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儒家“天人合一”生態(tài)倫理智慧及其意義

        2015-02-25 10:05:03邢有男
        學術交流 2015年5期
        關鍵詞:儒家生態(tài)

        邢有男

        (黑龍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哈爾濱 150080)

        中國哲學研究

        儒家“天人合一”生態(tài)倫理智慧及其意義

        邢有男

        (黑龍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哈爾濱 150080)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思想并非一般意義上的生態(tài)學,而是中國先哲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獨特思考的智慧結晶。它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以及人的身心的整體和諧,蘊涵著整體和諧、厚生愛物、節(jié)用適度、尊重自然等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與現代生態(tài)倫理思想相契合。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作為一種中國式的生態(tài)倫理智慧,對于中國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對于人們思考在物質的時代選擇何種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天人合一;倫理智慧;生態(tài)倫理;整體和諧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思想并非一般意義上的生態(tài)學,而是中國先哲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獨特思考的智慧結晶,帶有濃厚的中國文化意味。儒家的“天人合一”,既是宇宙觀又是倫理道德觀,它發(fā)軔于《周易》,經過歷代儒者的大力闡揚,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作為一種中國式的生態(tài)倫理智慧,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對于中國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對于建設美麗中國,對于人們思考在物質的時代選擇何種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天人合一”的中國式生態(tài)倫理智慧

        儒家“天人合一”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以及人的身心的整體和諧,是一種生存、發(fā)展的大智慧。其思想中蘊涵的整體和諧、厚生愛物、節(jié)用適度、尊重自然等觀點,為現代生態(tài)文明提供了一種深邃的理論資源。

        (一)“天人合一”的整體和諧思想

        儒家“天人合一”是指天、地、人同根同源,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事相通、相類或統(tǒng)一。它強調人與自然的整體和諧,而且特別強調自然整體(天、地、人)內部各部分之間的和諧。

        首先,他們認為天、地、人同源一氣,人是天地自然的產物和一部分?!兑讉鳌窐嫿颂斓亍f物—男女—夫婦—父子的宇宙生成鏈條,強調人是自然之子,天、地、人在本質上都是同一的。王充有言:“夫天地合氣,人偶自生也。”“天地合氣,物偶自生矣?!?《論衡·物勢》)張載也指出,氣是世界的本體,萬物由氣構成,他說:“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正蒙·乾稱下》)因此,人與萬物本質同一、地位相等、和諧共處,共同構成宇宙生命整體。

        其次,儒家強調天、地、人和諧共生。在儒家看來,天、地、人共處在一個生命大系統(tǒng)中,天道與人道相統(tǒng)一。儒家始終把和諧作為最高理想,強調自然與人事的協調。《易傳·說卦傳》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痹谶@里“三才”是指天、地、人,“三才之道”是指天道、地道與人道?!叭胖馈痹凇暗馈钡膶用嫔匣パa相成、和諧統(tǒng)一?!兑捉洝钒堰@種和諧的建構稱之為“天地設位,圣人能成”,即“天道”與“人道”有內在的統(tǒng)一性,圣人能“順天應人”,主動參與到自然界的變化過程中。最終實現“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中庸》)。即,只要發(fā)揮“至誠”本性,遵循規(guī)律,就可以幫助天地培育生命,達到與天、地并列為三的不朽地位,實現三者的和諧共生。

        儒家經典《中庸》也對天、地、人進行了論述,它將“中”看作“天下之大本”,將“和”看作“天下之達道”,“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萬物遵循的原則,只有做到“中和”,才能順天應地,萬物才能生生不息。由此可見,儒家的和諧觀是一種整體和諧思想,最終實現“致中和”,實現人與宇宙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正如錢穆先生所說,中國文化是把天與人“合起來看的”,離開人生,天命無從談起;離開天命,人生也無所歸依。所以中國古人最高貴最偉大處,便在于把他們兩者合而為一。西方文化剛好相反,把兩者分開了[1]。

        儒家“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整體思維方式的產物,滲透著整體和諧的生態(tài)倫理智慧。它強調宇宙萬物的和諧共生,把人作為宇宙生命大系統(tǒng)中的一部分,與自然息息相通、和諧一體,這種以追求整體和諧為目標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與現代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相契合,為現代人解決生態(tài)問題提供了一種中國式的生態(tài)倫理智慧。

        (二)“民胞物與”的厚生愛物思想

        儒家的“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智慧表現在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上,即厚“生”倡“仁”兩個方面,強調人要肩負起保護自然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儒家認為,“生”乃天地之大德,即“天”的根本意義是“生”?!吧^易”(《周易》),“生生”是自然界發(fā)展、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只有遵循其規(guī)律,宇宙才能生命不絕,陰陽變轉,萬物恒生。“生生”是善德的自然根據,生之德即仁之德。因此,儒家主張“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要以仁愛之心對待自然萬物,熱愛生命,兼愛萬物。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仁愛”,并一步步外推,逐漸擴展到對宇宙萬物的愛。

        孔子說“仁者愛人”(《論語·顏淵》),主張以“仁”待人待物,他提出:“斷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禮記·祭義》)孔子將仁愛之心擴充到自然萬物,主張“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并將對自然萬物的態(tài)度提升到“孝”“恕仁”的道德高度,體現出孔子對自然生物的深切關愛和道德情懷。孟子發(fā)展了孔子仁愛生物的思想,要求對人、對物都要有“不忍之心”,仁政之德不僅施恩于百姓,更要泛愛萬物,“恩,足以及禽獸。”(《孟子·梁惠王上》)進而主張“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這里的“而”是“繼而”之意,趙岐注說:“先親其親戚,然后仁民,仁民然后愛物,用恩之次也?!泵献幼约阂仓v:“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孟子·盡心上》)由“親親”到“仁民”,再到“愛物”,清晰地表達了儒家之“仁”漸次外推的層次性和遞進性。

        儒家的“仁”包含了“親親”“仁民”“愛物”三個層次,“親親”是指仁在血緣層面的實現,“仁民”是仁的政治倫理層面的實現,“愛物”則是仁外推到宇宙萬物層面的實現。對萬物的愛,是儒家之“仁”由血緣層面漸次外推的必然邏輯結果。這種層次分明、差等有序、漸次外推的仁愛觀念,既滿足人類血緣親情最基本、最自然的需要,又突出了普遍的人類之愛,并用仁愛將人與萬物貫通為一個和諧的整體。這種博大而開放的仁愛思想,是境界極高的生態(tài)倫理智慧。此后的歷代儒者,遵循著先秦儒家的思路,漢儒董仲舒由“愛民”推及“至鳥獸昆蟲莫不愛”(《春秋繁露·仁義法》)。宋代張載主張“民胞物與”,強調民眾百姓是我的同胞兄弟,宇宙萬物是我的朋友。此后,二程又提出:“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朱熹則主張把愛人與愛物統(tǒng)一,認為仁體現在天地為“生物之心”,體現在人則為“利人愛物之心”(《文集·仁說》),兩者是一體的。

        儒家“民胞物與”厚生愛物思想,其根本意義是重視生命、兼愛萬物,人類要肩負保護宇宙生物的責任和義務。在此,儒家對萬物之愛仍然是一種人類中心主義,是出于對人類自身道德完善的需要。這種從追求人類道德完善的角度,進而主張承擔愛護自然、保護自然道德義務的思想,即使中國式的生態(tài)倫理智慧,也與現代生態(tài)倫理的基本理念相契合,是現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值得借鑒的寶貴資源。

        (三)“以時禁發(fā)”的節(jié)用適度思想

        儒家“天人合一”重“時”尚“中”,強調“以時禁發(fā)”,主張儉用節(jié)欲、取物有時,用物有度,反對奢侈浪費和破壞資源,與現代的生態(tài)保護主張不謀而合。

        首先,儒家強調儉用節(jié)欲??鬃釉凇墩撜Z·八佾》中指出:“禮,與其奢也,寧儉?!彼J為與其奢侈浪費,不如儉樸更好。又說:“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論語·子罕》)用麻編織孝帽花費大,改用絲織更儉省,孔子贊許這種節(jié)儉??鬃影选盎荻毁M”(《論語·堯曰》)作為君子“五美”之首,要求統(tǒng)治者可以有欲望但不要貪婪,施恩惠但不要有所耗費。他認為,“以約失之者鮮矣”(《論語·里仁》),認為因約束而犯錯的人很少,要求統(tǒng)治者要節(jié)制欲望,用禮約束自我。他還要求自己“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寧固?!?《論語·述而》)為了反對奢侈而從儉,即便被人鄙陋也無所謂。這種節(jié)欲儉用思想對于當時生產力不發(fā)達,減少百姓疾苦,珍惜資源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其次,儒家重“時”尚“中”,強調“以時禁發(fā)”,取物有時,用物有度。這里的“時”是自然節(jié)律,這里的“中”是“不偏不倚”適度而行的方法和態(tài)度?!吨芤住吩?“天地節(jié)而四時成。節(jié)以制度,不傷材,不害民?!边@是說,天地有節(jié)制,四季才會形成,君主用制度來節(jié)制,資財才不會浪費,百姓才不會受傷害。因此,中國古人很早就認識到自己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為了實現永續(xù)發(fā)展,他們有意識地節(jié)制自身的過度行為,主張“以時禁發(fā)”,即“非時則禁,及時則發(fā)”。

        據此,儒家提出了保護自然資源、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主張,這些主張與“休漁”“休獵”和“封山育林”等現代生態(tài)理念完全契合?!缎聲ざY》有言“取之有時,用之有節(jié),則物蓄多”,既考慮了生物的生長周期,又照顧了人的取用需要。孔子也要求對動植物取用要適度,反對竭澤而漁、覆巢毀卵、毀滅生物物種的破壞行為,他提出“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點,要求人們捕魚用釣竿而不是用繩網不分大小一網打盡,用生絲的箭射殺鳥卻不能射殺棲宿巢中的鳥,這是深層的生態(tài)意識,也是孔子倡導的仁愛之心的體現。

        孟子從仁政的角度,將對自然資源的合理使用與國家治理相聯系,將其認為是實施仁政的起點,提出“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的主張,使其政治倫理具有鮮明的生態(tài)關懷意味。荀子將“時禁”的養(yǎng)民富民思想與生態(tài)保護相結合,其“王制”思想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蘊。他說:“王者之法,等賦,政事,財萬物,所以養(yǎng)萬民也。田野什一,關市幾而不征,山林澤梁以時禁發(fā)而不稅?!?《荀子·王制》)又說:“修火憲,養(yǎng)山澤林藪草木魚鱉百索,以時禁發(fā),使國家足用而財物不屈,虞師之事也。”這些都是強調,以時禁發(fā)、規(guī)定賦稅等級,養(yǎng)護山林,用來養(yǎng)民富民??梢姡髯邮ネ踔频摹皶r禁”思想,就是對農時的正確認識與遵循,對自然節(jié)律的嚴格遵循和實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合理利用和保護,表現出一種中國式的“時中”生態(tài)智慧。

        儒家以時禁發(fā),儉用適度思想關乎人類的生存發(fā)展和長遠利益,具有強烈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他們反對任意砍伐、捕殺生長和孕期的動植物,按照自然規(guī)律,適度、有節(jié)地取用自然資源,這種取物有時,用之有節(jié)、永續(xù)利用的生態(tài)道德觀,閃爍著中國古人的智慧之光,對可持續(xù)發(fā)展有重要的啟迪價值,契合現代生態(tài)倫理學的基本理念。

        (四)“順應天?!钡淖鹬刈匀凰枷?/p>

        儒家“天人合一”強調敬畏天命,要按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不能恣意妄為。儒家的生態(tài)觀建立在尊重自然內在規(guī)律性的基礎之上,因此要求人們日常起居、處事舉措要時時處處順應自然,按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唯有如此,才能避兇趨吉、造福人類。據此,儒家提出了“順應天常”的主張,強調尊重規(guī)律、不違農時、發(fā)展農業(yè),這些觀點對我們今天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構建生態(tài)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孔子提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論語·季氏》),把天人放在一個生命系統(tǒng)內來思考,彰顯了人生與天道的聯系,強調人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孟子以“牛山之木”為例,認為只有遵循自然規(guī)律,保護資源,生物才會豐富,否則,生物物種就會消亡。荀子更提出自然規(guī)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有按規(guī)律辦事,才能避兇趨吉,由亂致治的樸素思想。他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王。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備養(yǎng)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荀子·天論》),既然天道有其自己的運行規(guī)律,因此必須要“循道而不貳”。荀子認為,圣王的作用是上察天時變化,下用土地資源,利用自然萬物,此即圣王之用,“上察于天,下錯于地,塞備天地之間,加施萬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長,狹而廣,神明博大以至約”(《荀子·王制》)。同時,荀子從制度層面闡述了只有嚴格按規(guī)律辦事,才能“制天命而用之”,造福人類社會,保證民眾的安居樂業(yè),此即荀子所謂的“圣王之制”。由此可見,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并非主張違逆自然規(guī)律而動,而是強調要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從而達到“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互利共榮的境界。

        二、儒家“天人合一”的現實意義

        當今世界所面臨的生態(tài)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也是一個關涉人類生存、福祉的“全人類問題”或者“全球問題”。以中國而言,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但毋庸諱言,靠拼資源,甚至是以犧牲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也給中國的經濟社會帶來了諸多始料未及的問題。習近平主席指出“生態(tài)興則文明興,生態(tài)衰則文明衰”??梢姡鷳B(tài)問題已成為當前人類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文明問題,它關系人民福祉,影響社會穩(wěn)定,關乎民族未來。

        當前,我國資源枯竭、生態(tài)破壞、氣候變異、災難頻發(fā),環(huán)境惡化日益嚴重,甚至危害到人的健康乃至生命。一些地方“已經出現‘癌癥村’。據2013年1月初,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fā)布的2012年年報顯示:我國每年新發(fā)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平均每天8 550例,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癥。專家分析,腫瘤患者增加與環(huán)境日益惡化等因素有關。而環(huán)境污染大多難以恢復,有的破壞具有毀滅性,如河流、土壤被污染后,即便經過上百年時間治理,也恢復不了原狀”[2];即便能修復,代價也十分高昂,環(huán)境惡化不僅讓當代人蒙受損失、危及生命,更會殃及子孫后代。從目前的情況看,這種惡化趨勢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因環(huán)境問題引發(fā)的信訪和群體性事件呈上升趨勢,環(huán)境問題已不僅僅是一個局部問題,而事關經濟社會的總體運行目標。若不從根本理念上扭轉,必將威脅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和美麗中國的建設。

        可以說,當前我國以及世界所面臨的生態(tài)危機,是世界范圍內的工業(yè)化進程所帶來的,其內在癥結則是“天人對立”“主客二分”的價值誤區(qū)。如何消除全球生態(tài)危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倫理智慧可以為我們提供有益的思想資源和實踐原則。

        (一)有利于構建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

        儒家的“天人合一”是一種中國式的生態(tài)倫理智慧,是以中國哲學的整體性思維為基礎的。在儒家看來,宇宙并非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一個充滿聯系的有機整體。儒家認為,人是宇宙中最高貴的存在,萬物之中人為貴,但儒家的人類中心主義并非簡單粗暴地宣稱人是萬物的主宰,而是將人放到宇宙整體中來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在儒家的宇宙圖景中,萬物井然有序,人與自然和諧。這種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理念,對于我們今天摒棄人與自然對立的思維,構建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儒家在重視人的價值的同時,為現代的生態(tài)倫理貢獻了一個獨特的價值理念“和而不同”,即承認多樣性,尊重差異性,這有利于摒棄人類中心主義,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在尊重人的價值的同時,亦尊重其他生命的價值,維護大自然的穩(wěn)定性、完整性和多樣性,維護物種延續(xù),消除生態(tài)危機。在開發(fā)、利用自然的過程中,要摒棄人與自然對立的思維方式,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一方面為經濟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促進人與自然良性循環(huán),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二)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尊重自然規(guī)律是儒家“天人合一”生態(tài)倫理智慧的重要內容。儒家認為,自然有其自身的秩序和規(guī)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有按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只有人事符合天道,才能天遂人愿,天人和諧??梢哉f,保護自然就是保護生產力,尊重自然就是發(fā)展生產力,善待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恩格斯曾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保?]經濟越是發(fā)展,科技越是發(fā)達,越容易陶醉在虛幻的人類對自然界的所謂“勝利”中,無視自然規(guī)律,為所欲為,終將遭到自然的懲罰。

        順自然規(guī)律者興,逆自然規(guī)律者亡,這是宇宙的鐵律,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價值內核。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要靠資源和環(huán)境的后續(xù)支持。資源和環(huán)境的破壞,最終破壞的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后勁。只有尊重自然規(guī)律,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良性發(fā)展。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那樣,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與人類的巨大需求相比,自然資源極其有限。不僅如此,高度工業(yè)化和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必然帶來環(huán)境污染,而地球對污染的吸收和承受能力又是有限的。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一方面,不能因噎廢食,要在發(fā)展中解決發(fā)展所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另一方面,要樹立代際倫理的觀念。人與自然的關系,歸根結底是人與人的關系,是我們這代人與后代子孫之間的關系。過度地消耗自然資源,破壞自然環(huán)境,是提前預支子孫后代生存發(fā)展空間的不道德行為,是吃子孫飯,斷后代路的短視之舉。只有樹立代際倫理的觀念,才能保證中華民族代際間的永續(xù)發(fā)展,綿延不絕;才能走出生存與發(fā)展的困境,步入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三)有利于人們思考選擇何種生活方式

        儒家的“天人合一”亦包含儉用適度思想,要求人們要節(jié)制貪欲、簡約節(jié)用、消費有度,反對奢侈浪費,這對于遏制當前人類無止境的貪欲、奢侈的生活方式和過度的消費模式,樹立健康的消費理念,構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啟示價值。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的時代、消費的時代??萍嫉陌l(fā)展、生產力的提高、經濟的高速增長,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現代人對物質的需求,刺激了人們對物欲的追求。物欲、消費、購買,誠然是現代人權利意識的應有之義,誠然是現代人對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選擇。但是,我們不禁要問,這是“正當”的嗎?當人們?yōu)樽约旱母呦M買單的時候,更多的人要為資源和環(huán)境的消耗買單。高度發(fā)達的工業(yè)社會中,人們更應該思考過怎樣的生活,思考人類對自己生活態(tài)度、生存方式的選擇。

        和諧社會的構建,離不開經濟的發(fā)展,物質的富足,但同時更離不開人們健全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如果人類不克制過分膨脹的物質欲望,依然固守高消費的生活理念,繼續(xù)高耗能的發(fā)展理念,勢必造成資源短缺、環(huán)境惡化,刺激人的物欲膨脹,進而形成人的無限需求與有限的資源之間的緊張關系。儒家“天人合一”儉用適度、取用有節(jié)的思想,對于倡導人們轉變觀念,增強全民節(jié)約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樹立有限需求的消費理念,重新思考在科技發(fā)達、物質富足的今天選擇何種生活方式,亦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湯一介.讀錢穆先生《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J].北京大學學報,1995,(4):50-52.

        [2]用行動建設美麗中國——環(huán)境惡化怎么扭轉[N].光明日報,2013-09-16(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責任編輯:劉 陽〕

        B8;B5

        A

        1000-8284(2015)05-0027-05

        2014-11-18

        邢有男(1970-),女,陜西耀縣人,講師,博士研究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倫理學研究。

        猜你喜歡
        儒家生態(tài)
        從“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生態(tài)養(yǎng)生”娛晚年
        住進呆萌生態(tài)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tài)之旅
        生態(tài)之旅
        生態(tài)之旅
        論現代新儒家的佛學進路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12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學
        江淮論壇(2017年2期)2017-03-30 10:15:31
        儒家視野中的改弦更張
        天府新論(2015年2期)2015-02-28 16:41:23
        生態(tài)
        領導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国产丝袜长腿美臀在线观看|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亚洲另类春色| 狠狠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洲色熟女图激情另类图区| 在线视频观看免费视频18| 美女啪啪国产|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白浆| 五月天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 国产精品露脸张开双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正片 | 亚洲色欲Aⅴ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一二三四区在线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福利第一页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麻豆|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刺激在线视频 | 国产人妻久久精品二区三区老狼| 夜夜综合网| 蜜桃视频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黄片大全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性色在线影院色戒| 亚洲国产香蕉视频欧美|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国产av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天堂视频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有码午夜美女|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老熟女免费| 麻豆五月婷婷| 日本一区二区偷拍视频| 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 黄色成人网站免费无码av| 男女上床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人妻熟女呻吟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