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組
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第162條規(guī)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157條第1款規(guī)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上年度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毙☆~訴訟在實施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其特點及優(yōu)勢,但是因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對小額訴訟程序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過于原則,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諸多問題,亟待出臺相關的措施予以細化解決。課題組以四川省綿陽市小額訴訟案件為例進行實證分析,輔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力求通過分析小額訴訟在實施過程中體現(xiàn)的特點,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得出科學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見和措施,以期實現(xiàn)小額訴訟程序的立法宗旨。
自2013年綿陽市正式實施小額訴訟程序以來,全市1月—10月共收小額訴訟案件590件,結案567件,涉案案由為物業(yè)服務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勞務合同糾紛、民間借貸合同糾紛、農村建房施工合同糾紛、一般合同糾紛、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共八類案由,通過對全市小額訴訟案件的客觀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得出小額訴訟程序在實施過程中體現(xiàn)了以下審判優(yōu)勢:
圖1.小額訴訟案件2013年1月-10月收結案件情況統(tǒng)計表
圖2.簡易程序案件2013年1月-10月收結案件情況統(tǒng)計表
圖3.普通程序案件2013年1月-10月收結案件情況統(tǒng)計表
通過對以上八類案由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和適用簡易、普通程序的對比分析可知,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案件的結案率高于適用簡易、普通程序的結案率。高結案率正面突出了小額訴訟程序高效率的優(yōu)勢,有利于使案件最終案結事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充分體現(xiàn)了立法精神。
圖4.小額訴訟程序2013年1-10月審理期限等情況統(tǒng)計表
圖5.簡易程序2013年1-10月審理期限統(tǒng)計表
圖6.普通程序2013年1-10月審理期限統(tǒng)計表
通過對以上三個圖表的對比分析可知,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結的以上八類案件的審理期限短于簡易、普通程序,最短的甚至只有一天,即當天立案,當天結案。另外通過表四可知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案件的標的一般在10000元以下。小額訴訟程序審結的案件的執(zhí)行情況也較好,小額訴訟案件審結567件,自動履行491件,強制執(zhí)行1件,合計執(zhí)結案件占審結案件的87%。以上分析可得出小額訴訟案件具有審理期限短,自動履行率較高的特點,體現(xiàn)了小額訴訟程序快審快結,快速實現(xiàn)當事人權益的立法目的。
圖7.小額訴訟程序2013年1-10月審判結果統(tǒng)計表
圖8.簡易程序2013年1-10月審判結果統(tǒng)計表
圖9.普通程序2013年1-10月審判結果統(tǒng)計表
通過對以上三表的對比分析可知小額訴訟案件(審結567件)的審判結果,撤訴率占34.4%,調解率占59.8%,判決率占5.6%;簡易程序案件(審結16791件)的審判結果,撤訴率占44.3%,調解率占46.6%,判決率占8.6%;普通程序案件(審結906件)的審判結果,撤訴率占19.7%,調解率占31.6%,判決率占47.5%。綜上,小額訴訟案件調撤率占94.2%,簡易程序案件調撤率占90.9%,普通程序案件調撤率占51.3%。說明小額訴訟案件因其標的較小、案情簡單、關系單一,結案方式主要為撤訴、調解,具有較高的調撤率。
圖10.涉訴主體人數(shù)案件統(tǒng)計表
表十顯示小額訴訟案件全市收案590件,其中涉訴主體人數(shù)眾多的系列案件553件,占收案數(shù)的93.7%,涉訴主體非人數(shù)眾多的案件占6.3%。這體現(xiàn)了在司法實務中,大量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案件具有涉訴主體人數(shù)眾多的特點。對于標的額較小的糾紛,糾紛關系人是否起訴會考慮多種因素,如性格、法律素養(yǎng)、時間成本、經(jīng)濟成本和涉案人數(shù)等等。以涉案人數(shù)為例,如果糾紛僅限于兩人之間,他們可能尋求調解、訴請行政等方式化解糾紛;如果涉案人數(shù)眾多,則在群體的趨同心理作用下,群體維權意識大大增強。以鹽亭縣人民法院為例,2013年5月9日,鹽亭法院適用小額訴訟程序調解一批106戶農戶與個體戶王某因榨菜貨款引發(fā)的買賣合同糾紛,該糾紛涉案標的最少8元,最高1600元。此外,綿陽涪城法院四天調結兌現(xiàn)143件涉穩(wěn)小額訴訟案件。眾原告于2013年5至7月,在林某等三被告合伙經(jīng)營的蔬菜基地務工,按照雙方約定,被告應該給眾原告支付勞務費幾百元到一千多元不等,原告經(jīng)催收未果起訴到綿陽市涪城區(qū)法院。2013年8月,本案在吳家法庭依法適用小額訴訟程序進行審理,經(jīng)法官調解,勞務報酬全部發(fā)放到了140余人手中。①在小額訴訟的試點期間,四川省也有法院對涉案主體一方人數(shù)眾多的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如2011年10月,峨眉山市法院峨山法庭用小額速裁審理了18件追索勞動報酬案件,僅用不到10天時間便為18名農民工討回工資16萬余元。2012年9月,崇州法院開通維權綠色通道僅用一天時間就為34名農民工追回拖欠工資196030元。該案涉及人數(shù)眾多,且快審快結,充分發(fā)揮了小額訴訟的優(yōu)勢。
圖11.地域分布統(tǒng)計表
綿陽市共有11個基層法院,其中有7個基層法院受理了小額訴訟案件,城區(qū)法院占3個,縣基層法院占4個。表十一顯示城區(qū)法院的小額訴訟案件占全市小額訴訟案件總數(shù)的33.2%,縣基層法院的小額訴訟案件占全市小額訴訟案件總數(shù)的66.8%;城區(qū)法院的案件結案率是100%,縣基層法院的結案率是94.1%。體現(xiàn)了在受案數(shù)量上,小額訴訟案件主要集中在縣基層法院,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同時因縣基層法院的結案率低于城區(qū)法院,說明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更具有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優(yōu)勢。
圖12.業(yè)務庭分布圖
圖12顯示,在具體承辦小額訴訟案件中,基層法院機關業(yè)務庭承辦429件,占總數(shù)的72.7%,派出法庭承辦161件,占總數(shù)的27.3%。說明各基層法院在實施小額訴訟程序時,主要是由基層法院機關業(yè)務庭具體承辦小額訴訟案件。同樣,郫縣法院2012年人民法庭受理適用簡易程序案件2093件,相比法庭審理的小額訴訟案件總量只有159件,小額案件比重僅為7.6%。人民法庭實際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的辦案量少、辦案比重底,法庭小額速裁功能優(yōu)勢根本無法發(fā)揮。
圖13.32013年1-10月民事案件收案統(tǒng)計表
圖14.2013年1-10月民事案件收案統(tǒng)計表(標的≦10000元)
通過圖13可知2013年1-10月全市基層法院民事案件共收33653件,小額訴訟程序占總數(shù)的2%,簡易程序占總數(shù)的87%,普通程序占總數(shù)的11%,說明小額訴訟案件在全市基層法院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較低。表十四對全市2013年1-10月標的額小于或等于1萬元的民事案件進行了統(tǒng)計。全市1萬元以下的民事案件共計5754件,其中小額訴訟程序占總數(shù)的10%,簡易程序占總數(shù)的85%,普通程序占總數(shù)的5%。這說明在標的額上符合小額訴訟程序適用條件的民事案件中,其適用率仍遠低于簡易程序。綜上兩表可得出,在推廣施行小額訴訟程序的實踐中,小額訴訟程序的適用率較低。在其他地區(qū),也同樣發(fā)現(xiàn)受案率低的問題。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10日,小額訴訟實施正滿100天,可是根據(jù)記者調查,小額訴訟在成都遇冷。金牛法院、青羊法院、成華法院受理數(shù)量竟然為“零”,錦江法院、高新法院受理數(shù)量各為1件,武侯法院為61件。2013年第一季度,郫縣法院同期新收民初類案件599件,小額速裁案件比重為1%,同比試點期的比重6.1%,下降5.1個百分點。②郫縣人民法院課題組:《關于小額速裁程序的調研報告》,http://cdfy.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10/id/1105759.shtml?Encache.
1.立法層面。新修正后的民事訴訟法涉及對小額訴訟案件的立法條款主要是第162條,該條款僅是對小額訴訟程序作了一個原則性規(guī)定,在受案范圍、程序轉換、操作流程、管轄權異議等方面無具體明確且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尤其是在程序轉換方面:什么時候轉換程序,怎么轉換程序,轉換程序后前期做的工作如何處理?如小額訴訟程序可縮短舉證期限甚至經(jīng)當事人同意可放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是否因重新計算?審理期限如何計算。轉換程序的案號等諸多問題亟待明確,導致基層法院在實施過程中不知該如何操作實施,阻礙了小額訴訟程序的進一步推廣實施。因而,缺乏具體統(tǒng)一的操作規(guī)則是導致小額訴訟案件適用率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2.當事人層面。課題組通過向涉案當事人發(fā)放調查問卷,分析、總結當事人對小額訴訟程序的基本認識。③對當事人發(fā)放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包括:(1)你知道小額訴訟程序、簡易程序、普通程序嗎?(2)你知道上訴權嗎?(3)當你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你一般會想到用什么方式維權?為什么?(4)你認為小額訴訟程序是否有利于快速解決民事糾紛?(5)在什么情況下你會自愿選擇小額訴訟程序?(6)你不愿意選擇小額訴訟程序的原因?(7)如果你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結的案件結果不服,在喪失上訴權的情況下,你會采取何種方式救濟自己的權利?(1)民眾不了解小額訴訟程序。課題組在座談、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當事人對訴訟程序沒有明確的概念,不了解小額訴訟程序、簡易程序、普通程序的區(qū)別,需要法官向其進行詳盡的法律釋明。當事人最在乎的是快速解決糾紛,實現(xiàn)自身權利。據(jù)記者在成都街頭對40名市民進行的隨機調查,發(fā)現(xiàn)40人中有38人沒有聽說過小額訴訟。④晨迪:《小額訴訟成都遇冷你是用不到還是不知道》,《成都日報》2013年4月9日。廣東高院在2013年調研中發(fā)現(xiàn),“僅聽說過和沒有聽說過小額訴訟程序的合占67.26%;針對普通網(wǎng)民群體的調查,近69.23%的人對小額訴訟程序一無所知?!雹萘稳f春等:《完善小額訴訟制度規(guī)范程序救濟途徑》,《人民法院報》2014年5月8日。因而,各基層法院訴訟服務中心、⑥上海浦東法院和江蘇常州法院是全國較早開展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法院,并形成了上海模式和常州模式。上海模式突出立案、訴前調解等特色,常州模式的特色在于將訴訟保全、鑒定評估、訴訟費用結算等審判事務性工作集中在訴訟服務中心由專人辦理,簡易案件實行立審執(zhí)兼顧的工作模式。參見成都高新區(qū)法院課題組:“對訴訟服務中心構建及運行的研究”,http://cdfy.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10/id/1105846.shtml.立案庭等機構都加強了對小額訴訟的的宣傳與引導。(2)維權成本是影響當事人選擇維權方式的主要因素。當老百姓意識到自身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維權的同時也會考慮維權的成本問題,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出現(xiàn)當事人找不準主管單位的問題,有部分當事人無論遇到什么性質的問題習慣于找當?shù)卣幚?,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找政府處理無須投入成本,有的當事人清楚他所遇到的糾紛可以通過訴訟解決,但是考慮到訴訟成本過高,加上爭議標的不大,一般就會放棄訴權。(3)對案件審理結果比較明確的情況下會選擇適用該程序。當事人對小額訴訟程序、簡易程序、普通程序的概念以及區(qū)別沒有清楚的認識,也不了解上訴與申請再審的區(qū)別。他們起訴到法院的目的就是盡快解決糾紛,只有在法官進行充分的法律釋明,使他們對審理結果有一個比較明確認識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小額訴訟程序。(4)對審判結果公正性的質疑?!爱斒氯藢σ粚徑K審的接受程度不高。在描述如果法院規(guī)定1.5萬元以下的金錢給付類案件強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不得提起上訴,占31.21%的訴訟當事人明確表示不能接受;約67.79%的訴訟當事人表示在保證審理速度和質量的前提下可以接受。”⑦同前引[5]。小額訴訟程序實行獨任制,一審終審,不能上訴,再審法院和一審法院可能是同一個法院。⑧2012年新民事訴訟法對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法院級別進行了修改,法律規(guī)定對一方當事人人數(shù)眾多或者雙方為公民的案件,當事人可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審判結果達不到當事人的預期目的時,就會懷疑審判的公正性,這也是部分當事人不愿適用小額訴訟程序處理訴訟糾紛的主要原因。當事人雖然沒有程序概念,也不了解什么是上訴權,但他們認為,合議制審理要比獨任制審理更趨公正,原審法院推翻一審裁決的可能性遠低于上級法院,上級法院的公正性應高于基層法院。(5)“二次維權”與涉案標的息息相關。如一審涉案標的是幾元、幾十元、幾百元的糾紛,即便是當事人對審判結果不服,考慮到訴訟成本,一般都不會申請再審。但是涉案標的一旦超過了當事人的心理堪負底線,當事人對結果不服時,必然會選擇申請再審或其他救濟途徑。⑨其他救濟途徑包括信訪、網(wǎng)絡,部分老百姓現(xiàn)在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只有將事情鬧大才會引起相關部門重視的思維方式。此底線標準,根據(jù)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的不同,不同地區(qū)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也會不同,如在經(jīng)濟欠發(fā)達的農村,標的超過1000元,當事人必會慎重對待訴訟結果。
總之,當事人對小額訴訟程序有一定質疑與抵觸。小額訴訟程序一審終審剝奪了當事人的上訴權,當事人質疑審判的公正性,為保證自身權利得到更多途徑的救濟,當事人不愿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在經(jīng)濟欠發(fā)達的地區(qū),當事人的素質良莠不齊,根本不會配合法院工作,即便是在立案環(huán)節(jié)自愿選擇了小額訴訟程序,但是當對審理結果不服,又無上訴的權利時,通常會采取信訪的方式把矛盾放大,以引起社會重視,無疑是增加了法院的信訪壓力和承辦法官的辦案壓力,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產生,進而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另外,小額訴訟程序的出發(fā)點是快速、高效審結案件,便民、利民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但部分當事人,特別是個別被告方采取躲避送達,不配合法院辦案等方式,惡意阻擾、拖延案件審理,導致法官無法在立案環(huán)節(jié)確定適用小額訴訟程序。
3.代理人層面。參加本次調研的代理人是專職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不包括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當事人所在社區(qū)、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⑩對代理人發(fā)放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包括:(1)你愿不愿意代理小額訴訟類型案件?(2)你愿不愿意推薦你的當事人選擇適用小額訴訟程序?代理人對小額訴訟的態(tài)度:(1)代理小額訴訟案件的積極性不高。小額訴訟案件具有法律關系明確、爭議不大、標的額小三個特點,代理人的代理費一般與涉案標的掛鉤,標的越大,收費越高,小額訴訟案件標的小,直接導致這類型案件的代理費不高,很多代理人因為這一點不愿意代理小額訴訟案件,除非該類小額訴訟案件是一起涉案人數(shù)眾多的系列、集團案件,單件金額小,而總額較高的,才能激發(fā)代理人的辦案積極性。(2)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持消極態(tài)度。適用簡易和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代理人除了可以代理一審訴訟外,還可能代理二審上訴,并收取相當?shù)拇碣M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的案件一審終審,不能上訴,直接影響代理人的經(jīng)濟利益,考慮到這一點,很多代理人不愿意將自己辦理的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可見,小額訴訟程序一審終審影響其經(jīng)濟利益,代理人不愿意當事人的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尤其是當事人對審理程序毫無概念時,當事人往往愿意聽取代理人的意見。
4.法官層面。[11]對法官發(fā)放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有:(1)和簡易、普通程序相比,小額訴訟程序具有哪些優(yōu)勢?(2)你是否愿意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案件?(3)在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案件中,遇到哪些問題?基層法官對小額訴訟程序的看法如下:(1)程序簡便,案件快審快結,方便當事人。普通程序復雜,適用于法律關系復雜、爭議大、標的額大的案件,小額訴訟案件適用簡易、普通程序審結,無疑會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增加法院和當事人的訴訟成本。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結的案件從程序上比簡易、普通程序更簡便,有利于快速審結案件,方便當事人,實現(xiàn)當事人的合法權利。(2)法官不敢適用、謹慎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當法官對全案有一個較清楚的把握,符合小額訴訟程序時,會考慮適用該程序。但是,由于立法、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法官很少適用小額訴訟程序,詳言之,有以下幾點:①法律規(guī)定不明確,無具體統(tǒng)一的操作細則,法官不敢適用。目前民事訴訟法關于小額訴訟的規(guī)定僅僅是原則性的規(guī)定,最高院沒有出臺相關的司法解釋,綿陽市大部分基層法院根據(jù)自身對小額訴訟程序的理解制定了小額訴訟程序實施細則,因為沒有統(tǒng)一的細則和操作流程,導致在操作流程上、案號上、轉換程序方面的規(guī)定五花八門。部分基層法院甚至沒有制定實施細則,不知道如何制定,擔心制定錯誤,法官也不敢用、慎用。②缺乏審判經(jīng)驗。小額訴訟案件是新類型案件,在立法方面尚不明確的情況下,本市基層法院的承辦法官皆是按照以前的審判經(jīng)驗,嘗試著總結出一套審理小額訴訟案件的審判方法。③需要轉換程序時,法官一般不會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因為轉程序意味著法官前期為案件所做的大量工作成果“歸零”,影響了案件的審理進程,浪費了司法資源;轉程序須經(jīng)批準,手續(xù)繁多。④擔心信訪壓力。法官除了審理案件,還要考慮案件的信訪問題,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結的案件當事人對審判結果不服只能申請再審,對申請再審的結果依然不服,極易走上信訪的道路,雖然目前暫無一例信訪案件,但是承辦法官擔心只要遇見一起信訪案件,后果堪憂。另外,上訴實際上可以轉移一部分基層法院的信訪壓力,小額訴訟程序不能上訴,導致所有的信訪壓力全部集中到基層法院。⑤擔心質效考核。目前法院系統(tǒng)內部有一個質效考核制度,申請再審案件對質效考核的很多指標有影響,而小額訴訟程序審理的案件因不能上訴,直接進入申請再審程序,承辦法官擔心增加申請再審的案件數(shù),影響質效考核。
1.以調解代替速裁。調解優(yōu)先、先行調解的理念應貫穿于小額案件審理的全過程。[12]新《民事訴訟法》第122條規(guī)定了先行調解制度,即“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备鶕?jù)全國人大法工委的解釋,先行調解的時間節(jié)點是立案前或剛剛立案后。筆者認為,對于復雜疑難案件應當強調判決優(yōu)先。對于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法官先征詢當事人是否同意接受訴前調解,當事人同意的,先暫緩立案,并立即對雙方進行訴前調解。當場若調解成功,當事人可以不花費一分錢就可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極大節(jié)省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立案后,緊抓案件的送達、庭前、庭審及庭后各個時機,充分把握當事人的心理活動,促成訴中調解,加快未結案周轉速度。
2.以督促程序代替小額訴訟程序。督促程序是一種化解糾紛的快捷方式,在實踐中,督促程序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快速解紛的價值,因而新《民事訴訟法》對督促程序做出了修改。其一,在審前準備序中規(guī)定,當事人沒有爭議,符合督促程序規(guī)定條件的,可以轉入督促程序;在督促程序中規(guī)定,支付令失效的,轉入訴訟程序,但申請支付令的一方當事人不同意提起訴訟的除外。本次對督促程序的修改,能快速實現(xiàn)審前程序分流案件之功能,并將督促程序和訴訟程序進行有效銜接,達到快速解紛的目的。
對于符合小額訴訟程序的案件,即使當事人沒有申請適用督促程序,根據(jù)新法的規(guī)定,法官認為案件適宜采用督促程序審理的,可以將案件依法轉入督促程序。通過督促程序審理小額案件,能有效節(jié)約司法資源,快速實現(xiàn)民事權利。若對方當事人提出書面異議,法官審查認為異議成立的,可將案件轉為訴訟程序審理。為實現(xiàn)小額案件審理的快速化、簡單化,韓國《小額案件審判法》增設了建議履行制度,學者認為,“新增加的最具閃光點的建議履行制度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制度設計?!盵13][韓]孫漢琦:《韓國民事訴訟法導論》,陳剛審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528頁。“建議履行制度”又被譯成“履行勸告”,參見[韓]鄭圭相:“韓國履行勸告決定制度之考察”,2012年11月在西南政法大學舉辦的民事訴訟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所謂建議履行制度,簡言之,是指在小額案件審判程序內利用督促程序。具體是指在案件進入審判程序前,法院按照原告的請求對被告發(fā)出命令,要求被告及時履行債務。若債務人在收到法院作出的建議履行決定后2周內未提出異議,則該決定發(fā)生與生效判決相同的效力。若債務人在2周內提出異議,法院則重新確定開庭日期審理小額案件??梢?,建議履行制度是在小額訴訟審理之前設置的一種任意性或可選擇性的前置程序。
新《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小額訴訟程序的強制適用制度,取消了在試點期間規(guī)定的當事人程序選擇權。[14]關于立法取消選擇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原因,參見劉秀明:《論民事小額訴訟中的四對關系——以成都市錦江區(qū)人民法院為例》,載《遼寧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新法實施后,法院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案件卻有所減少,如何擴大小額訴訟程序的適用范圍,這是需要我們認真反思的一個嚴肅問題。課題組認為,應從以下的幾個方面予以完善:
1.在小額訴訟程序的啟動方式上,規(guī)定以強制啟動為主,選擇適用為輔。對于符合立法規(guī)定的標的額小于30%的單一給付案件,應強制適用小額訴訟,強制適用小額訴訟符合程序相稱原理的基本要求,還可以避免程序選擇權帶來的弊端。對于訴訟標的額超過立法規(guī)定,但低于當年小額訴訟金額標準5倍的案件,可賦予當事人程序選擇權,這種選擇應該是明示的、書面的。[15]實務中,有法院規(guī)定了當事人的程序選擇權,如上海法院2012年12月10日通過的《開展小額訴訟審判工作實施細則》(試行)規(guī)定:對于符合本細則其他條件,僅是訴訟標的額超過當年度小額訴訟金額標準的案件,當事人雙方協(xié)商一致要求適用小額訴訟的,如訴訟標的額低于當年小額訴訟金額標準兩倍的(含兩倍),人民法院可予準許,并制作筆錄備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相關問題的意見》(2013年1月1日起實施)第5條規(guī)定:“對符合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其他條件,但案件標的額在規(guī)定標準以上、10萬元以下的案件,開庭審理前經(jīng)雙方當事人同意,可以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013年5月,云南省高院制訂了《關于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該意見規(guī)定:對標的額為5萬元以下的簡單民事案件,當事人也可以選擇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
2.實施訴訟費用減免。我國的小額訴訟程序并不是獨立的程序,而是附屬于簡易程序,[16]有些國家賦予小額訴訟程序的獨立品格,如韓國于1973年制定了單獨的《小額案件審判法》,日本在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了獨立于簡易程序的小額訴訟程序,美國有些州制定了獨立的小額訴訟程序,如加利福尼亞州的小額訴訟程序指南。在訴訟費用收取上,根據(jù)現(xiàn)行的費用繳納標準,小額訴訟的訴訟費用和簡易程序一樣,都是普通審判程序的1/2,這沒有體現(xiàn)出小額訴訟程序的便民利民宗旨。實踐中,一些法院為鼓勵當事人適用小額訴訟程序規(guī)定了以下的訴訟費用減免措施:(1)按件收取訴訟費,如上海法院2012年12月10日通過的《開展小額訴訟審判工作實施細則》(試行)規(guī)定:適用小額訴訟審理民事案件,訴訟費按件收取,每件10元。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當事人申請撤訴的,予以免交。(2)按簡易程序收費標準減半收取,即小額訴訟程序的訴訟費是簡易程序的1/2,普通程序的1/4,這大大降低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實踐中大多數(shù)法院均按照此方法收取訴訟費。(3)對一定金額訴訟費以下的案件免收訴訟費,云南省會澤人民法院首創(chuàng)司法救助機制,在2010年就規(guī)定對訴訟費100元以下的案件免收訴訟費用。課題組認為,各省可根據(jù)自己省情制定一定的訴訟費用減免措施,以推動小額訴訟適用。
小額多數(shù)糾紛一般被解釋為“受害人數(shù)眾多,每人索賠金額較小”的案件。[17]郭云忠、張慶彬:《群體訴訟的起訴成本分析》,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通過調研,課題組發(fā)現(xiàn),在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的案件中,人數(shù)眾多的系列案件553件,占收案數(shù)的93.7%。(見前述表十),這是一個驚人的數(shù)字。對于標的額較小的糾紛,糾紛關系人是否起訴會考慮多種因素,如性格、法律素養(yǎng)、時間成本、經(jīng)濟成本和涉案人數(shù)等等。以涉案人數(shù)為例,如果糾紛僅限于兩人之間,他們可能尋求調解、訴請行政等方式化解糾紛;如果涉案人數(shù)眾多,則在群體的趨同心理作用下,群體維權意識大大增強。實務中,法院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一方主體為人數(shù)眾多的案件,一般都是分別立案,合并審理,大多數(shù)都以調解方式結案。此種方式體現(xiàn)了司法為民和司法效率的有機統(tǒng)一,實現(xiàn)了小額訴訟的立法宗旨。
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人民法庭承辦小額訴訟案件161件,占全市適用小額訴訟比率的27.3%。人民法庭接近人民,本可以就地化解眾多小額債務糾紛,可是,人民法庭適用小額訴訟審理的案件數(shù)還不到全市的三分之一。這表明沒有很好地拉開基層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的層級,沒有準確地區(qū)分二者的功能定位。因而,基層人民法院應當進一步下方審判管轄權和審判權,讓人民法庭能就地就近服務民眾,快速高效地解決小額簡易糾紛。同時,基層人民法院也能騰出更多時間審判相對疑難的案件,實現(xiàn)基層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在審理案件上的雙贏。
小額訴訟案件實行一審終審,此一審終審是否適用于程序性裁判存有爭議。北京高院、上海高院、江蘇高院、河南高院等法院規(guī)定:適用小額程序審理的案件,對于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管轄權異議的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重慶高院在小額訴訟程序若干問題的解答中規(guī)定,小額訴訟當事人對管轄權異議的裁定不服的,不得上訴。課題組認為,應當賦予當事人對三種重要程序性裁判的上訴權:其一,這些程序性裁判涉及到當事人的訴權和法院管轄權,是民事訴訟起點的基本問題;其二,當事人對這些程序性裁判有異議,說明案件可能存在事實、證據(jù)不清等實體問題,如合同糾紛案件管轄權的確定涉及到合同履行地等實體問題。此外,吸取一審終審制與兩審終審制的精華,即對于小額訴訟的一審判決事實認定錯誤明顯、適用法律存在重大錯誤的,當事人有權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賦予當事人對特定裁判啟動二審救濟的權利,不僅在程序設計上可吸納當事人不滿,也可強化二審法院對一審法院的監(jiān)督,摒棄單純的一審終審帶來的弊端。
為進一步調動法院及其法官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積極性,將小額訴訟案件納入單獨考核,適當提高獎勵,減少懲罰,如小額訴訟案件進入再審階段的考核應區(qū)別適用簡普通程序案件的考核,再審考核可參照其他民事案件的上訴,或者達到一定數(shù)量才算超標。在司法審判中,遵循司法規(guī)律,實施審理者裁判,裁判者負責機制,減少庭長、院長、審委會的不當干擾,最大限度地讓法官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為此,要完善防止和糾正錯案的工作機制,深化法官辦案責任制改革,建立健全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打消當事人對法官獨任審判案件的疑慮,確保小額案件得以公正高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