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衛(wèi)京
在一個兒女眾多的家庭中,父母總是能根據(jù)每個子女的需要給他們最恰當(dāng)?shù)膼邸sw格最弱的,父母不會安排他去做體力活;吃飯最慢的,老是能吃上第一碗端上桌的飯,甚至能在長輩們之前動筷子;挑食的,吃飯時不管做到哪個位置都正好離他喜歡的菜最近;學(xué)習(xí)好的孩子能輕易地從父母那里討來零錢去買書;而任性愛賭氣的孩子得到的愛就是父母對他的寬容……若只看某一個方面,你會覺得父母對你是不公平的。
怎么干重活就總是派你去呢?因為你最有力氣、體格最棒。怎么從來也不讓你先吃飯呢?因為你吃飯很快,最后端碗也能吃飽。怎么從來也沒有人問你最愛吃什么并擺在你面前呢?因為你哪樣菜都能吃,哪一樣都吃得很香。怎么你跟父母要零錢就總是會被拒絕呢?因為給了你零錢,你就會買零食或玩具,那些無益于你的成長。怎么從來也沒有人怕你不高興而看著你的臉色說話呢?因為你生性豁達(dá),不會因為一點小事或一句話而躲到一邊去流眼淚……
而這些事的原因父母一般都不說出來,只是在每件事來到時會毫不猶豫地做出那樣的安排。
也有些時候父母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為什么會這樣安排,但父母的安排往往是對于這個家庭來說最合理的安排。
我家有姐妹三人,我丈夫家有兄弟四人,從這兩個家庭中我看到了天下所有父母的相同之處。丈夫在家里排老四,小時候父親經(jīng)常對他三個哥哥說的話是:“你們?nèi)齻€都不要惹他,要不然他又不吃飯了?!泵慨?dāng)說到此話,丈夫都要加上一句:“我在我們家最小,他們當(dāng)然要讓著我了!”我心里卻知道,都讓著他不只是因為他最小,而是因為他的性格。我在家排老二,上有姐下有妹,媽媽常說的話是:“你倆別跟老二吵,她脾氣犟,生起氣來誰也勸不了!”在父母跟前,我們都是按自己的本性活著,父母會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點做出安排。
而離開父母進(jìn)入社會,誰會管你是不是會賭氣不吃飯,誰會勸你不要太生氣?一切全憑自己化解。到我跟丈夫結(jié)婚后,我們已各自明白了自己的擰脾氣只有在父母面前可以任意發(fā)泄,所以在平常日子里雙方都能控制脾氣也能跟別人交往,才能過著平靜的日子。
我家在縣城,而丈夫的老家在農(nóng)村,每一次回老家,公婆都將我們奉為上賓:一進(jìn)門先給倒上糖水,飯熟了要先給我們舀上,水開了要先問我們喝不喝,炒菜洗碗更是不讓我動手,甚至要求三哥家那個六歲的小妮子讓著我的已經(jīng)十一歲的兒子,理由是你哥哥輕易也不來……
而在我的父母家,每當(dāng)家在省城的大姐回家,我的母親也是好茶好飯地奉上,還老是怕大姐嫌家里不干凈,將床單被罩沙發(fā)巾都專門洗了重鋪……更有趣的是,吃飯時必得讓我姐坐那個能看得見電視又不礙著上菜、夾菜還很方便的位子,連我爸坐錯了我媽也是毫不客氣地把他攆到一邊去。我和妹妹都笑我媽偏心,她理直氣壯地說:“你姐不是輕易也不來嘛!”我心里也知道,“輕易不來”只是父母們的借口,更真實的原因是那個最有出息的孩子總是他們的驕傲,他們沒有能力給這個孩子其他的幫助和提攜,就愿意讓這個孩子在自己的家里享有一些“特權(quán)”來表達(dá)對這個孩子的支持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豪。這不是勢利,因為父母對那個混得最差的孩子給予的是物質(zhì)幫助,給這個過得最好的孩子的只能是精神上的待遇。
這只是父母的一種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