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慶
【摘要】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讀、反復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jié)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需要精讀。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更多的信息,又必須讀大量的書,因此我們還要學會略讀。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
【關鍵詞】精讀 略讀 閱讀教學
一個人如果要積累知識,就必須讀書。但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書籍卻浩如煙海,沒有一個人能讀完所有的書,更不可能對每本書每篇文章都去讀,因此要講究閱讀方法的運用。
一、在閱讀教學中為什么要精讀
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讀、反復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jié)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
精讀要求認真、仔細、精確地研讀讀物,最后完全理解材料的內(nèi)容和形式。它在欣賞方面,要求聯(lián)想豐富、反復涵詠,品味領悟文章語言運用的精妙所在,還要深化理解課文內(nèi)容、思想和情感,要求能夠對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和表達方式做出客觀的衡量和判斷。
選為精讀的書或文章,往往是與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有密切聯(lián)系的、科學價值較高的書或文章。對于這樣的書,我們要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去學習,用它來觸發(fā)思考,產(chǎn)生創(chuàng)見。
精讀課文,應該說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頭戲,作為語文教師,能否上好精讀課,關系到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好壞,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與否。
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精讀能力
具體說來,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全面理解,逐次研讀。即逐字逐句、逐段逐章地去鉆研,做到精細理解、全面把握。精讀要求精神高度集中,思維非常活躍。在閱讀中一絲不茍,逐字逐句,細嚼慢咽,精思熟悉。
2.仔細品味,融會貫通。即對文中的關鍵詞句要推敲琢磨,達到透徹明了,全面領悟,必須要精細剖析。
3.讀思結合,邊讀邊記。不動筆墨不讀書,要讓學生學會圈點勾畫、積累材料,培養(yǎng)學生歸納提要、隨文批注的習慣。背誦精彩語段,做讀書筆記或札記,制作文摘卡片等都是可行的。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借鑒古人的一些做法:遇到新雋的典故或詞句,就用紙條抄下來,貼在墻上,時時朗誦,熟了就揭去,換上新的,久而久之,記得很多。
由此可見,教師要教好精讀課文,前提是必須把功夫放在課前,做到深備教材、透備學生,精心優(yōu)化教學設計。
三、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把握略讀
為了提高讀書速度,略讀通常采用默讀的方式,學生在略讀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快速通讀全文。因為第一遍閱讀僅是為了初步了解材料內(nèi)容,不要求對材料進行全面的分析,所以為了節(jié)省時間,學生應適當加快閱讀速度,以便能從整體上把握材料。略讀訓練要以準確理解為前提,同時也對閱讀速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注意關鍵詞,把握大意,抓住重點。在閱讀材料時一定要注意一些表示邏輯關系的詞語。如:首先,其次,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第一,第二,總而言之等等,這些詞語往往暗示了材料間的邏輯關系,對考生分析段落、理解全文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在遇到這樣的詞語時,學生一定要在詞語下面做一記號以便第二遍閱讀時能夠通過這些詞語來尋找段落間的邏輯關系從而節(jié)省時間。略讀訓練,重在讓學生把握材料大意,準確捕捉關鍵信息。
3.把握關鍵句。關鍵句是指提示文章段落大意的句子或是提示文章中心、主旨、觀點的句子。它們一般是文章或段落的起始句、結語句、概括句或中心句等,常分布在文章或段落的開頭、結尾。
四、怎樣處理好精讀與略讀的關系
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薄叭绻蛔⒁庥诰x,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讀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fā)點,既熟習了例子,只定了出發(fā)點,就得推廣開來,閱讀略讀書籍?!本x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它們都是閱讀的最基本的方法,有著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讀與精讀一樣重要。
研究表明,一般人每分鐘閱讀500字左右,大腦留下的信息可達90%左右;每分鐘閱讀200字以下,讀后留存在大腦的信息僅為10%。為什么呢?因為速度太慢,腦子里其他意念干擾太多,比如低年級小學生要認字、斷詞、手指、口動,課文被分割成許多不連貫的碎片,閱讀的效果就低。所以,能夠略讀,是一個人閱讀水平提高的表現(xiàn)。當然,略讀也并不是讀完了事,每次略讀完畢,也可以回想一下所讀的東西,最好用簡練的語言概述一下讀物內(nèi)容。
總之,只要我們善于把精讀和略讀結合起來,就能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