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初
岳陽市昱鴻物業(yè)公司
能量與光速有什么關系?百度知道:《為什么能量與光速有關?》①“根據(jù)波速公式 c=λ*f下式中提到的‘h’為普克朗常數(shù)?!瓻’為能量符號。再根據(jù)公式f=E/h兩個公式合體:E=h*c/λ,量子學里物質(zhì)都是德布羅意波,所以可以用上述公式計算,那么c越大,e越大”。天體運動是粒子運動的放大版,在計算宇宙天體時,地球上設的常數(shù)和恒量只能適用局部定律,撤消物理恒量才能適應宇宙規(guī)律的普遍性,上面E=h*c/λ公式中,用h和c固定不變地去計算宇宙天體顯然是力不從心的,它們會帶來許多錯誤,由于公式推導的連帶關系,甚至把星際距離和周期算得多出許多零,所以必須對能量公式進行改造。哲學思維和實驗同時表明,能量與質(zhì)量和頻率是正比關系,所以恒量h用質(zhì)量和頻率取代,能量與速度也正比關系,光速c用速度取代,C=V=λν=2πRf=2πR/T。能量越大,頻率越高,速度越大,物質(zhì)越多能量越大,波長越短??梢钥偨Y能量公式為:能量=速度*頻率*質(zhì)量/波長。由于光子認為沒有質(zhì)量,或質(zhì)量很小就認為它等于1,但是不能說質(zhì)量等于零,所以,能量=速度*頻率*1/波長。計算天體的能量時速度取公轉線速度,頻率取1/公轉周期,質(zhì)量取自轉線速度的立方,波長取公轉周長。
那么能量與能級是什么關系?百度百科:《能級》②“丹麥物理學家尼·玻爾與1913年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結構假說,認為圍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軌道半徑只能取某些分立的數(shù)值,這種現(xiàn)象叫軌道的量子化,不同的軌道對應著不同的狀態(tài),在這些狀態(tài)中,盡管電子在做高速運動,但不向外輻射能量,因而這些狀態(tài)是穩(wěn)定的。原子在不同的狀態(tài)下有著不同的能量,所以原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坝刹柕睦碚摪l(fā)展而來的現(xiàn)代量子物理學認為原子核外電子的可能狀態(tài)是不連續(xù)的,因此各狀態(tài)對應能量也是不連續(xù)的。這些能量值就是能級”。通過分析,能量與能級應該是反比關系,就是粒子所處位置越靠近核速度跑得越快,越靠近核位置越低,軌道周長越短、頻率越高、能量越大、能級越低??梢钥偨Y為:能級=波長*軌道位置(條數(shù))/頻率*速度。就是說波長越長,軌道越往核外,粒子繞核一圈時間越長,速度越小,能級越高。能級與天體的關系又可以認為是:能級=公轉半徑(2π)*公轉周期*軌道位置/速度。公轉半徑越長、公轉周期越長、軌道向外數(shù)字越大,公轉線速度越小,能級越高。
能量和能級是反比關系,那么就面臨要產(chǎn)生新公式:能量/能級=位能。
能量=速度*頻率*質(zhì)量/波長=速度*頻率*1/波長=λν*ν*m/λ=mν2=mf^2,(頻率=ν=f=1/T),計算天體時,能量=公轉線速度*(1/公轉周期)*自轉線速度的立方/公轉周長=V*v^3/T*2πR=f^2*v^3=v^3/T^2。如果等于負冪數(shù),說明能量是向天體核心運動,光子的能量如果等于正冪數(shù),說明光子的能量是向核外運動,負冪值天體固有的能量和正冪值光子所帶的能量作用力方向相反。
光子沒有質(zhì)量或質(zhì)量很小,在計算時為什么要把質(zhì)量項設為1呢?原因是:當時空的比值為1時,比如:當星球或粒子的圓周長等于100,旋轉的周期也等于100,那么時空比值就等于1,當周長等于0.001,周期也等于0.001,那么時空的比值也等于1等等,或許光子和某些粒子等測不到質(zhì)量、與時空比值等于1有關聯(lián),但是不能把質(zhì)量當零,再說數(shù)學的乘除法也不能容忍,所以1是對光子的時空比值假設。其次光子的質(zhì)量可以認為是無限小,小到無限時以光子為標準定義為1。粒子和星球自轉的時空比值有許多機會等于1,正冪數(shù)以上是無限,負冪數(shù)以下也是無限。所以把質(zhì)量設為1或近似等于1的機會也很多。
能量和能級是反比關系是可以確定的,至于能級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第三軌道...不能串通計算,它們存在的量級關系下面繼續(xù)探索。在星際航行時,不能從第一軌道直接竄到第三軌道或第四軌道以上,要逐級躍遷和跌遷。
通過能量公式的計算,竟然有正能量和負能量(負冪)之分,0點以上為正,0點以下為負,而且相差的量級特別巨大。
能量公式簡化后:能量=mf^2=m/T^2又化為:能量=f^2v^3=v^3/T^2m為質(zhì)量(v^3為自轉周期的立方),f為頻率,T為公轉周期。能量是物質(zhì)與振動的平方成正比。
愛因斯坦的質(zhì)能公式E=mc^2,把c的平方修改成f的平方就可以了,這樣概念就變了,不是質(zhì)量直接轉變成了能量,而是物質(zhì)參與了時空振蕩后使物質(zhì)屬于能量,質(zhì)量是常量(用時空量化時是相對的,而物質(zhì)多少沒變),頻率是變量。把質(zhì)量是變量、光速是常量的概念反過來或徹底放棄才有出路。
能級=波長*軌道位置/頻率*速度=λ*n/f*V,天體能級=公轉周長*公轉周期*軌道位置/公轉線速度=L*T*n/V。粒子的能級計算與天體的能級計算原理是一樣的,所以:能級=λn/fV=LTn/V。簡化為:能級=n/f^2=nT^2。n表示軌道處在第幾條。
能級的軌道條數(shù)還可以更換變成距離的物理量,即n變成R,原因是:能級=波長*軌道位置/頻率*速度,能級越高,波長越長,軌道半徑越長,頻率越低,速度越小。所以,能級=λ*R/f*V=R/f^2。計算天體時,能級=RT^2。
去火星的“量子”數(shù)。把地球取軌道條數(shù)能級=nT^2、火星取軌道距離能級=RT^2、列成等式關系:n1ΨT1^2=R2T2^2,Ψ表示“量子”數(shù)。代入數(shù)據(jù):地球軌道第3條,地球公轉周期365天,火星半徑2.28*10^11米,火星公轉周期5.93*10^7秒。Ψ=R2T2^2/n1T1^2=2.28*10^11米*(5.93*10^7秒)^2/3條*(3.15*10^7秒)^2=2.70*10^11米/條。也可以采取其它措施,比如把太陽表面自轉定為軌道1,水星公轉軌道定為2,金星公轉軌道定為3,地球公轉軌道定為4,火星公轉軌道定為5等等,當把地球軌道定為4的時候,到火星的量子數(shù)Ψ=2.00*10^11米/條,這個方法只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途徑。計算“量子”數(shù)時,還可以:ΨR1T1^2=R2T2^2或 n1ΨT1^2=n2T2^2,這兩個公式的單位為“倍”數(shù)。把同一引力范圍星球之間的“量子”數(shù)一段一段的算出來,至于星際距離和周期是否測準了那是另外一回事,在此不討論。
軌道倍數(shù)的應用,軌道能級有兩個公式(包括粒子四個),條數(shù)能級=nT^2,距離能級=RT^2。現(xiàn)在假設不知道火星的公轉半徑。地球的半徑能級取R1T1^2,火星的半徑能級取R2T2^2,所以R1T1^2≠R2T2^2,R2≠R1T1^2/T2^2,這就是說火星的半徑R2算出來后不是它的真實數(shù)據(jù),還需要乘以一個量子數(shù)(倍數(shù))才是火星的半徑。條數(shù)和距離的量子公式是n1ΨT1^2=R2T2^2,所以Ψ=R2T2^2/n1T1^2,計算火星的公轉半徑R2要乘以Ψ才是公轉半徑的真實數(shù)據(jù),得:火星 R2=(R1T1^2/T2^2)*(n2T2^2/n1T1^2)=n2R1/n1=4*1.50*10^11/3=2.00*10^11米,其中火星軌道n2取第4條,地球軌道n1取第3條,地球公轉半徑R1取1.5億公里。這個距離數(shù)字與現(xiàn)在用的數(shù)字有些誤差,但是方法應該是這樣的,向太陽軌道內(nèi)側計算金星半徑時,金星軌道取n2,地球軌道取n1,地球半徑取R1;計算水星半徑時,水星軌道取n2,金星軌道取n1,金星半取R1等等,得出半徑:水星0.5億公里,金星1.0億公里,地球1.5億公里,火星2.0億公里。比如計算太陽系的鄰居恒星的公轉半徑時,也可以采取這種方法,應該不會誤差很遠。能級是軌道條數(shù)與周期的平方成正比:能級=nT2,能級的軌道條數(shù)n又可以用距離R代替:能級=RT2,能級的軌道條數(shù)n又可以用周期T代替:能級=TT2。那么當R2=n2R1/n1的等式成立時,同樣原理T2=n2T1/n1的等式也成立。
軌道距離公式為:R2=n2R1/n1,R2為(同一天體為中心)鄰近星球的公轉軌道半徑,R1為參照星球的公轉半徑,n2為鄰近星球在第幾軌道,n1為參照星球在第幾軌道,計算原子中的電子軌道時也可以試探性的參照此公式。
注釋:
①百度知道《為什么能量與光速有關?》網(wǎng)址: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rZQu9FSuxpnqqVCs_vaFxn3BW4VN1ldJ0iGjvV
②百度百科《能級》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fQKg4LIIJ_0FKlYMACzfAQsCZI7pXfJIWb9Nl6N
[1]《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