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豐市大橋鎮(zhèn)中心小學(224131) 丁穎慧
小班化教學在我校實施已有五個年頭。在教研課的平臺中,小班化課堂教學從浮躁轉向了寧靜,從排演的矯飾轉向了真實有效。小班化教學以點帶面,使全校課堂變得十分尊重學生的需要,讓學生天真的回答和幼稚的思維在課堂中得以重現(xiàn),課堂似被注入了生命的靈動。
在課程改革中,語文教學曾一度走入誤區(qū),許多反復排演、課前交流好的公開課頻頻出現(xiàn),甚至被搬上了示范課的舞臺??上驳氖?,真實、有效的教學改革之風隨后吹到,提倡我們追求常態(tài)課堂、有效課堂。我校也推行了“推門聽課”的制度,評課時鼓勵少說優(yōu)點,多對有待提高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提出探討。
著名特級教師薛瑞萍說過,我不主張學生全面開花地發(fā)展,因為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的語文課堂追求讓學生個性成長。雖是小班化教學,教師面對的畢竟是三十多個活生生的、有自己思維的人,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不可能總是按著教師的預設來發(fā)展,所以課堂中有缺陷也是難免的。有一次,我在上一節(jié)校內(nèi)研究課,原本設計的續(xù)寫還沒來得及講完就下課了,我只能按時下課,把續(xù)寫留到下節(jié)課。我有些沮喪,但學校呂主任給我點評時說:“我們每節(jié)課有一個或幾個亮點就已經(jīng)足夠了,并不奢望每節(jié)課總是完美無缺的?!蔽一砣婚_朗。其實,每一堂課注定不完美,它有許多預設和生成,允許有意外,可以有停頓,這樣的課堂才是生命靈動的課堂。生命靈動的課堂尊重學生的生命和需要,還原了學生本真的天性,這里有他們雖幼稚卻真實的思考,雖天真卻真情的回答。
靈動的語文課堂首先應該是和諧的課堂,是輕松愉悅的,是民主平等的,是合作探究的。民主和諧的氛圍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迸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準確定位教師的角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
我校推行小班化課堂以來,一個可喜的變化就是師生關系的變化。校長在會上三令五申,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開始,教師們還有些犯嘀咕:站都不許站了,我們還拿學生怎么辦?我看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優(yōu)秀是可以裝出來的》,這句話一點也不假。開始,有的教師也許是由于校規(guī)的約束,控制住自己不去體罰學生,后來就習慣成自然了。我也真切嘗到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帶來的甜頭。有一次學生做課堂作業(yè),因為一年級學生速度不一樣,有的才做了一點,有的已經(jīng)全做完了。我要指導那些做得慢的學生,又要面批交了作業(yè)的學生。做完的學生開始大聲講話,我一開始大聲訓斥:請不要講話!可學生們?nèi)匀晃倚形宜?。我就換了一種說法:看哪一組坐得最最好!課堂一下子就沒有了聲音。我們班還有一個女學生,她成績不好,又不愛講話,我跟她說話,她總是頭一低,聲音很低,遇到她不想說的就干脆不理你。我要是拿起師道尊嚴來,她眼皮都不抬一下。怎么辦呢?我發(fā)現(xiàn)她寫字比較認真,就表揚她,并獎勵她小蘋果。她背書背得很慢,差不多是全班最后一個,但我仍對她說:“你背得不錯啊!聲音再響一點,多讀書,你會背得更快!”現(xiàn)在,她上課也舉手發(fā)言了,每天上學時總會跑到我跟前說:“老師好!”這就是平時師生關系和諧的一種體現(xiàn)。
課堂是否有效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師的素養(yǎng),在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有一條建議——“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其中談到每一位教師要懂得一點教學的常識,而且要深知所教學科的知識。那么,如何獲得這些知識呢?蘇霍姆林斯基建議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而對于提高后進生的智力,蘇霍姆林斯基的方法依然是閱讀。因此,我校努力營造“書香校園”的氛圍,提倡有效閱讀,弘揚傳統(tǒng)文化,從而打造了靈動、有效的課堂。
我校將古詩文與各學科教學有機融合,充分挖掘各學科素材,結合各學科特點組織滲透,在古詩文與音樂、古詩文與繪畫、古詩文與書法、古詩文與習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傳統(tǒng)文化的整理,我們編撰了《唐宋詩詞選讀》《古詩詞歌曲》等“傳統(tǒng)文化精粹”系列校本教材;結合新時代對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我們編撰了《小星火詩集》《古詩文讀后感集》等校本讀物,并利用晨會、早讀和班隊會時間要求學生誦讀、交流、欣賞。另外,每個小班教室都設有圖書角,學生可以利用早晨和中午的時間去閱讀豐富的課外書籍。
在小班化課堂教學中,雖然有成績,但也有不足。比如學生的閱讀量還沒有達到,教師也沒有能夠完全靜下心來多讀書,這些在“書香校園”的創(chuàng)建營造中,仍需要不斷加強。我校的課堂教學仍有無效教學的現(xiàn)象,因為教師們還沒有能夠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我也常思索:既然教師總習慣為考而教,而教學也必須有評價體系,如果考核的題目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能力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會不會就全都有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