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維加
想象世界
——學習虛構
◎韓維加
(配套教材: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提倡作文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但我們不能否認,許多寫得好的作文常常是虛構之作。寫作往往離不開虛構,更離不開想象。想象能力是人類不可或缺的智力,也是我們應該具備的一種寫作能力,學習虛構其實就是培養(yǎng)想象能力。
如何合理想象,進行虛構?先看下面一篇文章。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唉,這個秋天,真冷。
去年北邊兒鬧叛亂,都打到京城城墻外頭了,玄宗皇帝嚇得連滾帶爬從長安一直跑到成都,別看他吃得肥肥胖胖,跑起來真不輸給那些年輕人。而我們的主人公,被后世稱之為“詩圣”的杜甫,為了所謂的忠義,毅然拋棄坐落在長安市區(qū)的豪宅,跟著皇上跑到了成都,想著自己是跟著皇上來的,吃穿住行應該不成問題,少說得分一套七八十平方的三室一廳吧。可孰知,皇帝老兒自顧不暇,連皇上都不當了,哪兒去給他找三室一廳去。不得已,只好向幾個有錢的哥們借了點錢,在城郊蓋了一座不到十平方米的茅草屋,真是屈辱啊,別人家里的廁所都比之氣派。(對杜甫心理的揣摩不符合其為人,與詩歌主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也不相符。)
不過好歹比一個平米也沒有強,怎么說也勉強堅持了一年。到了秋天,不知從哪個方向來了一股所謂的強對流空氣,整個成都大風不止,我們的杜老爺子今兒個都48歲的人了,怎禁得住這一吹啊!于是整天蜷臥在家中。不料,忽有一天,風力由六級直升到八級,這茅草屋本就搖搖欲墜,禁不住風神的呼喚,跟著它起飛了,還以為能沖出亞洲,飛向世界呢??墒胫?,風是個騙子,它不是在呼喚,而是在忽悠,把你忽悠起來再把你扔下去,于是茅草分為兩撥,運氣好的掛在了樹上,不好的就掉在了水坑里。我們的杜甫這時也感到不對,雖說家里因經(jīng)費原因沒有交暖氣費,暖氣早停了,可這墻怎么也透風,屋頂也……屋頂,屋頂沒了?。ù硕螐拿┎菸莸慕嵌葘懀еf重,有油滑之嫌,與詩歌情調不諧調。)
杜甫急急忙忙沖了出去,也顧不上自己48歲的高齡了,茅草屋要緊啊,當他努力地睜開了眼睛時,眼前的景象使他熱淚盈眶。一群七八歲的孩子正頂著七八級的大風撿茅草。杜甫心想,世上真是好人多啊,等他們把茅草給我,我一人給他們一分錢。于是他便站在屋前,拿出自己僅有的一點積蓄,準備好了幾分錢等著那群孩子??梢徽Q?,那群孩子如影子般消失在竹林之中了,杜甫愣了一下,馬上意識到事態(tài)的嚴重性,于是大呼:“還吾茅來!”便追了過去。
真是歲月不饒人啊,當年全國錦標賽短跑第一名,如今竟追不上幾個黃毛小子了,還差點體力透支回不了家。在困難面前,人人都是很阿Q的,不管他是詩圣還是情圣。于是杜甫想:“屋頂沒了更好,晚上還能賞賞月”,可阿Q總還是被人捉弄,同樣的,老天爺在捉弄杜甫,于是天開始下雨。杜甫輕蔑地笑了,依然很阿Q地說:“你就不讓我賞月,我正好三個月沒洗澡了。”(面對大風破屋的境況,詩人的心理應當是焦灼、怨憤、無奈。此段心理描寫不合情理。)
可事實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只對精神有用,治不了身體的痛苦,所以杜甫雖然很科學地蜷成了肉團狀,可是他依然很冷,而且凍得瑟瑟發(fā)抖,無意間摸到一根火柴,他用發(fā)抖的手劃著了火柴?;鸸庵蟹路鸪霈F(xiàn)了一座高樓大廈,上面還有他的外婆……火柴被風吹滅,淺薄的上帝又一次毀滅了他的夢想。可是他卻來了寫作靈感,想寫一首詩,賺點稿費改善一下生活,于是就有了后世所敬仰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蜷成了肉團狀”“賺點稿費改善一下生活”等文字有損詩人形象,化用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情節(jié),幼稚。)
這篇文章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底本,展開想象的翅膀,語言生動活潑,但在想象手法的運用上存在一些問題。四處評注內容的修改思路如下:
第一處:作為詩圣的杜甫,在國家危難之際,心系天下,憂國憂民,應從這個角度寫詩人的心理。
第二處: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干瘦老人拄著拐杖,立在屋外,眼望著怒吼的秋風把他屋頂上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卷了起來,吹過江去,稀里嘩啦地灑在江郊的各處。此段應從詩人的視角寫,表現(xiàn)他面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怨憤之情。
第三處:“歸來倚杖自嘆息”,詩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嘆息,未引起別人的同情和幫助,世風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嘆息”的內容十分深廣,聯(lián)想到類似處境的無數(shù)窮人。對詩人的心理捕捉應由此出發(fā)。
第四處: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描寫詩人屋破又遭連夜雨、長夜沾濕的苦況,表現(xiàn)詩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詩人由個人的艱苦處境聯(lián)想到其他人的類似處境,表現(xiàn)詩人推己及人、舍己為人的高尚風格。
一、弄清想象和虛構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想象?它是指人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過程。想象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起點,寫作離不開想象的參與。
想象如此重要,那么,我們寫作文時如何運用想象呢?其實,虛構就是一種有效的途徑。虛構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種藝術手法,指作家創(chuàng)作時在掌握生活素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加工,塑造出典型的藝術形象。
二、掌握想象和虛構的主要方法
一篇沒有想象和虛構參與而寫出的文章,必定行文凝滯生澀,呆板直白,難以收到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在具體操作中,運用想象和虛構,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去實現(xiàn)。
1.打破時空界限,合理進行夸張、變形。為了更好地突出主題,有時在構思時,作者打破時空界限,讓不同時空的人物聚合在一起,以此刻畫人物,揭示主題。
2.化實為虛,化虛為實,虛實結合。這里的“虛”和“實”是一組相對的概念。一般而言,眼見為實,想象為虛;現(xiàn)實為實,未來為虛;正面為實,側面為虛;寫景為實,抒情為虛。賀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痹娭幸浴耙淮煵?,滿城飛絮”喻愁之深廣,以“梅子黃時雨”喻愁之綿綿不絕,用江南暮春時煙雨迷蒙的情景,形象真切地表現(xiàn)出詩人內心的無限“閑愁”。這是個典型的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的例子。
3.化平淡為奇特,敘述描寫適當渲染。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人、事、景物,往往平淡無奇,寫作中,直白地敘述下來,必定味同嚼蠟,令人難以卒讀。如果運用豐富的想象,或化動為靜,或化靜為動,或對所寫對象選擇加工、渲染,就會化平淡為奇特,收到好的表達效果。余秋雨的散文《遙遠的絕響》寫魏晉時期的名士阮籍和嵇康的風范、性情和命運,如果按史料記載,平鋪直敘,難以感染讀者。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
那應是黃昏時分吧,離開廣武山后,阮籍的木車在夕陽衰草間越走越慢,這次他不哭了,但仍有一種沉郁的氣流涌向喉頭,涌向口腔,他長長一吐,音調渾厚而悠揚。喉音、鼻音翻卷了幾圈,最后把音收在唇齒間,變成一種口哨聲飄灑在山風暮靄之間。這口哨聲并不尖利,而是婉轉而高亢。
你看,作者把阮籍吹口哨的動作寫得何等生動、細致而奇特、傳神!這都是運用想象虛構的結果。
三、注意想象與虛構的相關問題
1.想象要符合生活邏輯。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形象(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生活畫面等)必須符合生活本身所固有的一些規(guī)律,這樣才會讓人覺得可信。同學們在虛構的時候,常常只重虛而忘了實,讓自己的想象變成了漫無邊際的胡編亂造。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說:“虛構愈切近真實愈好,情節(jié)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使讀者喜歡?!彼蕴摌嫳仨氁宰约菏煜さ纳?、以一定的生活體驗為基礎,有一定提煉、概括生活的能力,即“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也正是虛構的魅力所在。
2.想象必須服從作文的主旨。任何好的虛構作品,無論看起來多么荒誕,它都緊緊圍繞著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例如:《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夠荒誕吧,但作者這樣虛構的目的是為了借此表達一種敢于反抗、追求自由的精神。
3.眼前的實景與想象中的虛景,要注意過渡、銜接,做到妥帖、自然。
(練習題目見高一必修2《寫作練習》P26)
一、寫作時要發(fā)揮想象力,對故事的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等加以虛構。
最后一位地球人
地球上最后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哐——哐——”
什么,這是敲門聲嗎?這個人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因為他還沉浸在對人類以往生活的回憶中。那時,天藍藍的,水綠綠的,山青青的,花紅紅的,風和日麗,鳥語花香,善良的人們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
“哐哐!哐哐哐!”
難道真的有人敲門?他快步走到門口,伸手打開了門。?。≌媸遣豢床恢?,一看嚇一跳。
“孫——悟——空?!”他因驚訝而結巴起來,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又使勁地往自己的臉上掐了一把。
“怎么了,小子?你沒有看錯,你面前站的正是俺老孫,那個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p>
……
“好!現(xiàn)在老孫給你五件寶貝:一把扇,一只瓶,一只袋,一粒種,一對輪子。此扇乃芭蕉神扇,可將天地間的烏煙瘴氣扇凈,可將天下不良東西通通扇走;此瓶乃觀音菩薩之圣水凈瓶,可將五湖四海之污水盛裝于內,一小時后便化為凈水;此袋乃靜風神袋,可將肆虐于地球上的狂風囊而括之;此粒種子乃佛祖蓮臺金蓮之籽,名為“萬物神種”,只要埋入土壤,不出兩日連沙漠也變?yōu)榫G洲;此輪乃風火輪,因上述幾件事都需你三日內做完,路途遙遠而你又是肉體凡胎,所以特向哪吒借來供你一用?!?/p>
“多謝大圣拯救我們的地球!可是,地球上的人類、動物還能復活嗎?”
“那要看人類的造化了。都因老孫性急沒有細想,只帶了個空瓶來。救生靈需要觀音菩薩凈瓶中的圣水,俺這就去觀音菩薩處討要。小子,現(xiàn)在咱們分頭行動,人類存亡在此一舉,快快動身吧!切記,無論遇到多大困難、什么艱難險阻,都必須堅持?!?/p>
“請大圣放心,我一定努力去做,決不辜負了你這片善意佛心!”
……
二、小行星近期頻繁地掠過地球,這告訴人們,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危險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一直存在的。面對小行星這類“天外來客”頻頻造訪,天文專家們表示,空間天體撞擊地球是“全球挑戰(zhàn)”,地球人不能再“養(yǎng)尊處優(yōu)”,需要各國一起尋找解決方案。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鐘大新介紹說,為了避免近地小天體撞擊地球,目前一些國家的有關部門和機構正在擬定計劃,制定措施,一是對近地小天體建立空間警戒網(wǎng),進行嚴密的空間搜索和實行有效的監(jiān)視;二是系統(tǒng)研究和掌握攔截、爆破、擊毀及將其推離原來軌道等高新技術,以便化險為夷。
三、本詩的陳述對象有二:喜愛并走進陽光的人和害怕并躲避陽光的人。這兩個不同的陳述對象,表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兩種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帶來兩種不同的人生結果。在對比中,詩意凸顯,觀點自明。再加上“以‘走進陽光’為話題”這一要求,我們更要抒寫命題人潛在的情感傾向——對“喜愛并走進陽光的人”的禮贊,表達對“害怕并躲避陽光的人”的批判。因此,文體上選擇抒情、議論性散文或議論文較佳。便于感情的抒發(fā)和觀點的表達。
擁抱陽光
生活像一團充滿了辯證色彩的謎,而每個人對生活的態(tài)度決定了你的顏色。有時候我們喜歡紅色的積極熱情、橙色的歡樂奔放、黃色的機靈生動、綠色的朝氣蓬勃,但有時我們也會酷愛藍色的冷靜恬淡、黑色的沉默肅穆。陽光正是這樣五彩繽紛,才創(chuàng)造出如此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擁抱陽光,給人生更多燦爛;接受陰影,讓生活充滿期待。
記得詩人紀伯倫說過,歡樂與痛苦,喜悅和憂傷,恰似光與影,緊緊相依相行。雨過就是天晴,如果沒有離別的淚,就不會有相逢的笑顏;如果沒有失敗的垂頭,就不會有勝利的昂頭;如果沒有嘗過苦澀,就品味不出甜蜜。是的,任何事物的背面都有陰影,陰影是無法被人拒絕的,可當你面對著燦爛,又何必在意當初的困苦和艱難呢?換一個角度看,這些陰影襯托了陽光的色彩,讓我們明白,擁抱陽光的心態(tài)是多么可貴,而接受陰影的坦然又是人生堅定瀟灑的可貴品質。
光和影,就好比一個人的優(yōu)點和缺點。越是站在陽光之下,“陰影就會越引人注目”。沒有缺點是最大的缺點,這話說得很對。有一篇小說就象征性地描寫了一個去掉影子的孩子本以為自在得意,卻讓眾人感到恐懼和唾棄,最后又找回了影子的故事。當人們望見陽光的明媚就必將發(fā)現(xiàn)黑影的灰暗,對比是如此強烈,以至于我們常常要背過身去,走到一個更大的陰影里,企圖抹殺掉這灘洗不掉的印記。此時我們整個“也裹在一片灰黑之中”。騎士王小波說,我不愿再做一只老鼠,鉆回黑暗的貨倉。擁抱陽光是一種勇氣,在陰影之上,光亮永遠明朗;擁抱陽光是一種自信,不要畏懼陰暗的副作用,況且這陰影,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可是,就是在見不著陽光的天氣里,人依然要去接受陰影。顧城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碑斘覀儫o法抗拒黑暗而被裹在一片灰黑之中的時候,不要喪失對陽光的渴望和向往,努力尋找生活的亮點,總有一天將獲得萬里晴空。
讓我們做個喜愛并擁抱陽光的人吧,拉開窗簾,摘掉墨鏡,走出封閉,盡情地展現(xiàn)和享受生活的美好!
四、說到“輕”就不能回避“重”。就輕說輕,難以深刻,寫作時要闡明輕與重的辯證關系。
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常停留在大家常見的層面,許多人注意不到,比如說“輕”,大家可能注意不到它,為什么米蘭·昆德拉要寫這個“輕”呢?他認為“輕”是一個重要的哲學概念,“輕”的力量比“重”的力量還要巨大。這些“輕”所包含的東西絕不比“重”所包含的少、微薄,微妙的東西是很重要的?!熬⒅?,深藏大義”。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教研室;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