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
(寧波市通途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浙江寧波 315010)
對于在城市道路跨線跨橋鋼混凝土疊合梁吊裝施工,對施工場地要求高、周邊交通影響較大。本文以寧波市環(huán)城南路快速路工程Ⅱ標段109~110跨鋼混凝土疊合梁安裝為背景,采用支架上分節(jié)段拼裝,單片梁整體橫移、落位安裝施工工藝,有效解決了場地限制的難題,保障周邊居民的出行。該施工方法構(gòu)思新穎,具有較高的技術創(chuàng)新,節(jié)約了施工費用,豐富了鋼箱梁吊裝施工技術。
寧波市環(huán)城南路快速路工程II標段,工程修筑起點樁號為K2+593.498,終點樁號為K5+000.000,長度為2406.502,主線高架第109~110聯(lián),上部構(gòu)造為鋼混凝土組合梁。跨徑為45.261 m,斜跨布置,109#墩位線與道路中線交角為16.853°,110#墩位線與道路中線交角為18°。109~110跨疊合梁分為左右兩半幅,斜跨現(xiàn)有的寧南北路立交,斜角69.33°,該立交車流量大;109墩蓋梁邊線距寧南北路立交2.9 m,110墩蓋梁邊線距寧南北路立交14.75 m。受本工程橋梁縱坡影響,寧南北路立交橋面東西側(cè)行車道至疊合梁底凈空分別為:7.0 m、7.3 m。寧南北路立交橋?qū)儆诔鞘兄鞲傻儡嚵髁看?、跨徑大。按常?guī)吊裝安裝工藝必然影響立交橋交通,對附近居民出行影響大且受施工場地限制起重設備的停放位置。故需要尋求一種新型方法對鋼混凝土疊合梁安裝。
2.1.1 支架設計
109~110疊合梁施工支架采用鋼管立柱支墩+貝雷梁形式,搭設可布置兩片梁拼裝的施工平臺,平臺跨徑布置為28.4 m+13.4 m,寬9 m,高14 m。三個臨時支墩均采用單排三柱結(jié)構(gòu),立柱采用直徑Φ600×6 mm鋼管,立柱間用Φ276×3 mm鋼管作為平聯(lián)和斜撐;支墩上設2I40a工字鋼作為橫梁;支架主梁跨采雙排單層貝雷梁,每組之間采用角鋼橫向連接,單組兩排貝雷梁間采用標準間距45 cm支撐架連接成整體,見圖1。
圖1 疊合梁施工支架與周邊構(gòu)筑物位置關系示意圖(單位:cm)
主梁上按間距1.5 m鋪設分配梁,分配梁長9 m,為支架兩側(cè)留出施工操作平臺提供足夠空間。分配梁上滿鋪3 mm厚花紋鋼板,施工平臺南北兩側(cè)設置高1.2 m安全欄桿,南側(cè)為固定式欄桿,北側(cè)為配合疊合梁橫移施工,因此設計為活動可拆卸式欄桿。欄桿下部安裝0.2 m高竹膠板擋板,防止施工平臺上物件滑落平臺,而傷及下方車輛或行人。施工平臺東西兩端標高與相對應蓋梁頂標高齊平,見圖2。
2.1.2 疊合梁滑移系統(tǒng)設計
(1)縱向滑移系統(tǒng)
圖2 疊合梁支架構(gòu)造圖(單位:cm)
在右幅邊梁2位置,按縱向中心對稱1.9 m間距通長鋪設兩條2I25a組合工字鋼,組合工字鋼上仰放一根 [32a槽鋼作為疊合梁節(jié)段縱向滑移軌道,軌道內(nèi)涂抹黃油以減小摩擦系數(shù)。右幅邊梁2設計位置亦為疊合梁拼裝臺座。
在右幅中梁2位置,兩端蓋梁處設置臨時支墊,作為疊合梁焊縫檢測、返修、儲存等工序使用。
(2)橫向滑移系統(tǒng)
在109、110墩蓋梁支座墊石內(nèi)側(cè),同疊合梁縱移軌道相同方法,布設橫向滑移軌道。為保證橫向滑移軌道的貫通,109、110蓋梁上疊合梁內(nèi)側(cè)擋塊暫緩施工,待所有疊合梁橫移到設計位置安裝完成后再進行澆筑施工,見圖3、圖4。
2.1.3 橫隔梁焊接操作平臺設計
109~110疊合梁橫隔梁安裝時,拼裝施工平臺無法利用,因此須在橫隔梁前、后、下方搭設臨時操作平臺,平臺做到除頂面外,其余五面采用薄鋼皮全封閉。
圖3 疊合梁橫移系統(tǒng)示意圖(單位:cm)
針對這次較高區(qū)域施工,從安全,經(jīng)濟的角度考慮,擬采用臨時支架+腳手架組合操作平臺,操作平臺滿鋪3 mm鋼板,四周按安全規(guī)定要求掛好安全網(wǎng)。
2.2.1 步驟一
疊合梁用平板車運送至工地后,用130 t履帶吊進行吊裝,緩慢擱置在拼裝支架上縱向滑移軌道內(nèi)的位移器上。
2.2.2 步驟二
在109墩蓋梁處牽引前端位移器,后端位移器通過手葫蘆同步放松,控制疊合梁節(jié)段的滑移速度,滑移過程中時刻注意疊合梁與位移器是否有相對滑動情況,并觀測軌道上標尺做到兩軌道間的位移器滑移速度基本相同。
2.2.3 步驟三
滑移到拼裝位置后,用四臺30 t千斤頂同步頂升疊合梁節(jié)段,取出位移器后,將疊合梁節(jié)段放置在臨時支墊上,并臨時固定。
2.2.4 步驟四
圖4 疊合梁支架構(gòu)造及縱移系統(tǒng)示意圖(單位:cm)
采用相同方法吊裝滑移剩余梁段。待疊合梁全部安裝完成后,再次復核疊合梁安裝位置,當均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后,焊接橫隔梁。
在最不利工況下對支架系統(tǒng)計算采用Midas Civil 2010對整個支架進行建模計算,計算結(jié)果如下。
對于Mn鋼材質(zhì)構(gòu)件,在貝雷梁中間立柱正上方的下弦桿處有最大正應力(實際為貝雷弦桿加強區(qū)間,該處實際應力遠小于本計算應力):σmax=276.8 MPa<f=310 MPa。在上弦桿處有最大剪應力:τmax=76.9<fv=180 MPa,見圖 5、圖 6。
圖5 疊合梁支架貝雷梁軸向、彎曲應力組合圖
圖6 疊合梁支架貝雷梁剪應力圖
對于Q235材質(zhì)構(gòu)件,在貝雷梁橫向聯(lián)系桿處有最大應力:153.1 MPa<f=215 MPa;在 HN200 分配梁處有最大剪應力:τmax=85.0<fv=125 MPa,見圖7、圖 8。
圖7 疊合梁支架Q235鋼材軸向、彎曲應力組合圖
圖8 疊合梁支架Q235鋼材剪應力圖
最大位移為s=47.9 mm,方向向下,其中貝雷梁撓度δ=40.8<l/400=25.5/400=63.8 mm。
失穩(wěn)臨界系數(shù)分別為3.36,滿足整體穩(wěn)定要求,見圖 9、圖 10。
圖9 疊合梁支架整體位移圖
圖10 疊合梁支架整體失穩(wěn)模態(tài)
采用支架上分節(jié)段拼裝,單片梁整體橫移、落位安裝施工工藝讓疊合梁的生產(chǎn)和運輸更加便捷,對寧南立交交通影響小,保證了主干道的暢通。經(jīng)濟上避免了使用龍門吊等大型起重設備,節(jié)約了施工成本。減少了交通影響的安全風險,整個吊裝安裝施工以“零事故”的結(jié)果成功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