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W與SF聯合檢測在女性缺鐵性貧血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刁春冬1,徐艷紅1,朱繼寶2
(北京市密云縣醫(yī)院 1.綜合內科;2.檢驗科,北京101500)
紅細胞分布寬度(RDW)是反映紅細胞體積異質性的參數,用紅細胞體積大小的變異系數表示,比觀察血涂片紅細胞形態(tài)大小不均的結果更客觀、準確[1-3];血清鐵蛋白簡稱鐵蛋白(SF),是去鐵蛋白(apoferritin)和鐵核心Fe3+形成的復合物,Fe3+具有強大的結合、貯備鐵的能力,并維持體內鐵的供應及血紅蛋白的相對穩(wěn)定性,SF的含量變化可作為判斷是否缺鐵或鐵負荷過量的指標。如果SF低于15μg/L時即可診斷鐵缺乏, SF大于100 μg/L則可排除缺鐵[4]。本研究旨在通過婦科健康體檢了解女性缺鐵性貧血(IDA)的發(fā)病情況,并且比較缺鐵性貧血女性和健康女性的血細胞參數情況,分析探討聯合檢測用于早期診斷該病的應用價值。
1對象與方法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12月參加我院婦科健康體檢的840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經血液學、骨髓細胞學和生化指標確診的缺鐵性貧血女性105例作為病例組,年齡28-56歲,平均年齡36.3±4.53(歲),選擇參加婦科體檢,排除血常規(guī)及肝功能檢查異常者的健康女性110例作為對照組,年齡26-57歲,平均年齡37.2±4.59(歲)。每位研究對象均空腹取靜脈血抗凝,充分混勻做血常規(guī)和血細胞參數檢測。
1.2.1全自動血常規(guī)儀器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的 Sysmex -xe5000及試劑測定各項指標并計算,RDW值參考值范圍為10.9%-15.4%。
1.2.2利用由美國貝克曼Unicel Dxi 800 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試劑測定SF值,SF參考值范圍為11-306 ng/mL。
2結果
本研究選擇105例在我院婦科體檢診斷患有缺鐵性貧血的女性作為病例組,年齡28-56歲,平均年齡36±3.41(歲),選擇110例參加我院體檢健康的女性作為對照組,年齡26-57歲,平均年齡38±3.58(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缺鐵性貧血患者的RBC、HGB、MCV、MCH、MCHC和SF低于對照組健康女性的相應指標,RDW(18.7±2.43)高于對照組的RDW(13.5±1.69),結果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一般情況比較
續(xù)表1 研究對象一般情況比較
RDW檢測結果顯示RDW方法檢出缺鐵性貧血的靈敏度為91.4%(96/105),陽性預測值為72.7%(96/132),特異度為67.3%(74/110)。SF檢測結果顯示SF方法檢出結果的靈敏度為87.6%(92/105),陽性預測值為95.8%(92/96),特異度為96.4%(106/110)。
RDW和SF聯合檢測時,檢測陽性結果是147人,陰性結果為68人,其中真陽性是104人,真陰性67人。聯合檢測缺鐵性貧血的靈敏度為99.1%(104/105),特異度是60.9%(67/110),與單獨做RDW和SF檢測相比,聯合檢測提高了臨床早期診斷女性缺鐵性貧血的診斷能力,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
3討論
缺鐵性貧血是世界范圍內的常見病,臨床上分為隱性缺鐵期、早期缺鐵性貧血期及缺鐵性貧血期。隱性缺鐵除有血清鐵蛋白及血清鐵減少外,無任何血液學改變。即在紅細胞的產生受到限制之前,機體鐵儲存消耗殆盡時稱為缺鐵,其特點表現為骨髓及其他組織缺鐵,血清鐵蛋白以及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出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5]。有文獻報道育齡期婦女缺鐵性貧血發(fā)病率是9.19%,妊娠期婦女高達19.28%。婦女月經量大,青少年營養(yǎng)不良,中老年消化道疾病和急性或慢性失血性疾病都會影響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狀態(tài)從而導致缺鐵性貧血[6-7]。如果人體對鐵的攝入量不足,即會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使得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顯著減少,紅細胞數目就隨之減少。最終結果會使人體內的各細胞、組織供氧不足,將導致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與地中海貧血都屬于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臨床診斷容易混淆,出現誤診。血常規(guī)紅細胞參數聯合檢測在診斷和鑒別缺鐵性貧血方面有實用價值[8]。
早期缺鐵性貧血病人,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可無紅細胞其他指數的改變。因此臨床根據血紅蛋白和MCV等紅細胞參數診斷機體患有缺鐵性貧血時,患者體內鐵缺乏已經到了嚴重程度[9]。早期、簡單、快速診斷隱性缺鐵的實驗指標顯得尤為重要。
RDW即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的簡稱,是反映紅細胞體積異質性的參數,表示樣本血液中紅細胞大小形狀的一致程度。RDW值比血涂片上紅細胞形態(tài)大小不均的觀察更客觀、準確。紅細胞的標準體積一般在6-8 μm的范圍。當機體出現變異情況,紅細胞體積的變量會明顯受到影響,樣本血液紅細胞形狀大小各不一樣,RDW一旦超過正常值多提示各種貧血、造血異?;蛘呦忍煨约t細胞異常;分布寬度小,說明樣本血液紅細胞形態(tài)大小一致,很整齊。RDW越高表明體積的變量就越大,是早期缺鐵的指征,可用于缺鐵性貧血的診斷與療效觀察,RDW值參考值范圍為11%-15%[10-11]。
血清鐵蛋白簡稱鐵蛋白(Serum ferritsn,SF)是去鐵蛋白(apoferritin)和鐵核心Fe3+形成的復合物。SF是人體含鐵最豐富的一種棕色蛋白復合物,分子量約450000,其中含鐵17%-23%,是鐵的主要貯存形式之一。主要存在于肝、脾、骨髓等網狀內皮系統(tǒng)內,為骨髓合成血紅蛋白供鐵,并根據機體需要向血清中釋放。當機體某一系統(tǒng)出現疾病時,血清中SF可發(fā)生異常改變。SF降低常見于缺鐵性貧血、大量失血、長期腹瀉、營養(yǎng)不良等情況,是反映機體鐵貯存的敏感指標,臨床上常用于缺鐵性貧血的診斷。若SF低于15 μg/L時臨床即可診斷,也可以作為營養(yǎng)不良的流行病學調查指標。如果SF大于100 μg/L,即可排除缺鐵[12-13]。
本研究探討聯合檢測于臨床早期診斷缺鐵性貧血的應用價值,結果顯示RDW檢測敏感度最高,可達91.4%,SF檢測敏感度低,但陽性預測值和特異度高,分別為95.9%和96.5%。兩種方法聯合檢測,則敏感度升高為99.5%,大大提高了診斷缺鐵性貧血的靈敏度,具有臨床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Semmelrock MJ,Raggam RB,Amrein K,et al.Reticulocyte hemoglobin content allows early and rebiable detection of functional iron deficiency in blood donors[J].Clin Chim Acta,2012,413:678.
[2]徐秀葉.795例妊娠合并貧血臨床分析[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4,34(5):582.
[3]徐二木,羅丹,徐佳,等.網織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在篩查女性鐵缺乏中的營養(yǎng)[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3,33(8):1024.
[4]周玉平,朱傳新,劉華.病態(tài)造血MCV、RDW和SF聯合檢測對難治性貧血診斷的意義[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2,25(10):668.
[5]呂玉明,石葉夫,張宇東.紅細胞參數及血清鐵蛋白聯合檢測在診斷缺鐵性貧血中的價值[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3,23(4):907.
[6]劉奕,吳千苗,謝愛蘭.口服鐵劑改善妊娠缺鐵性貧血效果及鐵儲備狀態(tài)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7):4185.
[7]丁文軍.妊娠期婦女鐵營養(yǎng)[J].臨床薈萃,2011,26(10):918.
[8]翁妙珊,吳教仁,陳少香,等.網織紅細胞參數與血小板參數在晚孕婦女中的應用及意義[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5):8608.
[9]吳衛(wèi),劉定華,李蓉生,等.北京地區(qū)健康成人網織紅細胞中血紅蛋白含量的正常參考值調查及臨床意義[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6,27:775.
[10]程俊.網織紅細胞參數與紅細胞參數在孕婦缺鐵性貧血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12(11):885.
[11]Kuehn D,Roberts SS,Olsen CH,et al.Reticulocyte hemoglobin content testing for iron deficiency toddlers[J].Mil Med,2012,177:91.
[12]汪萌,葉祎.網織紅細胞參數及血清轉鐵蛋白受體在青春期女性鐵缺乏患者的變化[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1,9(5):679.
[13]Ageeli AA,Algahtani FH,Alsaeed AH.Reticulocyte hemoglobin content and deficiency:A retrospective study in adults[J].Genet Test Mol Biomarkers,2013,17:278.
收稿日期:(2014-04-07)
作者簡介:刁春冬(1973-),女,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各類血液病,包括各類貧血,白細胞減少癥等。
文章編號:1007-4287(2015)04-06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