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成 郭艷華 王永剛
(1.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道字鄉(xiāng)中學吉林松原131400;2.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道字鄉(xiāng)中心校吉林松原131400;3.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吉林松原131400)
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欣賞音樂探微
王友成1郭艷華2王永剛3
(1.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道字鄉(xiāng)中學吉林松原131400;2.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道字鄉(xiāng)中心校吉林松原131400;3.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吉林松原131400)
感受與欣賞音樂《音樂新課程標準》是這樣定位的“感受與欣賞是音樂學習的重要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币魳肥锹犛X藝術、聲音藝術,所有的音樂活動,包括聆聽、歌唱、演奏、創(chuàng)造,都需要“聽”的方式來進行,不是說完全靠聽覺,但是聽覺必須參與。比如唱歌,音高、節(jié)奏、音準都需要聽覺來調(diào)整。一個人五音不全,其實不是嗓子、肌肉的問題,而是耳朵出了問題,聽的不準,所以才唱出不準的聲音。我們經(jīng)常說,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善于聆聽的耳朵,也就是良好的聽覺。聽覺的培養(yǎng)是音樂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有了良好的聽覺,才有了音樂學習的基礎。”
“感受與欣賞”就是在教學中聆聽大量的音樂作品,包括聲樂、器樂。聆聽大量的聲音作品和器樂作品正是學生提高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多聽才能熟悉,熟悉了以后才能喜歡,有情感,所以這些都必須建立在多聽的基礎上。課標里明確提出了這個問題,欣賞音樂要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學生對于音樂的欣賞是需要老師引導的,引導得好,孩子們就聽得開心,聽得明白,聽得下去。在欣賞《漁光曲》這一課時,試著讓學生聽“聽到了什么?”讓他隨便說,進而引導“有什么樂器演奏的?”“根據(jù)名字想到了什么?”……學生只要思想集中,要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表達獨立的感受與見解跟著老師走,就一定能走進音樂的美麗世界。
“要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表達獨立的感受與見解?!弊寣W生有所收獲也是吸引學生的有效措施。“弦樂四重奏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哪四重奏?”帶著這些疑問,學生就會聚精會神的參與回答,聽老師的介紹,最后終于明白其中的含義;并且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交流,能夠表達出來,與同伴分享。這是知識的收獲,也是快樂的收獲。當孩子們把內(nèi)心的一些活動,表達出來,和同伴交流的時候,其實也是互相影響的過程,又能使學生確認自己的感受是否更貼近作品。在一節(jié)音樂課上,讓學生享受到音樂的美,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收獲了他從未知道的知識,這是多么愉快的事情?。榇?,教師一定要認真?zhèn)湔n,精心備課,巧妙提問,抓住學生的心理,引導他們學習,幫助他們體驗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彼€說:“我想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各種良好的社會習慣,諸如熱愛祖國,關心人的習慣,禮貌誠篤的習慣,閱讀書寫的習慣,虛心自強的習慣等等?!币魳肥锹犛X藝術。學生聽的過程是體驗和理解的過程,也是想象過程。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音樂的習慣,逐漸積累欣賞音樂的經(jīng)驗。聆聽音樂是終極目標,是一輩子的事。學生坐好靜靜聽,完整地聽播放的音樂,讓學生對作品感悟:歡快、優(yōu)美、悲傷等情緒。但如果讓低年級學生一味去聽,很難全身心投入音樂中,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事先編個故事作為欣賞的導言,然后提出聽賞要求,讓學生由被動的“要我聽”,變成自覺的“我要聽”。復聽時讓學生跟著音樂動一動,用簡單動作表現(xiàn)歡快的情緒,如欣賞《誰來了》讓學生從聽一連串的上行音階音樂中感受不同動物的形象,使學生在聆聽中如身臨其境,感受音樂的魅力。每當播放音樂,學生很快進入角色,打起節(jié)拍。每首歌每段曲都會給人帶來遐想,留下美好印象,但有些作品包含的豐富內(nèi)涵和情感,學生一時難以理解和體會。這時,運用投影、錄像等電教媒體引導學生觀賞一些歌曲中所描繪的主題,畫面形象,引導學生體會美的情感,幫助學生養(yǎng)成更深刻了解音樂作品的習慣。例如《讓我們蕩起雙槳》這是一首非常優(yōu)美、抒情的曲子,但曲子的思想內(nèi)容學生未必感受到。這時,播放錄像,畫面上呈現(xiàn)一幅祖國大好河山,小朋友唱著歌在劃船的畫面,讓學生體會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更加熱愛黨和祖國。更進一步讓學生養(yǎng)成聆聽和欣賞音樂的好的行為習慣。不管將來是否以音樂為職業(yè),我們都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聆聽音樂的習慣,成為一個音樂愛好者。良好的聆聽音樂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件小事,一個人是不是能夠愛好、欣賞、經(jīng)常安安靜靜聆聽一段音樂,甚至經(jīng)常去音樂廳、歌劇院聽音樂,觀摩歌劇演出,代表著一個人的品位和素質(zhì)。音樂是一種直接經(jīng)驗,直接經(jīng)驗意味著音樂具有不確定性、非語義性,具有不可指向性等一系列特點。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直接面對音樂本身,讓學生直接跟音樂交流。音樂沒有唯一標準,沒有對錯,能講出他的感受,他的體驗,他的理解,他參與了,并通過音響分享到這樣一個經(jīng)驗,就值得尊重,不要用一個標準答案去套、去框?qū)W生。
所以這也說明音樂是流動過程中的音響,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感悟和詮釋。所以,我們要尊重孩子們的領悟。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聆聽音樂的興趣,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習慣,不斷的積累欣賞音樂的經(jīng)驗。
王友成,男,1967年6月生,漢族,吉林省乾安縣人,政治專業(yè),本科學歷,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道字鄉(xiāng)中學教師,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曾多次獲縣政府表彰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多篇論文在省、市教育期刊發(fā)表。
郭艷華,女,1969年5月生,漢族,吉林省乾安縣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茖W歷,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道字鄉(xiāng)中心校教師,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曾獲縣政府表彰優(yōu)秀教師稱號,多篇論文在省、市教育期刊發(fā)表。
王永剛,男,1961年3月生,漢族,吉林省乾安縣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學歷,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副局級督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督導評價理論研究。曾獲省、市、縣先進工作者及優(yōu)秀教師稱號,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縣教育期刊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