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錦輝(甘肅省定西市人民醫(yī)院普外二科定西7430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30例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研究
強錦輝
(甘肅省定西市人民醫(yī)院普外二科定西743000)
摘要:目的: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胰腺炎的效果進行分析探討。方法:將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單純采用西醫(yī)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血淀粉酶等指標的恢復時間。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0%,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各項指標恢復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胰腺炎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方法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中西醫(yī)結合療法;療效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為外科常見消化系統(tǒng)急癥,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1]。該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發(fā)熱、惡心、嘔吐、血尿淀粉酶升高、腹痛等,給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2]。為了探討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療方法,筆者對2014 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AP患者進行隨機對照研究?,F(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60例的AP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會制定的急性胰腺炎相關診斷標準[3]。將患者按照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24~58歲,平均年齡(43.3±5.2)歲;觀察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26~52歲,平均年齡(45.7±5.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單純采用西醫(yī)治療。(1)非手術療法:對癥狀較輕者禁水、禁食,對癥狀較重者進行持續(xù)腸胃減壓,糾正患者體內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現(xiàn)象,進行靜脈營養(yǎng)支持治療。采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皮下注射思他寧,0.1 mg/次,3次/d,疼痛嚴重者采用解痙止痛藥治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關注,及時進行對癥治療;(2)手術方法:對合并有膽管結石者應盡量取盡結石,并進行T型管引流;對胰周積液多、出血壞死型胰腺炎者應將胰腺包膜切開,松動胰床,把壞死組織徹底清除;在胰周進行多管引流,對以腹腔積液為主者應在腹腔鏡下行盆腔引流;對各種并發(fā)癥進行相應手術治療。
1.2.2觀察組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醫(yī)辨證療法。早期腸胃減壓時,經(jīng)胃管注入中藥,在腸胃減壓結束后停止,具體方法如下:肝郁氣滯型:癥狀主要為上腹脹痛、痛及兩肋、嘔吐黃水、惡心、脈弦、苔白薄,應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方劑為:枳實12 g、柴胡1 5g、郁金15 g、延胡索15 g、白芍12 g、厚樸10 g、陳皮6 g、木香10 g、法半夏10 g;濕熱壅滯型:癥狀主要為納呆、嘔吐惡心、身目俱黃、疲乏、舌紅、脈滑數(shù)、大便不爽,應用龍肝瀉膽湯聯(lián)合茵陳蒿湯加減治療,方劑為:黃連10 g、茵陳10 g、龍膽草10 g、延胡索15 g、枳實15 g、柴胡12 g、大黃15 g、木香10 g、黃芩15 g、山梔子15 g;脾胃實熱型:患者的主要癥狀為劇烈疼痛、腹脹痞滿、咽干口苦、敷熱、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燥、脈滑數(shù),應用大柴胡湯聯(lián)合大承氣湯加減治療,方劑為:黃芩15 g、柴胡15 g、大黃15 g、延胡索15 g、黃連10 g、厚樸15 g、枳實15 g、白芍15 g、芒硝10 g。經(jīng)水煎服,1劑/d,分3次服用,10 d為1個療程,根據(jù)患者的病情持續(xù)1~2個療程。
1.3觀察指標以參考文獻標準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4]: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經(jīng)B超檢查顯示胰腺正常,血尿淀粉酶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經(jīng)B超檢查顯示胰腺水腫極大好轉,血尿淀粉酶基本恢復;有效:患者偶爾出現(xiàn)輕度腹痛,經(jīng)B超檢查顯示胰腺水腫變化不大,血尿淀粉酶有所降低;無效:臨床癥狀、體征、血尿淀粉酶及B超檢查結果沒有好轉甚至加重。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組人數(shù)×100%。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處理對所得數(shù)據(jù)以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組總有效率為10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2.2觀察指標恢復時間觀察組各項指標恢復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恢復時間對比(d,x±s)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導致病情惡化,會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人體分解代謝異常引起,發(fā)病機制主要為胰酶引起胰腺微循環(huán)及自身組織消化障礙,因體內氧化自由基及內毒素作用導致全身臟器受損[5]。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腸麻痹及腹脹等會損傷腸道的黏膜功能,導致細菌大量繁殖,內毒素大量產(chǎn)生,腸道細菌移位,引發(fā)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全身炎癥反應。
中醫(yī)認為急性胰腺炎為“結胸、脾心痛”的范疇,發(fā)病原因為飲食不節(jié)制、暴飲暴食、長期情緒低落、勞累過度、酗酒,風寒濕邪入侵,導致脾胃、肝膽功能紊亂,進而脾失健運、肝氣郁結、瘀阻中焦[6]。治療時應遵循疏肝理氣、通腑瀉實的原則,筆者結合多年臨床經(jīng)驗,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行中醫(yī)辨證治療,方中大黃為君藥,祛瘀通便、苦寒泄熱;白芍行氣止痛、改善微循環(huán)、活血化瘀;大黃、芒硝、黃芩可清熱通下利濕,緩解炎癥滲出。諸藥聯(lián)用能夠促進腸蠕動,排出腸內積聚,減少腸道細菌,緩解毒素吸收,改善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胰腺炎可快速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康復。林旭紅等報道[7],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法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采用西醫(yī)治療,治療有效率可達95%以上。本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100.0%,符合相關文獻報道。總而言之,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穎玲,傅長來,唐光華,等.鼻飼加味柴芍承氣湯治療急性胰腺炎40例[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0(4):329-331
[2]姜清宇.清下化瘀方治療急性胰腺炎療效評價及BISAP評分對病情和中醫(yī)證型的評估[D].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2013.6-12
[3]趙相,賈玉東,劉海濤.復方丹參聯(lián)合烏斯他汀治療急性胰腺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9):317-318
[4]張正良,白鄭海,杜立峰,等.清胰湯聯(lián)合DAR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3,22(7):760-764
[5]胡靜,鮑文銀.烏斯他汀聯(lián)合地芬諾酯治療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2,33(4):472-473
[6]楊國紅,王曉,李春穎.中藥四聯(lián)療法分期辨證優(yōu)化治療急性胰腺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4):301-304
[7]林旭紅,李永渝.急性胰腺炎發(fā)病機制及相關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0,26(5):1029-1032
收稿日期:(2015-03-27)
中圖分類號:R576
文獻標識碼: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5.08.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