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ā↑S雪芳 溫振英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血液凈化中心 528000
心理干預聯(lián)合音樂療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疼痛、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的影響
張?;S雪芳溫振英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血液凈化中心528000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干預聯(lián)合音樂療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疼痛、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的影響。方法:將15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5例,對照組僅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心理干預及音樂療法。對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疼痛、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評分進行評估。結(jié)果:觀察組干預后較之前疼痛、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均顯著改善(P<0.01),而對照組干預前、后未發(fā)生顯著變化(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疼痛、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結(jié)論:心理干預聯(lián)合音樂療法能有效緩解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疼痛、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值得應用推廣。
關(guān)鍵詞血液透析心理干預音樂療法疼痛抑郁睡眠質(zhì)量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是終末期腎臟病(End stage of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維持生命的一種治療方法。長期維持性HD會產(chǎn)生諸多并發(fā)癥,國外研究表明近一半患者出現(xiàn)疼痛癥狀,且不少患者出現(xiàn)中度至重度疼痛[1]。疼痛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情緒,并影響患者睡眠質(zhì)量,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帶來嚴重影響[2,3]。本文從護理角度出發(fā),探討改善患者疼痛、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的有效方法,為提高維持性HD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提供科學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2012年1-12月廣東省英德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18周歲;(2)血液透析3年及以上;(3)患者自述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4)意識清楚,無精神病史,無聽力障礙。排除由于各種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疼痛及無疼痛患者。最終納入本文患者共計150例,其中男81例,女69例;年齡25~84歲,平均年齡59歲;平均透析時間12h/周;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40例,初高中87例,大專及以上23例;原發(fā)疾病以慢性腎炎(72例)、糖尿病腎病(44例)、高血壓腎病(23例)為主。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75例。兩組年齡、每周透析時間、性別、文化程度和原發(fā)疾病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文得到我院道德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n=75)
1.2方法
1.2.1干預方法。觀察組在接受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同時進行心理干預及音樂治療。心理干預包括:(1)針對患者情況進行個性化心理干預,咨詢患者心理狀況。對存在抑郁情況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幫助患者全面認識疾病,鼓勵患者采取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及疾?。荒托膬A聽患者的痛苦、焦慮等不良情緒,細致開導,鼓勵其通過參加娛樂、體育活動等緩解壓力。(2)定時開展患者交流會,為患者之間的交流提供良好平臺。邀請患者通過舉辦講座,分享治療疾病期間的心得體會,充分增加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3)對患者家屬進行教育,叮囑家屬多花時間關(guān)心患者,消除患者可能存在的孤獨感,并給予精神鼓勵及生活照顧,使患者保持良好情緒。同時叮囑患者積極參與日常生活及社會活動,加強與外界交流。心理干預每周進行1次。音樂療法以能達到鎮(zhèn)靜安神、平心靜氣等輕柔樂曲為主,包括中國經(jīng)典民樂、世界名曲以及美國音樂治療協(xié)會推薦的音樂等,均為器樂曲,共計200余首,將所有曲目分類拷貝至MP3中供患者使用,叮囑患者每天早晨及睡前聽30min,以自己喜歡樂曲為主,可重復聆聽。通過電話進行隨訪,鼓勵患者堅持進行音樂治療。心理干預及音樂治療共持續(xù)1個月。對照組僅進行常規(guī)護理。為排除藥物的影響,干預期間叮囑患者不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等止痛藥物。
1.2.2測量工具。疼痛評分采用簡明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0~4分為輕度疼痛;5~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抑郁評分采用流調(diào)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該量表共20個條目,滿分60分,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嚴重。睡眠質(zhì)量評分采用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該量表共19個項目,總分范圍0~21分,得分越高,睡眠質(zhì)量越差。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評分比較兩組在干預前BPI、CESD、PSQI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個月后,觀察組BPI、CESD、PSQI評分較干預前顯著降低(P<0.01);而對照組干預前、后BPI、CESD、PSQI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BPI、CESD、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抑郁
注:*與觀察組干預前比,P<0.01;#與觀察組干預后比,P<0.01。
3討論
疼痛是指一種令人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上的感受,伴有現(xiàn)存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4]。疼痛對患者疾病康復帶來不利影響,同時也影響患者精神狀況,如抑郁、焦慮等,亦增加了患者家屬的負擔。疼痛給患者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均造成不良影響。維持性HD患者出現(xiàn)慢性疼痛較為普遍,盧燕等[5]報道的5年以上透析齡的維持性HD患者中有75%出現(xiàn)疼痛。如何緩解患者疼痛被廣大學者所關(guān)注,NSAIDs是常用的止痛藥物之一,但過多使用可能對患者肝功能造成損害,同時導致患者出現(xiàn)出血傾向;阿片類受體藥物一方面容易造成患者藥物成癮,一方面副作用較大,不得已而用之。本文探討了心理干預聯(lián)合音樂療法對維持性HD患者疼痛、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的影響,旨在為改善維持性HD患者生活質(zhì)量提供更為安全、有效的方法。
維持性HD患者往往存在焦慮、抑郁、恐懼等心理問題,對維持性HD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受到學者廣泛關(guān)注[6]。心理干預即通過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從而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音樂療法是新興的集音樂、醫(yī)學與心理學于一體的學科,通過音樂特有的生理、心理效應以達到促進患者身心健康、消除心理障礙的目的。音樂能使人身心放松,平撫患者心情,從而提高患者對疼痛的控制能力以及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此外,音樂對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功能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通過其特殊的生理心理作用,刺激腦垂體分泌并釋放內(nèi)啡肽,從而緩解疼痛[7]。已有研究表明,音樂療法可緩解癌癥患者疼痛、焦慮及抑郁狀態(tài)[8]。但音樂療法對于改善維持性HD患者疼痛、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國內(nèi)尚未見報道。
本文分別采用BPI、CESD、PSQI測定患者疼痛程度、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評分。BPI包含了4項疼痛強度和7項疼痛干擾評估,能較為全面、快速反映患者疼痛程度,適用于不同背景和語言患者,應用較為廣泛[9]。國內(nèi)一項大規(guī)模流調(diào)表明,CESD適用于我國不同年齡段群體,是測量抑郁狀態(tài)較為可靠有效的工具[10]。PSQI亦被國內(nèi)外學者廣泛用于測量患者睡眠質(zhì)量[11,12]。因此,本文結(jié)果真實性及可靠性能得到保證。觀察組干預后較之前疼痛、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均顯著改善,而對照組干預前、后未發(fā)生顯著變化;且觀察組干預后疼痛、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證實了心理干預聯(lián)合音樂療法能有效緩解維持性HD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抑郁狀態(tài)及睡眠質(zhì)量。
綜上所述,采用心理干預聯(lián)合音樂療法能有效緩解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疼痛、抑郁及睡眠質(zhì)量,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Mercadante S,Ferrantelli A,Tortorici C,etal.Incidence of chronic pain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on dialysis〔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05,30(4):302-304.
[2]Davison SN,Jhangri GS.The impact of chronic pain on depression,sleep,and the desire to withdraw from dialysi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05,30(5):465-473.
[3]高芳,劉功儉, 孫東.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疼痛的調(diào)查〔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1,27(12):896-898.
[4]楊新華,祝勝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疼痛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34):9-10.
[5]盧艷,陳麗萌,夏京華,等.疼痛對長期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血液凈化,2011,10(3): 146-148.
[6]吳煥嬌.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護理〔J〕.全科護理,2009,7(11):2956-2957.
[7]周凱娜,李小妹.音樂療法對乳腺癌根治術(shù)后患者疼痛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2):1086-1088.
[8]萬永慧,毛宗福,邱艷茹.音樂療法對癌癥病人焦慮、抑郁及疼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9,23(5):1172-1175.
[9]Mystakidou K,Mendoza T,Tsilika E,etal.Greek Brief Pain Inventory: Validation and utility in cancer pain〔J〕.Oncology,2001,60(1):35-42.
[10]章婕,吳振云,方格,等.流調(diào)中心抑郁量表全國城市常模的建立〔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24(2):139-143.
[11]Mariman A,Vogelaers D,Hanoulle I,etal.Validation of the three-factor model of the PSQI in a large sample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patients〔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12,72(2):111-113.
[12]金幸美,李小妹,周凱娜.綜合干預對高校學生睡眠質(zhì)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4):334-335.
(編輯落落)
收稿日期2015-01-06
中圖分類號:R45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20-28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