事局關于船舶操作級輪機員與本課程相關的適任標準。
本文以軸套類零件圖(見圖1)的授課為例說明活動教學與傳遞教學融合的制圖教學模式,授課內容包括軸套類零件的表達方法、尺寸標注、工藝結構及技術要求。
圖1 軸套類零件
1.創(chuàng)造學習“情境”
“情境”是在學習新知識或新技能時存在于學習者內部和外部的事物和狀態(tài)。[6]首先應該讓學生理解軸類零件圖在實際生產中的作用及依據零件圖加工軸類零件的過程,為此可讓學生觀看軸套類零件加工過程的錄像,以創(chuàng)建實際的學習“情境”,這樣既可以拉近教學與實際應用的距離,又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積極。
2.歸納講解
教師對學生所觀看的軸加工錄像中蘊含的理論知識點和加工過程知識點進行歸納講解,并引申出軸套類采用哪些視圖表達及如何進行標注。
3.對比教學激發(fā)興趣
軸套類零件具有共同的結構特點,這類零件結構的主體是由具有公共軸線的數段回轉體組成,一般起支撐轉動零件、傳遞動力的作用。
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對比不同的軸套類零件結構特點,結合尺寸注法,討論尋求如圖2所示的最佳視圖表達。
圖2 軸套類零件的視圖表達
4.觀察錄像了解工藝結構
根據設計和工藝要求,在零件表面上常帶有鍵槽、退刀槽、砂輪越程槽、軸肩、倒角、圓角、銷孔、螺紋及小平面等結構。由學生依據觀測所得討論各種工藝結構的作用及意義,然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理論。
結合輪機專業(yè)工程制圖的課程特點,通過活動教學與傳遞教學的全方位比較,形成兩者在工程制圖課堂的和諧統(tǒng)一?!耙越處煘橹鲗В詫W生為主體”的理念融貫在教學的各個層面,實現知識、能力、綜合素質的協調發(fā)展,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保證了基礎專業(yè)知識的質量,達到提高輪機專業(yè)工程制圖課程的教學質量的目的。
[1] 潘洪建,王洲林.西方活動教學的歷史發(fā)展[J].綿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1):75-84.
[2] 潘洪建.活動教學基本理論探討[J].寧夏大學學報,2003(5):111-116.
[3] 田慧生.關于活動教學幾個理論問題的認識[J].教育研究,1998(4):46-52.
[4] 李臣之,王虹.活動教學法:歷程、要義及趨勢[J].課程、教材、教法,2013(11):94-100.
[5] 鄒玉堂,路慧彪,王淑英.現代工程制圖及計算機輔助繪圖[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
[6] 王萍.“活動教學理論”在計算機課堂中的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5(5):24-27.
2014-08-02
遼寧省教學改革項目(363152);大連海事大學教育改革項目(2012Y162013Z06)
劉德良(1973-),男,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工程圖學及摩擦、潤滑等研究。
G64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識碼:A
A
1006-8724(2015)01-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