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進學小學校 張玉惠
一堂優(yōu)秀的品德課,不僅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要能夠喚起學生真實生活經(jīng)驗,從而引導他們更好的認識生活、學會生活,愛惜生活。所以要求我們在設計課堂教學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生活環(huán)境入手,提高品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常言說“萬事開頭難”,一個好的導入設計,對一節(jié)課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很重視開課導入——以導入觸動心靈 用事實鏈接生活。我整理了一下,在教學實施上我是從這兩方面入手的。
第一,“啟迪學生思考,喚起學生情感,激發(fā)學生興趣?!比胧?,發(fā)揮導入的激勵功能;
第二,“事實說話補認識,情景再現(xiàn)溫經(jīng)歷,親身體驗強感受”入手,發(fā)揮導入的鋪墊功能。
“學而不思則罔”,從反面說明了思在學習中的作用。在導入時,結(jié)合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使學生處于“心憤口悱”的積極思考的學習狀態(tài)。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導入設計。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以“思”入境引發(fā)學生對課堂教育主題的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課堂主題教育進行的更為深刻。例如,《誠實是金》讓學生懂得說謊的危害,只有誠心才能贏得尊重和信任。要做到不說謊話,言行一致,誠實守信。課始我講述故事:《哪個更重要》讓學生思考,然后以一個真實事例(一個孩子做了好事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可)讓孩子又去思考?如果換做是你自己,你心里有什么感受”這些問題 的思考觸動學生心靈,深切體會到說謊的危害。
在教學中,對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或活動具有支配、指導作用,學生強烈的內(nèi)心體驗,能使教學主題的要求較為容易的轉(zhuǎn)化為學生的學習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語言、情節(jié)感染學生,引起情感共鳴。還要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道德情感的體驗中受到教育,那么在導入時,就要先行孕育道德情感。教學《謝謝你們,我的父母》我改成了《感謝你們,我的親人》重點是感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親人的關心,體會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勞。在作課前調(diào)查,和學生交談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認為:“父母照顧好孩子的生活,是天經(jīng)地義的。”有的還埋怨:“父母對自己的關心不夠,沒有其他的父母那么好?!蹦敲?,課堂導入就需要老師精心選擇生活中一些能打動孩子心靈的導入。我是這樣設計的:做了一個親情游戲,寫下你最親的5個人的名稱,然后相繼劃掉,但每劃一次都談劃掉的原因 及感受。每劃一人,這個親人關心他的一幕幕自然都展現(xiàn)在他眼前,有的孩子淚水漣漣,有的祈求我不要再劃了,有的孩子說這不是筆,而是一把刀。他們說此時就像很多只手在抓他的心臟,有說心臟像在被很多針在扎……借此寫了一篇習作。此時孩子們感觸很深,深刻的體會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親人的關心,親人的呵護。從內(nèi)心深處體會到父母親人的重要。懂得今后如何去感恩,去報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薄皩W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睂W生對學習主題產(chǎn)生興趣,就會產(chǎn)生探索知識的迫切愿望,并積極主動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學習。品德課程中許多主題是指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這些內(nèi)容,學生都有一定的親身經(jīng)歷,非常感興趣。這類課堂的導入,設計時采用精心的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現(xiàn)潛在的教育導向意義,以“趣”入境,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讓他們自然的對教育主題感興趣。
第一,事實說話導入補認識。用事實說話:就是采用社會上出現(xiàn)的事例,自然界存在的現(xiàn)象,來安排課堂導入。由于它的真實性,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這類課堂導入的設計對與那些學生感性認識上不足或者模糊的品德教學主題特別合適。
第二,情景再現(xiàn)溫經(jīng)歷《留住秋天》一課,教材中展現(xiàn)的是孩子們留住秋天的各種活動,有的畫畫、有的制作,用的主要材料都是學生生活中可見的秋天的落葉和果實等,這是一篇典型的集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為一體的活動。本著一切從兒童生活出發(fā),以兒童的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為起點,在開課時我用課件播放秋天的美景,讓大自然的情景在課堂上再現(xiàn),讓學生真切的了解秋天的特點,感受秋天的季節(jié)特征。很自然地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情感 帶著這樣的情感進入課堂教學后,運用具有秋天特征的物品,獨立或合作,發(fā)揮想象制作與秋天有關的作品,使本堂課化難為易,巧妙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挖掘?qū)W生的非智力因素。
第三,親身體驗導入強感受。由于年齡的原因,生活狀況不同的原因,我們的孩子對他人的心理,生活不可能有切身的體會。如何引導學生和他人交往,學會與人相處是品德課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這類品德課程教育,在導入時要讓學生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最好的辦法是設計活動讓學生去親身體驗體驗,這樣對馬上進行的課堂教學非常有利。 殘疾人生活上的困難,一般健康的人都不會有什么體會和感受??吹綒埣踩擞龅嚼щy,好大一部分學生會嘲笑他們?!蛾P心殘疾人》課堂導入時,有些老師選擇“一位盲人在行走時,不小心摔了一跤”或“一位腳殘疾人走樓梯”的情景來導入。希望引導學生認識到“他們遇到困難需要得到我們的幫助。”那么,肯定會有部分學生最先關注的是盲人摔跤,腳有殘疾的人走樓梯的情形。這情形在他們眼里看到的可能只是摔跤時的狼狽,走樓梯時的滑稽。所以開課時,我設計一個生活情景:在講臺上放本書,旁邊再放些其他的東西,過道上也擺些凳子或物品,設置些障礙,讓學生蒙上眼睛,獨自去放書。然后在同學的幫助下再去取回書。在課堂導入時,請大家談談取書的感受。這樣回避了前一案例中出現(xiàn)的尷尬場面,同時讓學生親身來感受一下殘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體會一下渴望得到他人幫助的那種心理,這節(jié)課的導入直接觸動了學生的心靈深處,教學效果非常好。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真實做法,也就是說這一切的切入點就在教學的第一環(huán)節(jié)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導入上。
導入是課堂的鑰匙,是心靈的窗戶。我的這些點滴做法,跟各位專家及老師的方法來比是較淺顯的, 但 教學永遠在路上,而我希望在坐的同仁能夠幫助我與我一起在路上前行,繼續(xù)以導入觸動心靈用事實鏈接生活,使我們品德課堂成為孩子們心與心交流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