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鑫,周玉春
(1.安徽亳州第八中學;2.安徽毫州趙橋中心中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創(chuàng)新化學實驗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yǎng)觀察和實驗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巧妙地應用我創(chuàng)新的化學實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生來講,對某一學科的重視,往往是感性的認識,而非理性的。教師在授課時,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實驗,刺激學生的感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例如在上第一節(jié)化學緒言課時,我增補了幾個有趣的實驗:爐具清潔劑變鮮花、紫葡萄酒變紅葡萄酒、清水變牛奶等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爐具清潔劑變鮮花
圖1 用酚酞浸泡的濾紙花噴清潔劑前
圖2 用酚酞浸泡的濾紙花噴清潔劑后變紅
例如,將二氧化碳氣體直接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沒有明顯的現(xiàn)象,很難說明確實發(fā)生了反應,讓學生歸納總結其性質,是很困難的。我就此設計了如下的實驗:通過U 型管兩端的液面升高的明顯差異(二氧化碳和水、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在一個連通器中進行,對比強烈、明顯),不僅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實驗的神奇,還能夠讓學生通過直觀的現(xiàn)象說明NaOH 溶液與CO2氣體確實發(fā)生了反應,這樣可信度高,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該實驗中,學生還掌握了控制變量法在化學實驗中的作用。如圖3 和圖4 所示:在量錐形瓶中收集滿CO2氣體,分別向兩個錐形瓶中用注射器注入等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蒸餾水,震蕩,然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實驗現(xiàn)象:與氫氧化鈉溶液相連的U 型管一端的液面升高。實驗現(xiàn)象說明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瓶中氣壓變得更小,說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排除了溶劑水對實驗結論的干擾。
圖3 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前
圖4 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后
作為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做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實驗時,我提醒學生課本使用的是軟質塑料瓶,瓶子變癟了;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證明?如果不是軟質塑料瓶而是硬質的集氣瓶現(xiàn)象會怎樣?學生討論非常熱烈,從提出的方案中有選擇性地進行實驗,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了化學知識,師生共同完成了在充滿二氧化碳集氣瓶加水,震蕩后集氣瓶倒置玻璃片被吸住的實驗。
探究性實驗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例如,課本上在探究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時,往有色溶液中加入活性炭,溶液需要40 分鐘左右才能變澄清,通過創(chuàng)新之后的實驗,在注射器中將有色溶液通過蘸有活性炭粉末的脫脂棉,得到的就是無色溶液,而且復習了過濾的操作,操作時間也大大縮短,對課堂效率的提高也很有幫助。
總之,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最為直觀、最為形象,最具說服力的好方法。利用化學實驗的創(chuàng)新可以更好地加強學生對化學實驗原理,實驗操作的了解。
強美鳳.以學定教 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初中化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