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馨 張嘉慧
(南昌航空大學文法學院 江西南昌 234000)
淺析情商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
宋嘉馨 張嘉慧
(南昌航空大學文法學院 江西南昌 234000)
進入大學就等于是進入小社會,所需要的不再局限于學習能力,還需要人際交往能力。但近年來,大學生因人際交往受挫導致的不良事件頻發(fā),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本文旨在通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情況的調查分析,探尋情商對其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促進大學生對自身進行反思,并為大學生通過提高情商增強人際交往能力提供理論支持。
情商 大學生 人際交往能力 影響
情商即情感智商(Emotional Quotient),又稱情緒智力,是指人認識、控制和調節(jié)自我意識、情緒、情感的能力。情緒智力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心理學家彼得·薩洛維和約翰·梅耶,1990年二人創(chuàng)造性地將情緒與智能結合起來研究,為國內外學者打開了研究情緒智力世界的大門。
目前,學界關于情商的理論主要有三種——彼得·薩洛維和約翰·梅耶的“基于情緒能力的理論”、丹尼爾·戈爾曼的“基于工作場所的情緒勝任力理論”和巴昂的具有濃厚人格色彩的“社會智力和情緒智力混合模型”[1]。其中,“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的情商理論在當今社會中的最富有影響力。
戈爾曼在《情緒智力》一書中,以五個要素為基礎構建了一個框架來分析情緒智力,他將這五個要素概括為自我認識、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識別他人的情緒和處理人際關系。隨著戈爾曼《情緒智力》的問世,“智商至上”的傳統(tǒng)理念被打破,同時也掀起了研究情商的熱潮。
近年來高校內不良事件時有發(fā)生:2004年2月,云南大學學生馬加爵因與同學交往不順,將四名室友殘忍殺害;2012年4月,復旦大學研究生林森浩因與室友黃洋不和下毒將其殺死;同月1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兩名室友發(fā)生口角,在爭吵過程中其中一人被刺傷后搶救無效死亡……這些血淋淋的事例無一不告訴我們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三點:
1.無法正確認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較差
由于長期生活在象牙塔中,經(jīng)常聽到客套的夸贊,或者活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下,沒有經(jīng)過生活的磨練,導致大部分當代大學生對自我認識片面、主觀,要么驕傲自大,認為其他人都不如自己;要么妄自菲薄,看輕自己。同時當代大學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遇到較大挫折時容易心理崩潰,對生活感到悲觀絕望,影響正常思維,造成人格一定程度上的扭曲,嚴重影響大學生正常的人際交往。
2.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感受
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獨享父母的關注與愛護,因此他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更習慣從利己的角度出發(fā),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肆意批評、指責和抱怨他人,并將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加于人,這使得大學生容易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由于難以互相理解造成關系緊張。
3.無法掌握正確的交流方法,溝通能力較差
由于現(xiàn)階段我國的教育只重視教育的技巧,忽視教育的靈魂,使得從老師、家長到學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的溝通能力,互相之間真正的溝通很少,僅有的交流也多是圍繞學習和升學,導致學生在告別了學習成績至上的高中,進入人際關系同樣重要的大學后,由于人際交往中溝通的范圍變廣卻沒有相關經(jīng)驗,無法掌握正確的交流方法,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處于被動的地位,有時甚至會因為溝通上的誤解而產(chǎn)生矛盾,使自己的人際關系處于危機之中。
情商高的人充滿自信、情緒穩(wěn)定、善解人意、樂觀豁達、意志堅強,往往更受歡迎。因此,情商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影響著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那么,情商高到底會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產(chǎn)生哪些積極影響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正確的自我認識能力
自我認識能力是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基礎。認識自我是自我意識的認知部分,也是情商的核心。情商高的人能夠全面、客觀的認識自我,在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的同時,也能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自信而不自大,并且能夠時刻反思自身狀況,準確評估出自身能力、品德和行為等方面的社會價值,利用自身優(yōu)點和長處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
2.良好的人際融合能力
人際融合能力是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前提。情商高的人絕大部分擁有良好的人際融合能力,因為他們善于調整自己的觀念,勇于直面未知的命運,即使是消極糟糕的人際關系,他們也會選擇用積極主動地姿態(tài)去迎接挑戰(zhàn),并通過自身的努力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一句真誠的話語、一次放松的談心、一個會意的笑容或眼神換來健康、樂觀、平和的心境,發(fā)現(xiàn)他人的可愛與可信之處,迅速的接納他人,融入到群體當中,營造出寬松和諧的人際空間[2]。
3.較好的表達理解能力
表達理解能力是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重點。情商高的人往往不是人際交往過程中最能說、最愛說的人,而是人群中最會傾聽和表達的人。情商高的人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根據(jù)對象、地點和自己的身份把握內容的深淺和分寸;在傾聽理解別人的想法的時候,會在恰當?shù)臅r機說出對方希望聽到的話,使對話和諧愉快地進行下去;在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想法時,準確有效,減少不必要的誤解,使人際交往和諧。
1.理論學習法
理論學習法是指通過有關的書籍,對情商有一個全面的、透徹的了解,并通過總結各種實用有效的提升情商經(jīng)驗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自我教育法,發(fā)現(xiàn)、學習、總結生活中用情商增強人際交往能力的實例,嘗試自己模擬情境練習自我意識,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2.實踐鍛煉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可以檢驗出理論學習是否有效,需要進行何種改進。同時,實踐運用過程中,突發(fā)狀況較多,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更加復雜,這就需要大學生積極調動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達到將理論融入自身習慣的效果,從而提高情商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1]許遠理.情緒智力三維結構理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05.
[2]崔艷俠.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現(xiàn)狀及能力培養(yǎng)[J].遼寧: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