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躍平,李 明,王 超,江志紅,徐 靜,吳瑞波
(1.第三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檢驗科,重慶 400038;2.解放軍第四七七醫(yī)院檢驗科,湖北襄陽 441000)
?
·論 著·
急診住院血常規(guī)標本實驗室內(nèi)周轉(zhuǎn)時間調(diào)查與分析
劉躍平1,2,李 明2,王 超2,江志紅2,徐 靜2,吳瑞波2
(1.第三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檢驗科,重慶 400038;2.解放軍第四七七醫(yī)院檢驗科,湖北襄陽 441000)
目的 調(diào)查分析急診住院血常規(guī)標本的實驗室內(nèi)周轉(zhuǎn)時間(TAT)。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解放軍第四七七醫(yī)院檢驗科檢測的急診住院血常規(guī)標本的實驗室內(nèi)TAT,比較分析800i五分類血液分析儀(簡稱800i)和HMX五分類血液分析儀(簡稱HMX)所檢測標本的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結(jié)果 800i所測急診標本的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90.05%)高于HMX(57.98%),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工作日800i所測標本的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周六的合格率最高(93.86%)、周日最低(86.77%);不同工作日HMX所測標本的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除周一外,其余工作日的合格率均小于60%。結(jié)論 建議實驗室合理應用實驗室信息系統(tǒng)(LIS)定期調(diào)查和分析標本TAT,尤其為急診患者贏取更多的搶救時間。
周轉(zhuǎn)時間; 實驗室信息系統(tǒng); 實驗室內(nèi); 急診
檢驗報告的及時性是衡量臨床實驗室服務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指標[1-3]。報告延遲不僅會降低患者和醫(yī)生對實驗室的滿意度,還會增加患者的住院時間及費用。周轉(zhuǎn)時間(TAT)是考核和監(jiān)督報告及時性的首選指標[4-5]。廣義的TAT是指從醫(yī)生工作站申請檢驗項目到取回檢驗報告的時間,全過程包括醫(yī)生申請醫(yī)囑、標本采集、標本確認、標本運輸、分析前處理、標本分析、結(jié)果回報、結(jié)果分析及采取相應醫(yī)療措施9個環(huán)節(jié)[6]。狹義的TAT指標本簽收進入實驗室到發(fā)出報告的時間,也被稱為實驗室內(nèi)TAT[7]。血常規(guī)可采用的標本類型包括末梢血標本和靜脈血標本,末梢血的采集通常由檢驗科工作人員在檢驗科標本采集窗口實施,采集之后直接上機測定,其TAT通常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內(nèi)。因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解放軍第四七七醫(yī)院檢驗科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急診住院血常規(guī)靜脈血標本的實驗室內(nèi)TAT,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標本來源 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解放軍第四七七醫(yī)院檢驗科檢測的急診住院血常規(guī)靜脈血標本4 459份,所有標本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鉀(EDTA-K2)抗凝。
1.2 方法 五分類血常規(guī)分析儀為日本西斯美康公司生產(chǎn)的800i五分類血液分析儀(以下簡稱800i)和美國Beckman-Coulter公司生產(chǎn)的HMX五分類血液分析儀(以下簡稱HMX)。其中800i用來處理門診和部分住院血常規(guī)標本,HMX只用來處理每日上午的住院血常規(guī)標本。檢驗科所用的實驗室信息系統(tǒng)(LIS)由上海金蝶醫(yī)療公司開發(fā)。LIS采用標本條碼管理系統(tǒng)跟蹤標本TAT,并設置了5個時間節(jié)點,分別是申請、采集、簽發(fā)、簽收及報告時間[8]。以簽收與報告之間的時間為實驗室內(nèi)TAT。
1.3 觀察指標 參照我國衛(wèi)生部頒布的《醫(yī)療機構(gòu)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和《三級綜合醫(y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9]并結(jié)合實驗室實際情況及醫(yī)院臨床科室的意見,定義本實驗室急診住院血常規(guī)標本的實驗室內(nèi)TAT以30 min為標準,大于30 min為不合格。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LIS提供的原始數(shù)據(jù)直接導入Excel2007軟件中進行處理,利用Excel2007軟件進行統(tǒng)計圖表的制作。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的Recode和Compute功能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變換和計算,計量資料以最小值、最大值、中位數(shù)及四分位數(shù)表示[10];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不同工作日之間的合格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急診住院血常規(guī)標本的一般特征 800i共檢測3 657份血標本,其中39份(1.07%)標本的實驗室內(nèi)TAT>120 min;HMX共檢測802份血標本,其中9份(1.12%)標本的實驗室內(nèi)TAT>120 min。800i所測急診標本的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高于HMX,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73,P=0.017)。見表1。兩臺儀器每月標本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見圖1。
表1 急診住院血常規(guī)實驗室內(nèi)TAT一般特征
注:A為800i每月標本TAT合格率;B為HMX每月標本TAT合格率。
圖1 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兩臺儀器每月
標本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
2.2 不同工作日800i所測標本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 800i所測標本周六的實驗室TAT合格率最高(93.86%),周日最低(86.77%)。不同工作日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5.11,P=0.015)。見表2。為探討周日標本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低的原因,把周日0~2點劃分為第1時間段,以此類推,共12個時間段,其中6~8點、8~10點、12~14點這3個時間段的合格率較低,分別為72.73%、76.74%和76.24%。
表2 不同工作日800i所測標本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
2.3 不同工作日HMX所測標本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 實驗室內(nèi)HMX所測標本TAT合格率僅周一(70.11%)大于70%,其余工作日均小于60%,不同工作日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94,P=0.021)。見表3。
表3 不同工作日HMX所測標本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
TAT是衡量臨床實驗室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影響患者和臨床醫(yī)師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國內(nèi)外相關文件對報告的及時性均提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如美國醫(yī)療機構(gòu)評審委員會(JACHO)、美國臨床實驗室改進法案修正案(CLIA′88) 及我國衛(wèi)生部頒布的《醫(yī)療機構(gòu)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和《三級綜合醫(y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等都對檢驗結(jié)果報告的及時性提出了要求[2]。一般要求血常規(guī)急診標本接受報告時限為30 min。隨著LIS的推廣,更加便捷地統(tǒng)計和調(diào)查TAT成為可能。
本次回顧性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急診血常規(guī)靜脈血標本實驗室內(nèi)TAT的合格率不夠理想,這與目前一般三級醫(yī)院的現(xiàn)狀相吻合[11-12]。800i和HMX合格率分別為90.05%和57.98%,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與檢驗科的工作模式和流程相關。800i主要用以處理門診血常規(guī)標本和部分住院標本,而這部分住院標本一般在值班期間陸續(xù)送達,并非大批量送達,不會產(chǎn)生高峰期儀器擁堵的狀況,這也就使得實驗室內(nèi)TAT較短及合格率較高。但是,其中39份標本的實驗室內(nèi)TAT>120 min,一方面標本可能為疑難血常規(guī)的復片;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工作人員的疏忽,標本上機后忘記審核發(fā)送結(jié)果,直到臨床醫(yī)師詢問時才審核發(fā)送,其中1例實驗室內(nèi)TAT為466 min的標本即由該原因造成。HMX主要用以處理每日上午住院血常規(guī)標本,住院患者標本由檢驗科衛(wèi)勤人員7:30~8:00統(tǒng)一到臨床科室收取,批量送至檢驗科進行上機檢測。分析HMX檢測標本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較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批量送達的標本中急診和普通標本無法明顯區(qū)分,從而急診標本不能得到優(yōu)先處理;HMX分析儀使用年限稍長,檢測速度偏慢;其次,該院HMX儀器操作人員同時負責Stago Compact血凝檢測和血型鑒定,人員分配不合理。其中9例標本實驗室內(nèi)TAT>120 min,其原因與800i類似。
800i所檢測標本周六的實驗室內(nèi)TAT合格率最高(93.86%),周日最低(86.77%),不同工作日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院規(guī)定周一至周六上午為工作日,周六下午和周日為周末。因周六上午標本量相對較少而全科工作人員都在崗,使得標本周轉(zhuǎn)更加迅速。而周日僅2名工作人員負責檢驗科所有項目的檢測,導致實驗室內(nèi)TAT延長、合格率下降。因此,應增加工作人員以滿足臨床需求,特別是周日上午8點至10點。HMX所有工作日的合格率均不理想,僅周一大于70%,其余工作日都小于60%。
臨床實驗室報告的及時性影響臨床醫(yī)師的診斷效率和患者的住院時間,一份及時的報告可以改善對患者的臨床關護[13]。針對上述問題和可能的原因,檢驗科制訂了以下措施進行持續(xù)性的改進。在標本簽收時,急診標本需做明顯的標志,以方便工作人員優(yōu)先處理;加強實驗室管理,優(yōu)化人員配置,明確職責分工,定人定崗;在周日上午增加1名工作人員;申請更換HMX分析儀,緩解高峰時期的“儀器擁堵”現(xiàn)象;通過定期授課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服務意識,督促做好儀器保養(yǎng)以降低儀器故障率;每季度進行各專業(yè)的實驗室內(nèi)TAT調(diào)查和分析。
綜上所述,應合理應用LIS定期進行實驗室內(nèi)TAT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持續(xù)性地提高實驗室的工作質(zhì)量,提升臨床醫(yī)師和患者的滿意度。尤其需要重視急診報告實驗室內(nèi)TAT的調(diào)查和分析,為急診患者贏取更多的搶救時間。
[1]Steindel SJ.Timeliness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s.A discussion based on five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Q-Probe studies[J].Arch Pathol Lab Med,1995,119(10):918-923.
[2]曾蓉,王薇,王治國.臨床實驗室報告周轉(zhuǎn)時間的監(jiān)測[J].臨床檢驗雜志,2012,30(4):301-302.
[3]李增安,韓明勇,鄧德耀.臨床實驗室檢測結(jié)果回報時問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09,24(1):15-18.
[4]李萍,黃亨建,劉小娟,等.常規(guī)生化檢驗的報告時間分析[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3,26(6):387-389.
[5]王前明,宋秀宇.急診干式生化報告時間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5):550-551.
[6]Lundberg GD.Acting on significant laboratory results[J].JAMA,1981,245(17):1762-1763.
[7]尹志輝,趙領軍.實驗室內(nèi)報告周轉(zhuǎn)時間數(shù)據(jù)調(diào)查與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2,34(20):3164.
[8]李明,劉躍平,楊新民,等.LIS的建立與使用效果評估[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3,28(2):35-38.
[9]童妙春,張玨,王依屹,等.醫(yī)學認可實驗室樣本周轉(zhuǎn)時間的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35(3):375-376.
[10]Steindel SJ,Novis DA.Using outlier events to monitor test turnaround time[J].Arch Pathol Lab Med,1999,123(7):607-614.
[11]李廣權,周衛(wèi)東,李隆勇,等.TAT統(tǒng)計分析對提高臨床實驗室運行效率的作用[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28(6):112-114.
[12]歐陽維富,江穩(wěn)強,賀中平,等.廣州地區(qū)三級甲等醫(yī)院急診科樣本周轉(zhuǎn)時間現(xiàn)況研究[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3,33(10):36-37.
[13]Howanitz JH,Howanitz PJ.Laboratory results.Timeliness as a quality attribute and strategy[J].Am J Clin Pathol,2001,116(3):311-315.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inter-laboratory turnaround time of blood routine samples in emergent inpatients
LIUYue-ping1,2,LIMing2,WANGChao2,JIANGZhi-hong2,XUJing2,WURui-bo2
(1.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China;2.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477HospitalofPLA,Xiangyang,Hubei441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turnaround time(TAT) of blood routine samples in emergent inpatients.Methods The inter-laboratory TAT of blood routine samples in emergent inpatients in 477 Hospital of PLA from lst Jan. 2012 to 31st May.2014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qualification rates of inter-laboratory TAT of the 800i five classification blood analyzer (800i) and the HMX five classification blood analyzer (HMX) for detecting the specime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inter-laboratory TAT in the specimens detected by the 800i was 90.05%,which was higher than 57.98% by HMX,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inter-laboratory TAT qualification rate showed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workdays(P<0.05);moreover the inter-laboratory TAT qualification rate on Saturday was highest(93.86%) and which on Sunday was lowest(86.77%).The inter-laboratory TAT qualification rates of HMX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workdays (P<0.05);except Monday,the inter-laboratory TAT qualification rate on other workdays all were less than 60%.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laboratory should rationally apply the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periodically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pecimen inter-laboratory TAT,especially win more rescue time for the emergency patients.
turnaround time;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inter-laboratory; emergency
劉躍平,男,碩士,主管技師,主要從事生化儀器設備性能評價及個體化用藥的基因診斷研究。
10.3969/j.issn.1672-9455.2015.05.013
A
1672-9455(2015)05-0611-03
2014-10-26
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