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飛峰,李竹蘭,段書剛,李濤濤,楊 瑩
(貴州省黔南州中心血站,貴州都勻558000)
人類紅細胞血型由20多種血型系統(tǒng)組成,其中,Rh陰性是稀有血型,少數民族居多,占5%,而漢族人們僅占3‰[1]。臨床輸血過程中,尋找Rh陰性和AB血型的同型血液概率甚至低于3/10 000[2]。因此,建立Rh陰性稀有血型冰凍血庫在臨床輸血操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2005年以來,在深圳中心血站支持指導下,貴州省黔南自治州中心血站開展了Rh陰性稀有血型冰凍血庫的建立工作,并通過引進紅細胞冰凍新技術開展紅細胞冰凍血庫的采集和建立工作。目前,Rh陰性稀有血型冰凍血庫基本完成,以往采集的新鮮稀有血型常規(guī)-80℃時保存有效期僅為35d,但Rh陰性稀有血型冰凍血庫的建立顯著增加-80℃時保存有效期至10年[3]。但有關黔南州Rh陰性稀有血型冰凍血庫的建立及其臨床意義的報道較少,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無償獻血者15 546例,全部研究者符合獻血標準[4]。其中,男7 824例,女7 722例,年齡19~38歲,平均(29.62±5.32)歲。
1.2 材料 IgM抗體、IgM抗EeCc抗體、IgG抗體、羊抗人IgG和O型紅細胞均購自中國上海生物醫(yī)藥公司;全自動加樣器(RS100)、酶標儀(Zenyth 340rt)、離心機(Hettich)。
1.3 方法
1.3.1 確定Rh陰性血型 采用IgM抗體、微板法初步篩檢試驗檢測15 546例無償獻血者Rh血型抗原,無凝集反應者為Rh陰性。對初步篩檢Rh陰性的血液樣本行IgG抗體、羊抗人、間接抗人球蛋白確定試驗檢測,全部無凝集反應者為Rh陰性,對Rh陰性者進一步行血液樣本的吸收放散試驗,結果陽性者為Rh Ddel型。間接抗人球蛋白確定試驗結果為:部分出現凝集反應者則評定為Rh弱陽性。全部Rh陰性樣本采用IgM抗EeCc抗體、鹽水法進行血型鑒定。
1.3.2 建立信息血型庫 Rh陰性血型的無償獻血者的詳細一般資料、聯(lián)系電話和EeCc表現型特點等情況全面詳細輸入計算機,形成信息血型庫。
1.3.3 建立冰凍血型庫 Rh陰性新鮮(采集時間小于6d,未經臨床應用)血液采用冰凍深低溫紅細胞保存技術保存,加入冰凍保護劑(57%甘油)在-80℃深低溫環(huán)境下保存,以供臨床同型輸血時應用。
1.3.4 冰凍血型庫解凍 臨床同型輸血時將有效期內Rh陰性血液放置于37~40℃循環(huán)水浴箱中融化,采用9.0%、0.9%生理鹽水滲透壓梯度差方法洗凈甘油,供臨床應用。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多組間的Rh陰性血表現型構成比、ABO血型構成比、臨床應用有效率等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型鑒定結果 15 546例無償獻血者中,Rh陰性共96例(0.62%),Rh陽性共15 450(99.38%),二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Rh陰性血型鑒定結果見表1。
表1 Rh陰性血型鑒定結果(n=96)
2.2 Rh陰性ABO血型分布特點 分析ABO血型分布發(fā)現,A血型占44.79%(43/96),AB血型占6.25%(6/96),二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Rh陰性ABO血型分布特點(n=96)
2.3 黔南州2010~2013年期間Rh陰性冷凍制備量和臨床應用量 Rh陰性稀有血型冷凍制備量、臨床應用量和臨床應用有效率逐年上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A、O血型冷凍制備量、臨床應用量和臨床應用有效率均明顯高于B、AB血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黔南州2010~2013年期間Rh陰性冷凍制備量和臨床應用量比較
表4 黔南州2010~2013年期間ABO血型Rh陰性冷凍制備量和臨床應用量比較
人類Rh血型系統(tǒng)是常見的血液分型系統(tǒng),其分型依據主要為紅細胞抗原物質的差異性[5]。Rh陰性血型較為少見,是導致臨床緊急輸血治療困難的重要原因,Rh陰性所占比例較低,被稱為稀有血型。本研究發(fā)現,Rh陰性血型僅占0.62%,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6]。因此,通過建立Rh陰性稀有血型冰凍血庫在解決臨床輸血問題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貴州省黔南自治州通過對無償獻血者Rh陰性血型篩選、血型鑒定,建立完善的Rh陰性稀有血型信息庫,采用冰凍深低溫保存技術制備冷凍血庫,有效延長稀有血型保存有效期,為臨床緊急輸血治療提供保障,提高緊急輸血救治成功率。因此,Rh陰性稀有血型的建立在輸血醫(yī)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本自治州未開展冰凍新技術前,采集Rh陰性血型在-80℃溫度下保存最長僅35d,在Rh陰性和ABO同型血液中的輸注應用有效率較低,理論上在超最大保存期前僅能用于Rh陽性患者,但為充分避免輸血反應的發(fā)生,大部分臨床醫(yī)生對Rh陽性患者通常不應用Rh陰性血液進行臨床輸血治療,造成Rh陰性血液逾期報廢,導致稀有血型的嚴重浪費效應[7-8]。與之相比更重要的是,當臨床緊急,需要Rh陰性血緊急輸注治療時,則需再次通過Rh陰性血型信息庫篩查-通知-采血-血型鑒定等流程,花費時間較長,降低了緊急輸血治療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延緩有效救治時間,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甚至導致患者不治身亡等不可挽回的后果[9]。
為解決上述困難,本自治州中心血站自2005年開始逐步建立Rh陰性稀有血型信息庫,對無償獻血者或采血者進行稀有血型信息庫的建立和完善。15 546例無償獻血者中Rh陰性共96例(0.62%),血型鑒定以ccee表現型為主,占60.42%,明顯高于其他表現型(Ccee、CCee、ccEe、ccEE、CcEe、CCEE),血型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Rh陰性血型者的ABO血型分布中發(fā)現A血型占44.79%(43/96),AB血型僅占6.25%(6/96),B血型占10.43%,O血型占28.13%,血型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報道結果一致[10]。通過稀有血型冷凍技術的進一步完善,Rh陰性稀有血型冷凍制備量、臨床應用量和臨床應用有效率逐年上升。A、O血型冷凍制備量、臨床應用量和臨床應用有效率均明顯高于B、AB血型,與稀有血型信息庫統(tǒng)計數據基本一致[11]。因此,A、O血型冷凍血庫中的血液制備量與采集量呈明顯的正相關,說明了本自治州Rh陰性冰凍血庫的建立在改善臨床應用量和應用有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挽救了需要Rh陰性緊急輸血治療患者的生命。通過加強無償獻血宣教活動,增加預約采集血液量,增加Rh陰性冷凍制備血量和庫存血量,在提高Rh陰性大出血性疾病和新生兒溶血性疾病的成功救治率中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Rh陰性血型和A型同型血液的臨床應用有效率高達98.64%,一方面說明Rh陰性血型和A型同型血液緊急輸注人數較多,另一方面也說明本自治州Rh陰性血型和A型同型血液庫存量較為緊缺,應增加采血量以充分緩解血液庫存量問題[12]。因此,稀有血型信息庫和冰凍血型庫的建立可避免稀有血型的資源型浪費,提高臨床儲備血應用率,為緊急輸血治療患者提供保障。
Rh陰性稀有血型冰凍血庫的建立對緊急輸血治療Rh陰性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可提高同型輸血率,在提高緊急輸血治療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1] 何旭才,黃勉華,李潔娜,等.揭陽市RhD(-)稀有血型庫的建立及臨床意義[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10):589-562.
[2] 王萬仲,李志強,丁權.紅河州RhD陰性血液冷凍血庫的建立及應用[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版,2013,26(10):687-688,690.
[3] Westhoff CM,Shaz BH.Rh and RhAG Blood Group Systems[M].Transfusion Medicine and Hemostasis(Second Edition),2013:157-162.
[4] Sarkar RS,Philip J,Mallhi RS,et al.Proportion of Rh phenotypes in voluntary blood donors[J].Med J Armed Forces India,2013,69(4):330-334.
[5] Suzuki A,Endo K,Kitano T.Phylogenetic positions of RH blood group-related genes in cyclostomes[J].Gene,2014,543(1):22-27.
[6] 黃俐娟,李文平,張宗娟.Rh(D)陰性稀有血型血庫的建立與管理[J].重慶醫(yī)學,2011,40(15):1544-1545.
[7] 李文平.Rh(D)陰性患者實施配合型輸血的有關問題探討[J].重慶醫(yī)學,2013,42(32):3968-3969.
[8] 楊珊,羅志.柳州市RhD陰性無償獻血者庫建設現狀及臨床應用調查[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11):920-921.
[9] 李向國.西寧地區(qū)Rh(D)陰性稀有血型庫的管理、臨床應用與體會[J].青海醫(yī)藥雜志,2007,25(2):46-47.
[10] Kheradmand F,Rasmi Y,Nemati M,et al.ABO-Rh blood groups distribution in cardiac syndrome X patients[J].J Cardiovasc Dis Res,2012,3(3):197-199.
[11] 粱世艷,張支鳳,李華領,等.RhD陰性冰凍紅細胞庫的建立及臨床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30(22):134-135.
[12] 高東英.稀有血型庫的建立與管理[J].中國衛(wèi)生質量管理,2009,16(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