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林鳳娥小學 陳湘婷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它以其獨特的教育功能,在課改試驗中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經過十年的艱苦摸索,走出了輝煌的課改之路。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中的個性內容、體驗內容和反思內容,與傳統(tǒng)教育片面追求教育個體的發(fā)展、共性和知識有所不同,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態(tài)化空間,學生是這個空間的主導者,學生具有整個活動絕對的支配權和主導權,能夠以自我和團隊為中心,推動活動的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謀求獨立完成整個活動,而不是聆聽教誨和聽取指導。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新理念的影響下,教師角色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課程的建構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組織者;合作者;研究者等。這決定了教師的行為也要隨之發(fā)生變化。下面將談談我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后,自身教學行為的幾個轉變:
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非常強調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實踐、自主探究。在實踐活動中做到“學生能獨立思考,教師不揭示;學生能獨立操作的,教師不代替;學生能獨立解決的,教師不示范”。這就使教師在指導中面臨不能不管又不能管得太多的問題。這對教師的教育觀念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在教學過程中摸索探究,發(fā)現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轉變教學的觀念,不能像傳統(tǒng)教育那樣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單純的控制和監(jiān)督,應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的權利。如在開展《芳村地區(qū)傳統(tǒng)優(yōu)勢農業(yè)存廢情況及現狀調查調查》的綜合實踐活動時,我曾預設指導學生從“芳村楊桃、芳村花卉、芳村茶葉、芳村蔬菜、芳村茉莉花”等幾個方面進行探究,但在確定小組探究主題時,學生對“芳村蔬菜“這一主題不敢興趣,沒有一個學生愿意從這一角度去研究。后來有學生提出芳村的有名的花鄉(xiāng),除了各種各樣的花卉外,芳村的盆景也是享譽盛名的,我們能否從這一角度去研究。于是經過學生的交流討論,最終以“芳村楊桃、芳村花卉、芳村茶葉、芳村盆景、芳村茉莉花”為本次活動的小組探究主題。綜合實踐活動學生活動的自主性,首先體現在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有了這樣的自主選擇,學生的意識才強,參與熱情才高。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交流的課堂?!熬C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而開發(fā)實施的,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fā)和實施過程中,應將學生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為其個性的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空間?!币虼私處熢诨顒釉O計時要為學生留有探究和思考的余地,要為學生探究問題和思考問題提供機會。相對與以往的教學,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在教學方法上最大的轉變如下。
一是給學生自我探究和思考的時間。在活動中,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想一想、議一議、試一試,還要給他們提供充裕的共同討論的時間。學生在比較成熟的實踐、思考、討論后得到的體會就會比較深刻。
二是給學生發(fā)表自我觀點的機會。在學生探究活動中,尊重學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問題。對于學生一些離奇的想法,不要立即給予否定,而要和學生一起分析:說對了及時的予以鼓勵和肯定;有創(chuàng)見的,大力表揚;即使說錯了,也要熱情幫助,啟發(fā)找出錯因,糾正錯誤。
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后,對學生的評價不再局限于看學生成績,而是將評價的目光關注到活動的過程,通過“過程性”關注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關注學生每一階段的學習效果,包括智能的與情態(tài)的效果,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以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完成整個主題活動。
在實施《看電影 見行動 保護知識產權我能行》的綜合實踐活動時,我就設計了學生自我反思、小組互評、教師觀察評價、成長記錄袋評價、成果展示評價等多形式的評價體系,力求通過評價突出發(fā)展,推動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新的發(fā)展。只要學生經歷了活動過程,對保護知識產權形成了一定的認識,就應該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力求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體驗、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而不僅僅針對他們得出的結論。力求關注每個學生的差異,注意給信心不足的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盡最大努力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特別是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讓每一位學生“活”起來、“動”起來。同時強調自評。重視學生自我評估、自我調整、自我改進,使學生及時反思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的得失,以便更好地規(guī)劃自己未來的行動,讓學生學得更自信。
小組合作學習是綜合實踐課程的顯著特征之一?,F代信息社會需要人的相容與合作。在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給每個學生提供了交流與表現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在問題的討論、爭論、辯論中發(fā)展自己的思維,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在交流中,能恰當地表現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僅加強了同學間的合作,也促進了教師跨學科的合作與交流。教師職業(yè)以前的一個很大特點,是單兵作戰(zhàn)。在過去的常規(guī)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數是靠一個人的力量解決課堂里面的所有問題,教師是在辛辛苦苦的“喂學生”,學生也習慣了“等食吃”。綜合實踐活動打破了學科界限,強調了語文學科與音樂、美術、歷史、地理等其他學科的相互溝通。這讓教師間的合作模式也發(fā)生的質的變化。它需要教師與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間、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從事工作,教師之間更加緊密地合作。這樣的合作,最終的收益這是學生,學生在一個活動實施過程中,不僅綜合素養(yǎng)能得到的鍛煉,在活動中也豐富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結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僅學生讓受益一生,老師也煥發(fā)出新的生命,相信在綜合教學實踐中我將獲得無限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