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召文
(湘西鳳凰縣齊良橋學區(qū) 湖南凰縣 416200)
淺談貧困學生的資助策略
滕召文
(湘西鳳凰縣齊良橋學區(qū) 湖南凰縣 416200)
貧困是一個社會問題,貧困家庭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產物,貧困家庭的出現(xiàn),必然造成了教育公平的缺失。消除貧困、保障人們接受教育的平等權利、爭取教育機會均等成為一種社會政治訴求和社會發(fā)展目標。全世界無論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都將教育平等列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指標。
教育公平 資助策略
毋庸置疑,貧困學生是一個弱勢群體,他們生活艱苦,熱愛學習,但家庭的貧困往往使這些孩子在學習上顯得力不從心。解決貧困生教育問題的基本策略是思想引導、經濟資助與心理救助有效的結合。具體措施如下:
1.制定相關政策法規(guī),加大對貧困生的扶持力度,是幫助貧困學生的最好手段。
①隨著財政收入的持續(xù)增長,國家實力的日漸強盛,政府也在不斷加大對教育事業(yè)的投入。在資金支持力上,要對貧困學生優(yōu)先照顧。
②為激勵貧困學生發(fā)奮學習,在學校設立獎學金、助學金,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貧困學生家庭經濟上的壓力。
③貧困學生是一個備受社會關注的弱勢群體,為了切實維護貧困生的利益,國家和政府應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制定出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為保護弱勢群體的權益提供有效的法律武器。
④從根本上講,國家應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加快農村產業(yè)改革,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盡快縮小貧富之間的差距。
2.進行正面引導,塑造健康的人格,是構建貧困學生最好的精神家園。
①要引導貧困學生敢于正視自己貧困的現(xiàn)實,要有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把因貧困導致的壓力轉化為學習和生活的動力。在學習中奮發(fā)向上,將自己鍛煉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為以后的學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
②為了享受愛的陽光,要引導貧困學生應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融入學校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鼓勵貧困學生多與老師及同學交流溝通,正確處理好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矛盾。
③引導貧困學生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案F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备F有窮的操守,貧有貧的傲骨。要讓學生懂得:一個人在年少時,有一段與貧困搏斗的經歷是受用無窮的。
④幫助貧困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要通過教育引導,讓這些貧困學生懂得:貧困不是錯誤,它只是一塊試金石,在歷練后,會讓人更加堅強。承認貧困,直面貧困、戰(zhàn)勝貧困需要的不單單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人生的豁達精神!
3.建立和完善貧困學生經濟資助體系,是幫助貧困學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①由于貧困生的情況不同,學校必須改變簡單和統(tǒng)一化的做法,為貧困生選擇合適的資助方法。建立健全貧困生的資助體系,應探索多樣的經濟資助措施,切實減輕貧困生的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比如助學金發(fā)放、設立獎學金、住宿生生活補助等。
②學校應加強對貧困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鼓勵貧困學生積極實踐,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制。建設和諧校園環(huán)境,維護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緩解貧困學生的心里壓力。
③學校應對貧困生進行必要的行為指導。比如就貧困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欠缺的實際情況,開展以人際交往訓練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訓練,通過采取強化的訓練方式,讓貧困生掌握與他人交往的知識與技巧,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培養(yǎng)成功交往的個性品質,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4.加強信息化建設,大力發(fā)展慈善事業(yè),讓社會各界人士通過各種途徑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地完成學業(yè),使國家的慈善事業(yè)真正成為救濟救貧的社會事業(yè)。
[1]楊昌江,貧困生與教育救助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2]姜德學.理性認識貧困完善助學體系[N].中國教育報.2006
[3]喬春華.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問題及對策[N].光明日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