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忠昌
別做『兩面人』
文劉忠昌
關于“兩面人”,印象最深的是清代小說《鏡花緣》中“兩面國”的故事:那里的人都長著兩張截然不同的臉,一張是慈眉善目的笑臉,一張是兇狠陰險的惡臉。一名原本正直的長安秀才在此呆久了,也變成了“兩面人”。這個故事雖荒誕不經(jīng),對當下官場卻有針砭和警示作用。
中紀委機關近期編印的《領導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警示錄》,披露了九個案例。其中一個是“跟黨裝兩面人”的山東省委原常委、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此人一面高談理想信念,一面丟棄黨性原則;一面大談廉潔從政,一面大肆受賄斂財;一面大講紀律規(guī)矩,一面驕縱家人,收受賄賂折合人民幣2000余萬元,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并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當下官場,諸如王敏之類的“兩面人”有不少。從十八大以來查處的案例看,貪腐官員無一不是大奸似忠、大偽似真的“偽君子”,他們說的和做的“涇渭分明”,臺上道貌岸然,臺下貪贓枉法;人前正襟危坐,人后驕奢淫逸。正如王安石在《知人》中所說:“貪人廉,淫人潔,佞人直”,越是貪婪的人越偽裝清廉,越是荒淫的人越偽裝純潔,越是奸詐的人越偽裝正直,此種“兩面人”現(xiàn)象儼然成為了當下貪腐官員的“標配”。
由于“兩面人”平時擅長偽裝,總是戴著假面具,迷惑性、欺騙性極強,導致其貪腐行為一旦東窗事發(fā),就會給人造成極大的心理沖擊,讓人感覺“震驚”“意外”“不可思議”,情感上形成“信任撕裂帶”,使社會大廈賴以支撐的誠信體系遭到嚴重破壞。主要體現(xiàn)有三:
一是損毀黨和政府的公信力,誘發(fā)了社會不信任因素。西方政治學有個“塔西佗陷阱”原理,說的是政府部門如果失去公信力,即便說的是真話,也不會有人相信是真話;即便做的是好事,也會被認為是壞事?!皟擅嫒恕爆F(xiàn)象產(chǎn)生的后果,正是嚴重敗壞社會誠信體系,導致黨和政府在干部群眾中的公信力下降,一些地方和部門甚至“塌方式”墜入“塔西陀陷阱”。從這個意義上講,“兩面人”現(xiàn)象可謂是腐蝕劑,嚴重侵蝕社會的健康肌體。
二是抹黑領導干部隊伍形象,激化了社會“仇官”情緒?!皟擅嫒恕北唤衣逗?,貪官的老底被扒出,現(xiàn)出卑鄙貪婪的原型,其過去在位時的一幕幕丑劇被一遍遍回放,負面效應被數(shù)倍放大,一定程度上使領導干部群體“污名化”,引發(fā)社會“仇官”情緒發(fā)酵,將矛頭對準領導干部,認為干部隊伍“洪洞縣里沒好人”,個個都是“口言善,身行惡”的“國妖”,人人都是家藏百萬、千萬甚至上億元的“馬樹超”,給領導干部隊伍帶來形象上、道義上特別是政治上的極壞影響。
三是挫傷領導干部建功立業(yè)的積極性,影響了對理想信念的堅定追求。應該說,絕大多數(shù)領導干部是好的,但受“兩面人”現(xiàn)象連累,不管干事不干事、干凈不干凈,都可能被貼上貪官的標簽,致使一些領導干部心灰意冷,感覺在群眾面前缺乏公信力,說話沒底氣,辦事不硬氣,出現(xiàn)懶政怠政現(xiàn)象。尤其是看到那些自己一向敬佩、尊崇的“偶像級”領導干部,一夜之間由“臺上作報告”到“臺下戴手銬”,精神打擊特別大,導致對理想信念喪失信心,對建功立業(yè)的追求出現(xiàn)“斷崖式”滑坡。美國著名思想家托馬斯·潘恩曾說:當一個人已墮落到宣傳他所不信奉的東西,那么,他已做好了干一切壞事的準備?!皟擅嫒恕爆F(xiàn)象引發(fā)的這種“信念缺失”“劣幣驅逐良幣”惡果應引起高度重視。
令人振奮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大幕,一方面,不斷加大反腐敗力度,嚴厲懲治貪腐官員,使“兩面人”現(xiàn)象受到重創(chuàng)和遏制;另一方面,采取一系列舉措,讓黨員領導干部在黨內政治生活、紀律生活、民主生活中得到嚴格錘煉,使解決“兩面人”問題在組織和黨員隊伍修養(yǎng)層面上有了黨性保障。我們有理由相信,黨中央堅定不移地抓下去,一定會使黨內外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風清氣正”,讓“兩面人”現(xiàn)象再無立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