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河池市環(huán)江縣第三小學 韋麗娜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它是孕育和發(fā)展我們?nèi)说囊磺形幕刭|(zhì)、道德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的起點。書寫漢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寫字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傳承民族優(yōu)秀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寫字教學中,我們要利用寫字課本身具有的獨特內(nèi)容,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以各種教學形式激發(fā)、提高和培養(yǎng)學習寫字的興趣,從而提高寫字課的教學質(zhì)量。
激發(fā)對書法的興趣,搜集書法優(yōu)秀作品,配樂出示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欣賞,漢字展示的形體美、意象美、點線美、結構美、空間美,學生一家會被漢字所具有的美感所吸引,讓漢字的美熏陶學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由衷地產(chǎn)生學習的愿望。
通過生動的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明白道理,學到知識,從而引發(fā)他們對漢字的喜愛,把知名人士對中國書法的論述講給孩子們聽,激發(fā)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為了引發(fā)學生認字、愛字的興趣,在分析字形結構的時候,根據(jù)字的各部分偏寫小故事講給學生聽,特別是一些象形、會意的漢字,讓學生能夠在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對漢字產(chǎn)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良好的寫字姿勢和握筆的方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教師在每一堂課上,學生寫字之前,提醒寫字姿勢,齊念兒歌:學寫字,要牢記,頭正肩平腳著地,三個一字要牢記,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邊有一拳,手離筆尖要一寸。大指二指對齊捏,三指在下來托起,四指五指往里卷,筆桿離開虎口處,拳心要空腕用力,提筆就是來練字?,槵樕峡诘膬焊瑁瑢W生喜聞易懂,樂于接受。在兒歌的熏陶下,不斷糾正錯誤的寫字姿勢。長此以往,學生自然養(yǎng)成了良好的寫字姿勢習慣,同時也促進身體的健康發(fā)育。
漢字形體豐富,造字有規(guī)律。學寫漢字,既要掌握漢字的基本知識,又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與技巧,寫字才有可能達到規(guī)范、端正、美觀效果。然而,在學生的寫字實踐中,許多學生的寫字心態(tài)是只求寫對,不求寫好。有句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寫字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掌握寫字方法與技巧。
漢字有一定的規(guī)律和結構原則。漢字的主要結構有: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全包圍結構、半包圍結構、獨體字等。豐富的結構,造就出許許多多的漢字,在寫字時應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抓住結構特點,寫出正確漢字。
寫漢字,比例不合適,就會造成一個字的胖瘦、重輕失調(diào)。學生初學寫漢字時,為了安排好字的間架結構,要借助于田字格。田字格作為最簡約、精煉的練習格被廣為應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本的生字和寫字書中的生字都是使用田字格來展示的。田字格便于漢字的結構安排。指導寫漢字之前,先教學生認識田字格的結構。田字格中的豎中線把格子分為左半格和右半格、而橫中線把格子分為上半格和下半格。橫豎中線相交的一點是中心點。同時橫豎中線又把田字格分為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和右下格。而這些區(qū)域為所有漢字的筆畫與組字成分提供了基本的定位參考。接著要指導漢字在田字格的部件占位規(guī)律。
關鍵筆畫指導的是寫在橫豎中線上的筆畫,一個字如果找準了橫豎中線上的筆畫那么就定了整個字在田寫格中的位置,就能基本把字寫端正。比如說“木”字,其中橫豎兩筆就非常的關鍵,基本上是壓著橫豎中線寫的。
通過對漢字的觀察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獨體字做偏旁,在不同的位置,形體有所改變。在書寫指導 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通過“眼看”“腦思”“口說”。最后,再通過編寫的通俗 有趣的童謠歌訣進行總結。經(jīng)過這樣的思維加工,學生在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基礎上,帶有木橫空出世的生字的各個筆畫便鮮活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里。這樣的學習,學生既不感到枯燥,也不覺得疲勞,同時又很快地記住了各個字的書字書要訣,寓教于樂。
筆畫要寫規(guī)范。眾所周知,漢字是由點、橫、豎、撇、捺、提、折、鉤八種基本筆畫構成,任何一個筆畫都有一個基本的形狀,其他任何筆畫的變化形態(tài),都是在基本筆畫的基礎上發(fā)生的,因此,讓學生掌握,基本筆畫的規(guī)范書寫至關重要,尤其是掌握規(guī)范漢字筆畫的運筆特點,掌握每一筆畫起筆行筆收筆的基本方法及力度。
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識字與寫字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先識后寫,可以提高寫字效率。漢字源于生活,其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字形與意義之間存在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在指導識字方法上,要善于引導學生根據(jù)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追本溯源,運用直觀、聯(lián)想等手段,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形象真實地進行識字寫字教學,它有助于學生牢記漢字音形義。
古語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手飄逸美觀的字,是要練出來。教師要重視給學生創(chuàng)設練字的環(huán)境。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要在每天的語文課程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
書寫課文生字時,盡管按一定步驟去練習,但仍有可能把握不好的部件,這是需要回頭看,教師引導多對照課文范字與自己所寫的字進行比較,找出毛病,當即改正再寫一遍,在修改中不斷得法進步。
給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的舞臺,這是讓學生堅持寫字的動力,在教室的學習園地有專門展示作品的一角,給時間和機會使學生能在課堂中反饋,交流寫字情況,學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體驗成功的喜悅, 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寫好每一個字。
總之,小學生要養(yǎng)成規(guī)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習慣。小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必須要下工夫,不要怕麻煩,要耐心輔導,貴在堅持,讓學生在寫字中體會樂趣。小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還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熱愛,對書法的喜愛,把練字當做生活的愛好,提高生活情趣,提升個人修養(yǎng),讓中國燦爛的書法藝術永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