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泉
(山東省濟南第十一中學 山東濟南 250031)
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杜春泉
(山東省濟南第十一中學 山東濟南 250031)
高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育階段,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與此同時,數學又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智慧結晶,數學也是一種科學,是人類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數學蘊含著科學精神,數學又代表著理性,總而言之,數學在人類的發(fā)展和演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高度重視對高中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和鍛煉,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價值觀念。為了將數學教育與課堂提問更好的結合起來,要不斷以學生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精神為出發(fā)點進行數學教學研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情感,同時,充分發(fā)揮數學在高中階段的獨特作用,推動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
高中數學課堂 有效提問 策略研究
有效提問主要是指通過提出問題的方法有效促進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并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探索,同時,也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互動方式,通過提問的方式傳遞和反饋所學到的知識,同時,進行進一步的知識更新和結構調整,并且通過有效提問的方式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換言之,有效提問也是指學生的一種心理活動方式和思維活動方式的反應,能夠鼓勵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有效提問是高中數學課堂成功教學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推動高中數學課堂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1]。所以,相關學者和有關部門要不斷研究和探尋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和方案,從而充分發(fā)揮有效提問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深入解讀高中數學教材進行提問
數學教材是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教學工具之一,所以要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基礎性作用,在掌握教材要求的教學方向之后,才能進行教學方法的合理優(yōu)化。首先,不能機械的照搬和講授教材的內容,要在遵循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改造和創(chuàng)新,同時創(chuàng)造出更多有效提問的機會,同時,教師要對教材進行一個較為系統(tǒng)、全面的解讀和研究,通過深入的研究和解讀發(fā)掘有效提問的方式和方法,要努力將教材中的內容前后連接在一起,使學生能夠更加輕松的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同時做到舉一反三,最后,要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較為系統(tǒng)和完整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對教材內的知識以及教材以外的知識進行聯(lián)想和總結,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模式,促進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2]。
(二)適當調整提問的難易度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適當的設計一些提問的環(huán)節(jié),幫助和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提問,在此過程中,要適當調整提問的難易度,在不打擊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提問,提問的問題如果太難,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起不到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的作用,還會使課堂氣氛受到相應的影響,最后使數學課堂成為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同時也發(fā)揮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性作用,所以,教師要盡量調節(jié)所問問題的難易度,如果所問的問題太過淺顯,也起不到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提問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思考意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主動性,可見課堂提問的難易度是高中數學課堂能否實現有效提問的關鍵和重點。
(三)提問之后要盡量給予積極的評價
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能夠幫助學生對課堂所學內容進行及時的整理和吸收,同時,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在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優(yōu)化知識結構,溫故知新,所以,在提問過程中,老師應該及時的給予反饋,并給予積極的評價和肯定,從而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對每一位同學的回答進行判斷,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還要進行適當的評價,在給予學生動力的同時,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從而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結構的更新和重組,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自身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提問,盡量做到因材施教,幫助每位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促進學生進行獨立的思維活動,充分發(fā)揮有效提問的真正作用,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考能力,進一步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3]。
(四)提問要有啟發(fā)性,以舊帶新,層層深入
啟發(fā)性的課堂提問,有利于師生交流信息,有利于喚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數學課堂中設置、優(yōu)化“啟發(fā)點”,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的前提和保證。因此教師根據學習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設計成由淺入深的問題鏈,進行誘導式提問,不斷啟發(fā)學生,使學生及早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提問,貴在精不在多.特別是啟發(fā)性的提問,不是單純的技巧,而是要在深入鉆研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實際的基礎上,運用教育理論,認真探討提問的藝術。啟發(fā)性的提問,好像傳說中的大禹治水,通過疏導,開拓學生的思路,使智慧之水源源而來,以促進認識的發(fā)展。
(五)提問要有趣味性,貼近數學歷史
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興趣,因此如果教師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就有了學習的原動力。所以,教師必須從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出發(fā),引人入勝、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的問題,用科學的、藝術的、生動的語言促使學生積極思維[1]。為此,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的趣味性因素,貼近歷史來提問,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為出發(fā)點的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教學研究也迫在眉睫,數學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還能將數學有效的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從而幫助人們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高中又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所以,要不斷加強對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進一步提高課堂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徐小芳.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與評價[J].中學數學月刊,2010,09:15-18.
[2]呂桂金.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21:179.
[3]徐水龍.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 [J].教育教學論壇,2013,2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