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莉,陳 速△,楊明華,秦錦標
(東南大學附屬南京江北人民醫(yī)院:1.檢驗科;2.神經內科 210048)
?
·案例分析·
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與同型半胱氨酸測定在急性腦梗死中的診斷價值*
楊 莉1,陳 速1△,楊明華2,秦錦標2
(東南大學附屬南京江北人民醫(yī)院:1.檢驗科;2.神經內科 210048)
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 同型半胱氨酸; 腦梗死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腦梗死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由于其致死率和致殘率較高,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近年來研究表明,腦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與多因素相關。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謝過程的中間產物,是一種反應性血管損傷氨基酸,被認為與動脈粥樣硬化及血栓形成密切相關。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BDNF)是具有促進神經生長活性的一種蛋白質,主要在中樞神經系統內表達,它在維持腦細胞的生長發(fā)育、分化、存活及成熟等方面均起著重要作用。本研究通過測定分析62例腦梗死患者治療前后血清BDNF及Hcy水平,并與36例健康人進行對照,以探討B(tài)DNF與Hcy聯合檢測在腦梗死診斷、病情監(jiān)測和預后評估中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本院神經內科腦梗死住院患者62例納入腦梗死組,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齡41~85歲,平均64歲。診斷依據1995年中華醫(yī)學會第4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1],并經頭顱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證實。另選取本院同期門診體檢健康者36例納入健康對照組,兩組年齡、性別均匹配。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 腦梗死組所有患者入院治療前采集1份血液標本,治療好轉2周后再采集1份血液標本,分離血清,于-80 ℃保存待檢。健康對照組為體檢時所采血液標本。
1.2.2 BDNF測定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進行BDNF檢測,實驗使用儀器為奧地利ClinBio公司128c酶標儀,使用試劑購自武漢伊文博科技有限公司,實驗過程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1.2.3 Hcy測定 采用循環(huán)酶法進行Hcy檢測,實驗使用儀器為日本Olympus公司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使用試劑購自波音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驗過程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2.1 各組血清BDNF水平比較 腦梗死組患者治療前血清BDNF水平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腦梗死組患者治療后血清BDNF水平比治療前明顯升高,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各組血清Hcy水平比較 腦梗死組患者治療前血清Hcy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腦梗死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Hcy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血清BDNF及Hcy水平比較
BDNF是在腦內合成的一種蛋白質,在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組織中表達,是體內含量最多的神經營養(yǎng)因子,對神經元有促進生存、分化、增進代謝、營養(yǎng)、支持和保護作用。BDNF通過促進神經元修復和再生,增強突觸間遞質的釋放,加強突觸間信號轉導,維持多種神經元存活并直接促進軸突生長,促進神經鞘源和基板源感覺神經源的發(fā)育,維持其存活,參與腦缺血損傷的保護過程[3-4]。BDNF對腦損傷保護作用可能的機制:通過調節(jié)凋亡前蛋白及抗凋亡蛋白的表達抑制細胞凋亡;對抗興奮性氨基酸的毒性損傷;通過激活特定的信號傳遞途徑來保護神經元免受氧化應激的損害[5]。Narumiya等[6]發(fā)現,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后BDNF的特異性受體免疫反應性增高,降低了缺血性腦損傷后局部腦缺血的程度,促進腦梗死后的神經功能恢復,誘發(fā)神經元表達神經生長因子和BDNF,改善卒中后的功能缺損。而BDNF的低表達可能引起神經元營養(yǎng)不足,并進一步帶來認知方面的障礙。本研究結果顯示,腦梗死組患者治療前血清BDNF水平與健康對照組無明顯差異,提示血清BDNF水平與腦梗死的發(fā)生不具有相關性。但是腦梗死患者治療好轉后,血清BDNF水平明顯高于治療前。因此,作者認為血清BDNF水平對藥物療效評價及預后評估有一定價值。
Hcy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7]。其可能的致病機制:通過促使氧自由基和過氧化氫的生成,損傷血管內皮細胞,降低血管舒張反應性,導致血管收縮功能紊亂[8];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9];此外,Hcy還可以促進血管收縮和血小板聚集,破壞機體凝血與纖溶之間的平衡,影響抗凝活性,最終導致血栓形成[10]。本研究結果顯示,腦梗死組患者治療前血清Hcy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提示血清Hcy水平與腦梗死的發(fā)生有關。而治療前后,患者血清Hcy水平無明顯變化,提示Hcy水平與患者預后并沒有直接聯系,這與李志等[2]報道相符。
綜上所述,腦梗死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血清Hcy水平的檢測,以利于腦梗死的及時監(jiān)測和干預。而已經發(fā)生腦梗死的患者則應定期測定血清BDNF水平,在發(fā)病的不同時期應用不同的檢測項目,為預后判斷及治療方案的制訂提供指導。Hcy與BDNF聯合檢測,對腦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預后及療效觀察具有臨床意義。
[1]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2]李志,劉卉萍,張謹,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9和同型半胱氨酸檢測的臨床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6):653-654.
[3]Ribeiro L,Busnello JV,Cantor RM,et al.The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s6265(Val66Met) polymorphism and depression in Mexican-Americans[J].Neuroreport,2007,18(12):1291-1293.
[4]Chen LL,Zhu TB,Yin H,et al.Inhibition of MAPK signaling by eNOS gene transfer improves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rough reduction of inflammation[J].Mol Biol Rep,2010,37(7):3067-3072.
[5]Liu Y,Sun L,Huan Y,et al.Application of bFGF and BDNF to improve angiogenesis and cardiac function[J].J Surg Res,2006,136(1):85-91.
[6]Narumiya S,OhnoM,Tanaka N,et al.Enhanced expression of full-length TrkB receptors in young rat brain with hypoxic/ is chemic injury[J].Brain Res,1998,797(2):278-286.
[7]李鴻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梗死關系的探討[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0,48(4):114-115.
[8]劉麗,連蓮.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在臨床中的應用評價[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4(8):979-980.
[9]官國東,寧為民.同型半胱氨酸與動脈硬化性腦梗死的關系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7(19):1141-1142.
[10]任應鵬,張仙森,劉東紅,等.Hcy、Hs-CRP與心腦血管病病情及預后關系的研究[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5,7(1):324.
[11]鄧向紅,劉迪輝,羅向陽,等.BDNF在癲癇兒童的表達及意義[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0,17(2):15-16.
[12]閆穎,趙詠梅.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與帕金森病治療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527-530.
江蘇省南京市醫(yī)學科技發(fā)展項目(YKK08144)。△
,E-mail:zainelf@163.com。
10.3969/j.issn.1672-9455.2015.05.061
B
1672-9455(2015)05-0718-02
2014-06-19
20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