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軍
(四川省綿陽市安縣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622651)
?
·論 著·
2種方法治療急性牙髓炎的長期療效對比研究
霍 軍
(四川省綿陽市安縣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622651)
目的 比較在急性牙髓炎患者中采用一次性根充法與分次根充法治療的長期效果。方法 選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該院口腔科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8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分表法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分別給予一次性根充法與分次根充法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1周后的疼痛情況及治療2年后的臨床療效。結(jié)果 觀察組治療1周后的疼痛評定優(yōu)良率為10.00%,略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0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2年后的成功率為94.0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采用一次性根充法治療急性牙髓炎患者,比分次根充法的長期療效更顯著,操作簡便,值得進一步推廣。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充; 長期療效; 分次根充
急性牙髓炎(AP)是臨床上常見的牙科疾病之一,具有發(fā)病急、疼痛感強等特點,對患者的生活及健康均有較嚴重的影響[1]。目前治療該類患者常用的有效方法為一次性根充法與分次根充法,均有確切的療效,對恢復患者咀嚼功能、控制患牙癥狀均有顯著的效果,但關于兩種治療法的長期療效研究仍存在較大爭議[2]。本研究通過對本院口腔科收治的AP患者進行分組治療,旨在比較一次性根充法與分次根充法等兩種治療方法的長期療效,為該類患者提供更好的臨床治療方法?,F(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AP患者8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分表法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兩組患者共100顆患牙。其中,觀察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18~50歲,平均(32.32±4.01)歲;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17~49歲,平均(32.89±4.51)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患牙數(shù)目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給予牙片拍攝,了解根管長度、形態(tài)及根尖周病變情況。觀察組患者給予一次性根充法治療:局部麻醉后,摘除活髓,并使用0.9%生理鹽水、3%過氧化氫交替沖洗,隨后進行擴大、預備根管,并使用消毒紙尖吸干根管至無滲出液,最后采用甲醛甲酚液紙尖行根管消毒,并使用Vitapex根充糊劑充填根管、密封。對照組患者給予分次根充法治療:進行常規(guī)開髓、拔髓后,封CP棉球;7 d后復診,并測量患者的根管長度、根管預備,封CP棉球;7 d后,若患牙符合根充標準,使用Vitapex根充糊劑充填根管、密封。兩組患者根管充填后,均進行牙片拍攝,充填窩洞材料采用光固化復合樹脂。
1.3 指標觀察與療效評定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1周后的疼痛情況及治療2年后的臨床療效。治療1周后的疼痛評定采用參照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標準:無疼痛0分,輕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7分,重度疼痛8~10分[3]。以VAS評分4~10分為發(fā)生疼痛,記錄發(fā)生疼痛患者的例數(shù)。治療2年后的臨床療效評定按照樊明文和周學東[4]主編的《牙體牙髓病學》為標準,成功:咬合功能恢復,牙齦紅腫、溢膿等臨床癥狀消失,X線片檢查結(jié)果顯示根管充填嚴密合適、硬板完整、牙周膜間隙正常;失?。夯颊邿o法正常咬合或出現(xiàn)輕度不適,牙齦紅腫、溢膿等臨床癥狀未消失,X線片檢查結(jié)果顯示根尖異常。
2.1 兩組患者治療1周后的疼痛情況對比 觀察組治療1周后的疼痛發(fā)生率為10.00%,略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0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1周后的疼痛情況對比
注:-表示無數(shù)據(jù)。
2.2 兩組患者治療2年后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2年后的成功率為94.0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2年后的臨床療效比較
注:-表示無數(shù)據(jù)。
AP是由于牙髓組織受感染、刺激等因素而引起的炎性充血、水腫,進而導致牙髓腔內(nèi)壓升高,壓迫痛覺神經(jīng)纖維,最終給患者帶來強烈的疼痛感,患者在臨床上常表現(xiàn)為間歇性疼痛、夜間疼痛、溫度刺激痛等,且疼痛位置定位模糊。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AP的發(fā)病機制與牙髓組織受感染、刺激等導致的免疫反應有關。由于牙髓腔存在復雜的解剖結(jié)構(gòu),因此該類患者往往不容易,且治療難度大,臨床上主要采用牙髓治療法,該方法需要完全去除牙髓組織病灶,且應嚴密填充根管,以達到消除死腔的目的。
采用傳統(tǒng)根管治療法的AP患者需要進行多次的復診,療程長達1個多月,由于患者牙冠部存在裂隙,口腔唾液極易進入牙髓腔,進而明顯增加了根管再感染的風險。此外,雖然患者在進行根管填充治療前使用了帶環(huán)保護,但隨著療程的延長,根管再感染的風險亦越大。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AP患者希望能夠減少治療時間。一次性根管則避免了傳統(tǒng)分次根充治療法療程長等弊端,贏得了越來越多的AP患者的青睞,同時也得到了廣大臨床醫(yī)師的關注。
據(jù)相關資料表明,10.00%的AP患者在進行根充治療期間,均出現(xiàn)疼痛、腫脹等急癥。有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一次性根充治療法的AP患者疼痛發(fā)生率比分次根充治療法更高[5]。本研究中亦證實了這一點,采用一次性根充治療法的觀察組治療1周后的疼痛評定優(yōu)良率為10.00%,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00%。有研究指出,AP患者在進行一次性根充治療后發(fā)生疼痛癥狀,可能是由于該類患者的細菌毒力較強、牙髓組織受感染嚴重,再加上一次性根充治療法的癥狀緩解時間較短,故疼痛程度更深,這提示在進行一次性根充治療后,降低疼痛發(fā)生率、緩解疼痛感等是十分必要的[6]。大多數(shù)研究認為,造成一次性根充治療后出現(xiàn)疼痛、腫脹等急癥的原因主要包括:預備根管時,根管內(nèi)部的感染物質(zhì)刺激了根尖周圍組織;根管預備不充分,導致根管內(nèi)存在殘留細菌[7-8]。該原因提示,只要嚴格控制以上2種事件,則可有效預防疼痛急癥的發(fā)生。本研究中的兩組患者治療1周后的疼痛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只要一次性根管充填手術操作規(guī)范、根管充填材料選擇恰當,并嚴格實行無菌性操作,則仍可以有效降低治療后的疼痛發(fā)生率。
一次性根充治療效果質(zhì)量與操作醫(yī)師的技術水平、根管充填材料是否選擇合適及手術操作過程是否規(guī)范化等因素有關[9]。手術操作者需認真防止機械、藥物等對根尖周圍組織的刺激,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根充糊劑是Vitapex,其具有較強的殺菌力與收斂性,不僅不致敏,而且可保證牙齒不變色,且不會對根尖周圍組織產(chǎn)生刺激,聯(lián)合牙膠尖使用后,可有效發(fā)揮封閉根管的功能。本研究觀察組治療2年后的成功率為94.0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在張麗輝等[10]報道中得到了證實,說明一次性根充治療法比分次根充治療法的長期治療效果更顯著。
綜上所述,采用一次性根充治療法治療AP患者,比分次根充治療法的長期療效更顯著,操作簡便,縮短了療程,值得進一步推廣。
[1]Pokrovsky VM,Alukhanyan LO.Regulatory aid adaptife capacities of human body in pain syndrome causedty pulpitis[J].Bull Exp Biol Med,2012,152(4):424-426.
[2]羅琳,劉亞君.一次性根管治療急性牙髓炎的療效[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2,39(7):114-115.
[3]高萬露,汪小海.患者疼痛評分法的術前選擇及術后疼痛評估的效果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23):3892-3894.
[4]樊明文,周學東.牙體牙髓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284-297.
[5]王津,孫偉,姬愛平,等.急性牙髓炎疼痛定位準確性的臨床調(diào)查[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31(5):483-486.
[6]寧新麗,齊國海,張鳳蘭,等.一次性根管在急性牙髓炎急救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yī)藥,2012,34(23):3611-3612.
[7]陶翠竹,江長軍.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學,2014,17(5):670-671.
[8]趙軍.一次性與常規(guī)根管治療術治療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1):162-164.
[9]林志成,羅云錦.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療的療效觀察[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0,19(23):744-746.
[10]張麗輝,付潤英,韋偉,等.一次性根充法與分次根充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療中的長期療效[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5(4):179-180.
Comparative study on long term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method for treating acute pulpitis
HUOJun
(DepartmentofStomatology,AnxianCountyPeople′sHospital,Mianyang,Sichuan622651,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using one-time root canal filling method and graded root canal filling method in treating acute pulpitis.Methods 80 cases of acute pulp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1 to September 201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digital table method,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the one-time root canal filling method and the graded root canal filling method respectively.The pain situation after 1-week treatment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in 2 year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pain assessment after 1 weeks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which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8.0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success rate after 2 years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8.0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Adopting one-time root canal filling method for treating acute pulpitis has more significant long term effect than the graded root canal filling method,which is easy to operate and deserves to be further popularized.
acute pulpitis; single root canal filling; long term effect; split root filling
霍軍,男,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牙體牙髓、牙周病、口腔正畸、口腔修復、口腔頜面外科等方面的診斷與治療。
10.3969/j.issn.1672-9455.2015.17.033
A
1672-9455(2015)17-2569-02
2015-04-02
201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