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飛, 詹小燕, 劉俊平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閩東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福建 福安 355000)
鼻內鏡手術(nasal endoscopic surgery,NES)已經在慢性鼻竇炎(chronic sinusitis,CRS)的治療中得到廣泛開展,但手術后對鼻腔填塞材料的選擇仍是臨床醫(yī)師關注的焦點,也是進一步保證手術質量的關鍵[1]。隨著對填塞材料的不斷研發(fā),諸多新型鼻腔填塞材料已經在臨床得到應用,例如膨脹止血海綿、藻酸鈣纖維等,均改善了術后創(chuàng)面的恢復效果[2],但選擇不同的不同鼻腔填塞材料的效果仍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探究各種鼻腔填塞材料的應用效果,對提高手術療效、減輕醫(yī)師及患者的負擔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本研究通過比較凡士林紗條、膨脹止血海綿及藻酸鈣等3種常見的鼻腔填塞材料的應用效果,旨在為促進鼻內鏡術后患者的恢復提供依據。
1.1 研究對象: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75例慢性鼻竇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分期及鼻內鏡手術療效評定標準(1997)》的診斷標準[3]。按照不同的鼻腔填塞材料分成A、B、C三組,每組均25例。其中,A組年齡22-58 歲,平均年齡為(28.52 ±4.84)歲,男性 12 例,女性13例;B組年齡20-57歲,平均年齡為(28.99±4.59)歲,男性13例,女性12例;C組年齡22-58歲,平均年齡為(28.68±4.53)歲,男性11例,女性14例。三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較好的均衡性與可比性。
1.2 方法:三組75例患者均由同一醫(yī)師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鼻竇炎鼻內鏡手術治療,手術操作完成后,觀察患者是否出現活動性出血癥狀。A組患者術后使用2-3根凡士林紗條,按照折疊填塞方法于前鼻孔進行填塞;B組患者使用膨脹止血海綿(國食藥監(jiān)械(進)字2012第2641224號,比利時 Mondomed N.V.)于海綿的表面涂抹四環(huán)素可的松眼藥膏(國藥準字H44024847,廣州白云山何濟公制藥有限公司),當海綿插入至填塞部位時,使用適量的生理鹽水注入直至海綿出現充分膨脹。C組患者使用藻酸鈣(國食藥監(jiān)械(進)字2008第3642430號,德國保赫曼股份公司)填塞鼻腔。
1.3 指標觀察與評定方法: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方法對三組患者術后1d的睡眠失常、頭痛及鼻塞鼻痛等癥狀感受的主訴進行記錄與評定,評分范圍為0-10分,主訴感從無不適至極度不適[4]。術后24-48h抽取鼻腔填塞物,記錄觀察取出填塞物后出血情況;觀察與記錄手術后1周三組患者的鼻腔黏膜腫脹程度,重度腫脹:鼻底鼻中隔緊靠下鼻甲,無法顯露中鼻甲;中度腫脹:鼻中隔緊靠下鼻甲,鼻底與下鼻甲存在小縫隙;輕度腫脹:下鼻甲腫脹輕微,可見到中鼻甲及鼻中隔[5]。術后6個月對三組患者進行鼻內鏡檢查,觀察與記錄鼻腔黏連、鼻竇炎癥遷延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組間計量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s)為表示與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的差異對比,分別采用t檢驗與χ2檢驗法,多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F檢驗,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患者的主觀痛苦比較:三組患者的睡眠失常、頭痛及鼻塞鼻痛等的視覺模擬評分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C組患者手術后1d的睡眠失常、頭痛及鼻塞鼻痛等的視覺模擬評分均顯著低于A組與B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A組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的主觀痛苦比較(±s,分)
表1 三組患者的主觀痛苦比較(±s,分)
注:C組睡眠失常、頭痛、鼻塞鼻痛等評分分別與A組、B組相比,aP<0.05;B組睡眠失常、頭痛、鼻塞鼻痛等評分分別與 A 組相比,bP>0.05
組別 例數 睡眠失常 頭痛 鼻塞鼻痛A組- 0.000 0.000 0.000 25 8.77 ±0.82 8.03 ±0.66 8.86 ±0.71 B 組 25 8.40 ±0.51b 7.71 ±0.58b 8.47 ±0.68b C 組 25 5.66 ±0.58a 3.20 ±0.60a 5.80 ±0.71a F 值 - 6.986 7.032 7.867 P值
2.2 三組患者術后1周的鼻腔黏膜腫脹程度對比:三組患者的輕度、中度及重度等鼻腔黏膜腫脹程度的患者比例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C組患者中度、重度鼻腔黏膜腫脹的患者比例,顯著低于A組與B組,C組輕度腫脹患者比例顯著高于A組與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A組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術后1周的鼻腔黏膜腫脹程度對比(n)
2.3 三組患者術后抽取填塞物時出血情況、術后6個月鼻腔粘連及鼻竇炎癥遷延情況比較:C組患者鼻出血、鼻腔黏連、鼻竇炎癥遷延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A組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患者術后抽取填塞物時出血及術后6個月鼻腔粘連及炎癥遷延比較 n(%)
鼻內鏡手術是臨床上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的常用手段之一,而術后填塞一直是醫(yī)師與患者關注的重點。采用良好的鼻腔填塞材料,不僅有利于手術創(chuàng)面的止血,而且對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與局部反應、保護鼻腔黏膜等,均有重要的意義。臨床上常用的鼻腔填塞材料是凡士林紗條,它具有止血效果顯著、價格低廉等優(yōu)點,但凡士林紗條仍存在局部反應重、容易發(fā)生感染、取出填塞物后容易發(fā)生出血及疼痛程度較重等弊端[6]。本研究中發(fā)現采用凡士林紗條填塞的A組患者鼻塞鼻痛的VAS評分高達(8.86±0.71)分,顯著高于其余兩組,且鼻腔粘連發(fā)生率、取出填塞物后出血率、鼻竇炎復發(fā)率及中度、重度鼻腔黏膜腫脹的患者比例均比其余兩組更高。因此,探究更安全、有效的鼻腔填塞材料對提高手術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
膨脹止血海綿與藻酸鈣均屬于新型的鼻腔填塞材料,與凡士林紗條相比,以上兩種材料均有利于減輕術后鼻腔疼痛、頭痛等癥狀,但有研究[7]發(fā)現,使用藻酸鈣填塞后,患者的鼻腔反應更輕微。本研究中發(fā)現,采用藻酸鈣的C組患者手術后1d的睡眠失常、頭痛及鼻塞鼻痛等的視覺模擬評分(VAS)、中度、重度鼻腔黏膜腫脹的患者比例均顯著低于A組與B組患者,且鼻腔黏連發(fā)生率、取出填塞物后出血率、鼻竇炎復發(fā)率顯著低于A組,說明與膨脹止血海綿、凡士林紗條相比,藻酸鈣的應用效果最佳。
[1] 和守睆,沈志豪,金曉杰,等.鼻內鏡術后兩種鼻腔填塞物的療效對比[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1,25(6):67-69.
[2] 歐陽順林,褚玉敏,郭明明,等.新型填塞材料在鼻內鏡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13,19(2):158-160.
[3] 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分期及鼻內鏡手術療效評定標準(1997)[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8,33(3):134-135.
[4] 高萬露,汪小海.患者疼痛評分法的術前選擇及術后疼痛評估的效果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23):3892-3894.
[5] 李粵棠,余少華,程綺枝,等.鼻內鏡下治療鼻骨并鼻中隔骨折52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2,23(23):75-76.
[6] 劉軍.夾層明膠海綿油紗條在鼻內窺鏡下填塞鼻腔止血的臨床應用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3(3):180-181.
[7] 蔡卓,秦櫻,劉小芬,等.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后鼻中隔夾與高膨脹止血海綿的應用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0):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