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軍
(廣東省東莞市中大附校外國語學校 廣東東莞 523000)
初中語文聽力教學的多樣化
黃志軍
(廣東省東莞市中大附校外國語學校 廣東東莞 523000)
素質(zhì)教育實施以來,語文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為主要目標,來達到讓學生終生受益的目的。日常教學中,"讀寫"能力一直是語文教師緊抓的重點,"說"的能力也逐漸被關注和重視,但一般很少對學生"聽"的能力作系統(tǒng)的訓練。其實,"聽、說、讀、寫"中,"聽'排在首位,足見其基礎性和重要性。
聽力教學 形式 素質(zhì)
我是在平日的語文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即語文課堂上教師基本上把時間放在讀、寫和說的能力訓練上面,而很少時間留給給聽的能力訓練。不僅時間上的安排如此,而且形式的安排上聽的能力訓練也比較單一,不像讀、說和寫形式“豐富多彩”。我們都知道,語文的教學是由:聽、說、讀、寫四個部分組成的,它們在語文教學中同等重要,缺一不可?,F(xiàn)實教學中這一不符合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現(xiàn)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促使我有興趣在其中做一些探究。
我們回憶一下我們的日常語文教學,聽的教學形式主要是由教師播放一些關于課文的視頻和音頻的資料(其中較大部分為課文的范讀或者是一些關于課文的圖像人物的簡介),或者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相關的課文知識。學生聽后做相關問題的思考,而專門訓練如何提高學生聽的能力和聽的水平的教學形式卻很少。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一情況呢?我個人認為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人們認識上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即:人們普遍認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而語文作為我們學習母語的一門學科,難道連最基本的聽都不會嗎?無非就是一個人說話,另外一個人聽到他說的話就可以了。還有的人認為,聽的水平的就是讀的水平或者寫的水平。一個人讀的水平或者寫的水平高了,聽的水平自然就高了。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是不對的。因為人們?nèi)粘Kf的這種“聽”只是一種語音信息的接收,并沒有了解到“聽”還包括對于信息的組織和理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怎么聽”和“聽什么”。此外,能聽到不代表能聽懂,所謂“出門看天色,入門看臉色”。聽也一樣,有些話往往有幾層的意思需要經(jīng)過訓練,具備一定的素質(zhì)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語言的教學是一門藝術,語言的魅力在于同樣的話經(jīng)過不同的人口里、不同的語調(diào)和不同的語境往往有較大的差別,這些需要聽的人有較高的語言修養(yǎng)才可以懂得。比如:班主任對一個成績和行為表現(xiàn)都很優(yōu)秀的學生說:你是一個好學生。這句話很明顯是贊揚這名同學的。但是如果班主任對一個成績和行為都表現(xiàn)都很糟糕的學生說同樣的話,那他的話可能就是反義了。聽的人如果不能理會其中的意思,就會鬧出笑話。二是由于我們現(xiàn)在聽力的形式設計欠缺有關。聽得形式單一,學生是處于被動的“填鴨”。毫無學習動力可言。教師在課堂上播放一些聽的設備或者讀一些關于材料,對于學生是否掌握也沒有一個檢測的手段
既然聽的教學這么重要,那么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怎么做好聽的教學設計,從而真的達到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呢?我個人覺得可以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應該設計一套專門的中學語文聽的教材,里面的形式可以多樣。針對現(xiàn)在初中生閱讀和作文水平不高的現(xiàn)狀,可以在這個方面作為一個著重點。著重提高學生對于句子的理解以及語言文字的組織。這些教材可以設計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比如句子的填空,即:播放一些句子,其中有些部分空白。讓學生用筆寫下來。又如對于一些名著可以專門有些聽力的材料,讓學生聽了以后配合相關的練習完成。此外教材的設計應該多一點安排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
第二:聽力的內(nèi)容應該根據(jù)語文各個部分的教學特點進行設計,并且形式應該多樣化。在這一方面我想稍微論述詳細一點。我們可以把語文的聽力教學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即:基礎知識聽力的教學、閱讀聽力的教學以及作文聽力的教學。在基礎知識方面:雖然我們初中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但字的形、音、義這些方面的知識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掌握得并不是很好,而這一切又是必需的。對此我們可以出版一些關于字形、字音和字義方面的材料(針對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并設計一些相關的聽力測試題。比如學生朗讀了生字后利用設備進行對比矯正,也可以就一些重點字詞的意思掌握設計,如利用設備讀出一個詞的意思,然后學生寫出相關的字詞。在閱讀方面:可否在考試中設計一個環(huán)節(jié),也就是學生拿到一份關于一篇課外文章的問題,然后教師播放這一篇文章的聽力材料,學生根據(jù)所聽的內(nèi)容,寫出相關的答案(這也是受到英語聽力教學中的聽力測試所啟發(fā))。作文方面:作文目前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出現(xiàn)一中情況,即:會說不會寫的困擾。為此我們可否在聽的形式上助學生一臂之力。即準備一些可以啟發(fā)學生文思的材料在學生寫作前播放給學生聽,從而起到啟發(fā)學生文思作用。
第三:聽的內(nèi)容一個方面應該要與現(xiàn)實生活有較密切的聯(lián)系,我們現(xiàn)在不少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不濃,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課文的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有較大的距離。要彌補這一距離,教師就應該在備課的時候根據(jù)社會生活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的聽力材料,播放給學生聽,使學生辨析其中的意思。提高學生的閱讀和欣賞能力。比如:同樣是問路,我們可以設計兩種情況的聽力材料,一種是:請問這個地方怎么去?這時候的聲調(diào)是第四聲。另外一種是同樣的句子用第一聲。讓學生分析被問路者聽了這兩種聲調(diào)的話會產(chǎn)生怎么樣不同的感覺。很明顯第一種情況問路的人用高高在上的聲調(diào)問路,會造成被問路者聽覺的不適。可能會導致問路的失敗。通過這個例子的教學,既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達到了教學的效果
第四:我個人覺得初中語文的聽力訓練應該列為語文考試的一個項目,把聽力的成績納入到語文的總成績,我們現(xiàn)在的教學很大程度上還是應試考試。老師和學生都是以該項目是否考試作為在心中是否重要的標準。對于聽力的考試我們可以采用多種的方式,既可以播放一些聽力材料,讓學生完成相關的練習,又可以可以提供讓學生朗讀一篇課文的文章或者學生即興說一段話,然后老師根據(jù)他朗讀的質(zhì)量進行打分。
我想只要我們能夠把聽的教學切實融入到語文的教學中,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最終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素質(zhì)。
[1].張素華;淺談中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宿州師專學報;2003年02期
[2].宋瑞斌,孫秀蓮;《語文教學要加強聽力訓練》;綏化師專學報;2003年04期
[3].楊柳;語文聽力的作用及其培養(yǎng);欽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