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璐璐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研究生院,北京 100038)
擴大取保候?qū)徶贫鹊倪m用范圍,發(fā)揮其作為重要的羈押替代性措施的作用,是立足于目前我國羈押率高而司法資源有限的現(xiàn)實狀況的。我國看守所羈押人數(shù)多,被拘留或者逮捕的人員也消耗著國家司法資源。最為重要的是羈押措施雖然是為了保證嫌疑人到案,訴訟能夠順利進行,但目前我國沒有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表明羈押措施與獲得有期徒刑實際人數(shù)的比例,“并非每一個被審前羈押的人都受到了羈押性刑罰。2000年公示的數(shù)據(jù)表示,47%被羈押的人受到了監(jiān)禁的刑罰,大約27%被宣告無罪或案件終止,余下的部分得到非羈押性處罰”[1],而在實務中,也不乏案件因證據(jù)不足而被撤銷的情況。因此推進取保候?qū)彽倪m用,是對司法機關人力、物力資源的有效節(jié)約。
審前羈押措施,首先應當遵循無罪推定的原則,在犯罪嫌疑人尚未被判決的情況下,只能通過他有可能造成的社會危險程度作出判斷,這需要結合嫌疑人涉嫌犯罪的嚴重程度,對社會的負面影響、當事人個人的素質(zhì)以及對整個訴訟活動的影響來綜合考量。羈押必要性原則,要求羈押的時限與涉嫌犯罪的嚴重程度及可能受到的刑罰相適應,選擇對相對人權益侵害最小的措施,不能超出必要限度。[2]再者根據(jù)罪刑相適應原則,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不同、主觀惡性的差別都會影響到其定罪量刑,在訴訟程序中受到的管控程度也應有所差別,而不是“一刀切”式單純?yōu)榱丝刂葡右扇硕扇×b押措施。2012年刑訴法對取保候?qū)彽倪m用條件作出了整合性修改,擴大了取保候?qū)彽倪m用范圍,其中著重體現(xiàn)出對于當事人人權的保障功能。刑訴法新增加的對于兩類人的取保候?qū)廩3],在實際社會生活中,這兩種群體往往居于弱勢地位,立法者從這兩類人實際的社會危險性入手,認為不需要再進行羈押;對于“羈押期限屆滿”這一類嫌疑人,則是根據(jù)程序法定原則的要求,必須采取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在法定期限內(nèi)采取相關措施,當然從根本上來看,都是從其社會危害性的角度出發(fā)進行考量,遵循必要性原則的要求,選擇最適宜的強制措施。
取保候?qū)徳谫x予當事人人身自由的前提下,減少對其正常工作、生活的影響,凸顯了法律的人文關懷。如果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在看守所內(nèi),他將承受更多的社會壓力,社會公眾往往會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嫌疑人,這是基于歷史習慣和文化傳統(tǒng)中形成的對公權力的敬畏,很多人會想,如果你沒有問題或者不是非常嚴重的犯罪,公安機關為什么會抓你呢?這種思想和氛圍將會給嫌疑人的社會關系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早有學者在有關于社會大眾對犯罪人的評論中,提到過“非規(guī)范性評價”一詞,與法律的規(guī)范評價不同,它是指社會公眾對犯罪人的一種自行評價,乃至于對犯罪人的敵視[4],這種評價對于被羈押的嫌疑人其實也存在,而一個人的權利得以實現(xiàn)和保障需要通過社會對他的認可來實現(xiàn),因此適度降低羈押率也是對人權的一種隱性保護。
如果說人權保障與人道主義精神是取保候?qū)徶贫刃薷牡闹匾黄泣c,那么從取保候?qū)彽膶W理定義“不逃避或妨礙偵查、起訴和審判,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5]可以看出它具備義務性,具有訴訟保障的功能,“取保”的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候?qū)彙?,推進整個訴訟程序的運行。
造成取保候?qū)徍鬀]有繼續(xù)偵查的原因有很多,除去辦案人員自身的素質(zhì)之外,取保候?qū)彽呐涮妆O(jiān)管措施缺失、自身的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也是造成偵查困難的重要原因。
1.偵查機關機關自身“趨利避害”的觀念
刑訴法擴大了取保候?qū)彽倪m用范圍,增加了辦案機關的自由裁量權,也為司法實踐活動增添了新的難題。偵查機關往往將取保候?qū)徔闯梢豁棇Π讣刹榈摹耙?guī)避措施”,將一些偵破難度大或是程序繁雜的案件通過取保候?qū)彽姆绞綌R置起來;利用權力,將取保變成一種走托人情的方式。實務中不少偵查機關都面臨著案件指標的問題,這樣對于一些程序復雜、取證困難或是涉及到一些特殊群體的案件,往往通過取保候?qū)彽姆绞竭M行擱置處理。
2.監(jiān)管力度的缺失,嫌疑人脫逃懲罰力度差
實務中不乏因為監(jiān)管力度的缺失,造成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棄保潛逃、銷毀罪證等情況。法律條文規(guī)定了取保候?qū)彵WC人應當具備的條件,其根本意義在于保證人能夠起到監(jiān)管作用,履行保證義務。但在實務中,保證人往往同嫌疑人、被告人有血緣關系,這種特殊身份容易引起對當事人的包庇行為,保證義務的履行情況缺少監(jiān)督,造成“保而不偵”的情況出現(xiàn)。在人口流動極其頻繁的今天,嫌疑人一旦棄保潛逃,不僅會耽擱所涉嫌案件的偵查程序進行,還會使得對嫌疑人的懲罰措施將成為一紙空文,加上取保候?qū)徠陂g逃脫的行為并不構成犯罪,懲罰力度不夠,這些都為偵查的繼續(xù)增加了困難。
3.配套措施不完善,取保成為嫌疑人鉆取的法律漏洞
在實務中,有不少犯罪嫌疑人通過取保候?qū)彽姆绞絹硖颖芊傻闹撇?。例如早?012年浙江省瑞安市公安局所搗毀的特大孕婦盜竊團伙,卻不得不面臨抓了人卻不得不立刻放人的窘迫境地;近年來,不少犯罪犯子也試圖利用這一充滿人道主義色彩的法條來實行犯罪,一些患有嚴重傳染性疾病,諸如艾滋病患者等利用自身特殊的身體狀況,參與盜竊、搶劫等案件;不少女性犯罪嫌疑人利用自己的身體來作案,每次進行盜竊等都處于懷孕或哺乳期間,一旦被抓,公安機關對她們的處理上顯得十分被動,因為根據(jù)我國《看守所條例》第十條的有關規(guī)定,對于自身健康狀況存有問題的人犯,往往不予收押。[6]看守所不予羈押,而這些嫌疑人往往無固定住所,往往公安機關只能采取取保候?qū)彽姆绞教幚?,偵查機關面對繁重的偵查任務,很難集中大規(guī)模警力刻意打擊此類案件,并且對于上文中提到的孕婦慣犯,還可能會以自己身體作為脅迫偵查機關的要求,出現(xiàn)自殘或者羈押過程中的“意外流產(chǎn)”等情況,這些都為辦案機關偵破案件增加了阻礙,保而不偵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在這期間,由于缺少對犯罪嫌疑人的監(jiān)管,有些嫌疑人躲起來避一避風頭,這使得不少慣犯以此種手段多次作案,不斷逃避偵查機關的偵查行為。
4.部分案件長期依賴口供,取保候?qū)徳黾恿藗刹殡y度
在實務中,偵查機關在辦理包括詐騙、賄賂案件在內(nèi)的一些案件時,對口供具有較強的依賴性,這些案件普遍存在犯罪行為隱蔽、取證難度大、證人出庭作證難,行為人主觀上的意愿會影響犯罪定性,在此種犯罪的偵查中,口供受到偵查人員的青睞。取保候?qū)徍?,犯罪嫌疑人雖然可以隨時到案接受調(diào)查,但是與傳統(tǒng)的羈押措施相比,無論從嫌疑人心理上還是實際受控制程度而言,都產(chǎn)生了一定的變化,控辯雙方地位也在趨向于改變。這給傳統(tǒng)的由供到證的偵查模式帶來了挑戰(zhàn),偵查機關對于此類案件應當反思的是如何拓展新的偵查措施和手段,降低對口供的依賴性。
本次刑訴法并沒有改變原有的二元制決定程序,即取保候?qū)徲赊k案機關自己決定,而逮捕提請人民檢察院批準[2]。試想公安機關如果和檢察院在案件的逮捕與否的問題上出現(xiàn)分歧,公安機關或是在保持取保候?qū)彽那闆r下補充偵查,或是變更原取保候?qū)彽臎Q定,通過監(jiān)視居住實現(xiàn)對嫌疑人人身自由的限制。更有甚者,辦案機關為了保障案件順利偵破,寧可選擇更為保險的羈押措施,這使得取保候?qū)忞y以發(fā)揮其作用。
取保候?qū)徍痛兜某绦驊斶M行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和設計,從實際出發(fā)設計審批程序,降低辦案機關自由裁量權的隨意性,防止各個機關之間的沖突和推諉。是否決定取保候?qū)彛诵狞c在于對犯罪行為 “社會危害性”的有效評估,要制定細致的衡量標準。
建立健全相應的配套措施,做好對被取保人所涉嫌犯罪以及取保情況的相應記錄。對于通過這一制度惡意規(guī)避法律追究的人來說,借助有效客觀的記錄信息,可以查詢他曾經(jīng)的犯罪以及相關處罰記錄,成為對他刑罰執(zhí)行進一步評價的參考依據(jù)。我國目前在各地推行的警務管理平臺系統(tǒng),內(nèi)容涵蓋犯罪人員的相關信息,涉嫌的犯罪情況以及處罰情況,大部分地區(qū)還要求紙質(zhì)化與電子化同步保留檔案,盡量減少因保管不當而造成的滅失風險,方便及時查詢。取保候?qū)弻嵤┑囊粋€核心要求是對社會危險性的衡量,對于試圖以取保候?qū)彽姆绞教颖芊勺肪康那闆r,應當予以嚴厲打擊,必要時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比如對于孕婦等,可以借鑒對于艾滋病嫌疑人的管理做法,在看守所內(nèi)單設孕婦醫(yī)生,與有關醫(yī)院聯(lián)系做好孕婦的看護工作,在采取強制措施期間,積極開展對所涉嫌犯罪的偵查工作,不應當僅僅將其作為偵查盲區(qū)。
[1]陳衛(wèi)東.保釋制度與取保候?qū)彛跰].北京: 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
[2]陳瑞華.法律程序改革的突破與限度[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
[3]《刑事訴訟法》65條增加規(guī)定了取保候?qū)彽倪m用情形,包括“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以及“懷孕或者正在哺乳期的婦女,采取取保候?qū)彶恢掳l(fā)生社會危險的”
[4]于志剛.犯罪記錄和前科混淆性認識的批判性思考[J].法學研究,2010(03):51-52.
[5]陳光中.刑事訴訟法[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238.
[6]看守所收押人犯,應當進行健康檢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收押:(一)患有精神病或者急性傳染病的;(二)患有其他嚴重疾病,在羈押中可能發(fā)生生命危險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惡極不羈押對社會有危險性的除外;(三)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的嬰兒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