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權(quán)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高敏感C反應蛋白檢測診斷新生兒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方法 將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35例新生兒感染性疾病患兒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時期所收治35例新生兒非感染性疾病患兒作為對照組,檢測分析兩組患兒血中高敏感C反應蛋白與C反應蛋白。結(jié)果 經(jīng)測定,觀察組患兒在高敏感C反應測定結(jié)果為陽性有32例,一般C反應蛋白測定結(jié)果為陽性的有20例;對照組患兒在高敏感C反應測定結(jié)果為陰性的有21例,在一般C反應蛋白的測定上均是陰性。對照組陽性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兩組所存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結(jié)論 通過本次研究結(jié)果的分析可知,在新生兒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斷中,檢測新生兒高敏感C反應蛋白,可快速且靈敏地進行診斷。
關(guān)鍵詞:新生兒;檢測;高敏感C反應蛋白;診斷;感染性疾病;一般C反應蛋白
在臨床中,從C反應蛋白是和急性感染、組織損傷等相關(guān)的一種急性相蛋白,經(jīng)常被當作炎癥標志物[1]。由于新生兒C反應蛋白基礎(chǔ)水平較低,如果應用高敏度C反應蛋白測定法能夠?qū)⑿律鷥焊腥镜臅r候所發(fā)生的微小變化檢測出來[2]。下面筆者就高敏感C反應蛋白檢測診斷新生兒感染性疾病的臨床進行研究與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所選取的研究對象為2012年7月~2013年9月來我院住院的70例新生兒患兒,其中有50例患兒為男性,20例患兒為女性,患兒出生3h~45d?;诟腥竞头歉腥?,將70例患兒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為35例的新生兒非感染性疾病患兒,其中有4例患兒先天性畸形,20例患兒為圍產(chǎn)期窒息,11例患兒為貧血或者營養(yǎng)不良;觀察組為35例的新生兒感染性疾病患兒,其中有3例患兒為細菌性腹瀉、18例患兒為肺炎,14例患兒為敗血癥。上述病例都通過實驗室細菌學檢測以及臨床診斷證實。
1.2方法 患兒入院的時候,采集其指血進行一般C反應蛋白的測定,取靜脈血進行血清的分離,基于此進行高敏感C反應蛋白的檢測,并且實施實驗室細菌學檢測的有痰以及血等其他標本的涂片鏡檢與細菌學培養(yǎng)?;谝合嗝庖叱恋矸ǚ治鲈韀3],借助于Orion Diagnostica透射比濁試劑于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患兒高敏感C反應蛋白值的測定,沉淀物的量和血清中高敏感C反應蛋白濃度為正比,其參考值低于3mg/L。利用Quik Read CRP分析儀進行C反應蛋白的測定,其參考值為低于8mg/L。
1.3統(tǒng)計學方法 在本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中采用的是SPSS19.0軟件來實施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組間數(shù)據(jù)資料的對比采用的是t檢驗,而計數(shù)資料對比則采用的是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兩組新生兒患兒檢測結(jié)果對比如表1所示,表1中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可知,觀察組患兒高敏感C反應蛋白檢測結(jié)果為陽性的病例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二者所存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其中對照組14例患兒在高敏C反應蛋白的測定上大于3mg/L且低于8mg/L。觀察組高敏C反應蛋白測定為陽性的患兒,其高敏C反應蛋白測定值為(23.7±16.9)mg/L,對照組高敏C反應蛋白測定為陽性的患兒,其高敏C反應蛋白測定值為(0.9±0.6)mg/L,組間所存差異線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
3 討論
所謂感染性疾病是指患者于治病過程中因抵抗病菌能力以及體質(zhì)比較差,而感染其他的疾病[4]。在新生兒臨床疾病中,感染性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其臨床癥狀不是很典型,但其進展加快,所產(chǎn)生的危害比較嚴重,且病死率也比較高。新生兒感染性疾病感染的途徑較多,因其缺乏特異的癥狀和體征,因此在診斷時很容易和其他的疾病相混淆,加大診斷的難度。在實驗室細菌感染的檢查中,主要是借助于痰、血或者腦脊液等標本的涂片鏡檢查或者細菌分離培養(yǎng)鑒定來診斷,然而由于這些檢測所需時間的較長,一般需要7d左右才可獲得結(jié)果,費時且也比較費力,同時陽性率也不是很高,在采集標本時容易給患兒帶來痛苦。目前在感性疾病患者血液檢查中,C反應蛋白作為一種急性實相蛋白,已被廣泛應用于新生兒感染性疾病的診斷中,從大量的應用實踐來看,由于受抗血清質(zhì)量以及測定方式的限制,導致C反應蛋白測定的準確性以及靈敏度均較差。
人體中C反應蛋白主要來源于其肝臟,為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中一個重要的構(gòu)成部分,具備免疫調(diào)控功能。因新生兒肝臟發(fā)育以及免疫系統(tǒng)還不是很完善,對此所含C反應蛋白量非常少,一旦新生兒受感染,所含C反應蛋白量用一般C反應蛋白檢測法不可將低于8mg/L的值測出來。在這種情況下,高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也逐漸成為了新生兒感染臨床診斷指標之一。Julie等學者在新生兒高敏感C反應蛋白的研究測定中發(fā)現(xiàn)其參考范圍為低于1~2mg/L,若超過了該范圍,則和嚴重感染相關(guān),比較常見的感染為細菌感染,因此將低于3mg/L來作為參考范圍。
對新生兒感染進行判斷[5]。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新生兒感染新疾病患兒通過高敏度C反應蛋白檢測發(fā)現(xiàn)有32例患兒超過了該范圍,對照組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中有14例患者超過了該范圍,二者所存差異顯著。從研究結(jié)果來看,當新生兒患有感染性疾病時,其高敏度C反應蛋白明顯上升,借助于該數(shù)值可快速、靈敏且有效地進行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在臨床實踐中,要想獲得更為準確的診斷結(jié)果,僅僅借助于該項指標檢查是不可行的,還需結(jié)合患者臨床體征、癥狀和其他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來進行綜合分析,以此合理地區(qū)別病毒性感染和細菌性感染,為臨床治療方案的明確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jù)。
參考文獻:
[1]周明莉,蔡愛玲,王雪峰,等.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測定在新生兒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6):683-684.
[2]李永紅.血清 C-反應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變化在新生兒感染性疾病的應用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3):63-65.
[3]劉文高,付溥和.超敏C反應蛋白早期診斷新生兒細菌感染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13(7):638-641.
[4]佘尚揚,李小妹,韋秋芬,等.hs-CRP與血細胞參數(shù)在新生兒感染中的診斷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1,24(4):439-442.
[5]許志有,董戰(zhàn)玲.血清hs-CRP在新生兒細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39(1):25-26,32.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