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和縣廣兆中學 363700)
淺談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李智雄(福建省平和縣廣兆中學 363700)
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學語文教學的根本原則。這項原則是根據(jù)語文思想內(nèi)容和語文形式統(tǒng)一的規(guī)律,根據(jù)語文訓練中智育、德育統(tǒng)一的規(guī)律,根據(jù)語文教學中思想教育的特點確定的。這體現(xiàn)了語文的特征和本質(zhì),反映了語文教學的目的。因此,語文教學必須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它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陣地。筆者在此談談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的粗淺體會。
學生視教師為知識、真理的傳播者和學習的楷模,教師的言行舉止、道德情操對學生影響甚大。人們常說:“身正為師,德高為范?!币虼耍處煴仨毤訌娮陨淼男摒B(yǎng),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以高尚的情操、優(yōu)良的品行去影響感化學生。教師備課既要備知識的傳授、能力的訓練,又要備思想感情的感染。對優(yōu)秀的思想高尚的作品,教師要深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讓自己的思想感情與作者、課文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共鳴,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才能以鮮明的觀點、豐富的感情去教育感染學生,讓學生與作者、課文的思想感情溝通,去愛作者所愛,憎作者所憎。
語文思想內(nèi)容決定語文形式。一定的思想內(nèi)容必須通過一定的語文形式表現(xiàn)出來。因此,教師應遵循教學大綱,依據(jù)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列出思想教育的要點,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地一一落實。
在語文教學中,知識傳授與思想品德密不可分,相輔相成。語文教學要重視讀解課文,循文求意,因意悟文,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并在領會思想內(nèi)容的基礎上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滲透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語言知識的傳授和語言能力的訓練,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途徑。因為作者的思想總是蘊藏在作品的語言文字中。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領會文章含義,從而使學生受到教育。如針對朱自清《春》寫春天來時的“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這句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下面,是教學實例的節(jié)選。
師:春天到了,小草長出來了。小草怎么長出來的呢?作者用了“偷偷地”這個詞?!巴低档亍本褪钦f小草趁人家不注意,讓人毫無察覺地、無聲無息地從土里長出來了。但是作者沒有用“長”而是說從土里(教師用右食指作了一個向上的手勢)……
學生齊聲:鉆出來了。
師:用“鉆”這個詞,寫出小草的生長是很不容易的。它要穿過厚厚的土層,有時還會碰到石頭瓦塊,就要頂翻它們,然后茁壯的生長出來??梢?,一個“鉆”字就寫出了春草雖小但是它們的生命力卻極頑強,極旺盛。大家看“偷偷地”和“鉆”這些詞用得多好??!
這里教師引導學生理解了詞語“偷偷地”“鉆”的意義,并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認識春草生長的勁頭。學生可進一步領悟到春草默默無聞,不嘩眾取寵的精神品質(zhì),領悟到春草不怕困難挫折頑強進取的拼搏精神。
在語文教學中,任何文章的思想教育都離不開字、詞、句、段、篇,但不同體裁的文章在進行思想教育的方式上應有所不同。如在議論文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文章中心論點論證方法向?qū)W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吳晗的《談骨氣》從三個方面論述“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其一“文天祥拒降”論述“富貴不能淫”,其二“餓漢不食嗟來之食”論述“貧賤不能移”,其三“聞一多拍案而起”論述“威武不能屈”。在講解過程中,教師應向?qū)W生滲透“榮華富貴不能迷惑。貧窮困苦不能改變,強暴武力不能屈服”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詩歌教學中,教師也要根據(jù)字、詞、詩意向?qū)W生進行思想滲透。如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中一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賦予靜山以“舞”和“馳”的動態(tài),使得山富于活力,讀了人精神為之一振。
寫作教學既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之一。在寫作教學中,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學會審題,明白寫什么,怎樣寫;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懂得為什么寫,明白寫文與做人的關系。如《生命的意義》“人最寶貴的是生命……”這個段落對當今青少年極富教育意義。因此,我提出一個問題:“人怎樣活著才算有價值?”接著,我讓學生當堂以《讀〈生命的意義〉有感》為題,結合自己學習實際,寫一篇200-300字的讀后感。課上,我讓幾個學生讀一讀、評一評誰寫得最深刻、最富于現(xiàn)實教育意義。這樣做,教師就把握住了學生的思想脈搏,對一些人頭腦中存在的不健康的思想加以分析,使之轉向積極健康向上的方向來。這樣通過寫作寓德育于語文教學中,避免了空洞的說教,學生也易于接受正確的思想觀點。課內(nèi)如此,課外亦要如此。
當前語文教學面對的學生富于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面對的社會五彩繽紛,信息繁多,因而學生的課外活動豐富多彩。為此,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課余生活,關心支持參與他們的課外活動,從中有效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師可鼓勵學生辦好手抄報,引導他們以小報的形式來反映多彩的校園生活,探討當前青年的使命、人生的價值,表彰先進、弘揚正氣。又如,創(chuàng)辦文學社,以點帶面,有力推動學校的精神文明。再如,進行作文比賽、黑板報評比等,發(fā)揮各方面的陶冶作用,豐富學生精神生活,向?qū)W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學中處處可以滲透。因此,我們要時時想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