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嫻,吳有全,鄭雪蓮,李煒煊(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廣東528000)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是酶免疫測定方法中應用最廣的技術(shù),既可用于定性,又可用于定量檢測。其基本方法是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吸附在固相載體表面,使抗原-抗體反應在固相表面進行,通過洗滌去除未與固相載體結(jié)合的游離成分,加底物顯色進行測定。ELISA 具有操作簡單,靈敏度高,特異性好,廣泛應用于臨床免疫檢驗,是醫(yī)學檢驗實習生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試驗操作。ELISA 在操作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現(xiàn)將作者在日常帶教中認為的關(guān)鍵點及如不慎加入孔外則注意事項總結(jié)如下。
實習生在進行ELISA 操作前首先閱讀相應項目的操作規(guī)程,本科免疫室使用ELISA 法的項目有11 個,每個試驗的操作規(guī)程都不一樣,要求每位實習生熟悉每個項目的操作規(guī)程,需要每位實習生多花時間和付出一定的努力,做好這項工作對后面的操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科免疫室使用ELISA 方法的試驗很多,以下是ELISA 操作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試劑從冰箱取出后,必須在室溫放置30 min[1]再進行檢測,試劑使用前應搖勻,盡量避免有溶血、黃疸、脂血或被微生物污染的標本[2]。加樣前要求學生先檢查標本狀態(tài),對不合格標本退回并要求重抽。用全自動加樣系統(tǒng),標本加完后要求學生注意是否有漏加的情況,如果漏加了,則用加樣器補上。加酶結(jié)合物和底物一般用8 頭加樣器,套吸嘴時要注意是否有套緊,否則加樣量會減少,引起加樣不準確,加液時要加在ELISA 板孔的底部,避免濺出、產(chǎn)生氣泡等。特別是加酶試劑,操作時不能濺到微孔板的外面,酶試劑要加在微孔板的中央,否則很容易使結(jié)果產(chǎn)生假陽性。加酶試劑是整個ELISA 試驗中最重要的步驟,這個步驟做好了,這個試驗的質(zhì)量就得到了保證。加底物時,各種試劑盒的顯色劑不能混用。孵育時間和溫度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規(guī)定, 溫育的條件對結(jié)果有一定影響[3],加樣完畢后封上封紙防止標本或反應液蒸發(fā)在孔壁上。洗板的次數(shù)可能對結(jié)果有影響[4-5],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規(guī)定的次數(shù)使用專用洗液。 洗板前應先將洗板機管道清洗干凈將洗液注滿管道, 保證洗液充滿各孔,洗板結(jié)束后,應在脫水機上脫去反應板殘留的少量洗液。顯色是ELISA 反應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關(guān)系著試驗的成敗。 孵育時要按照操作規(guī)程掌握好孵育的時間和溫度[6]。在加顯色劑時不能加到孔外,應用洗水紙吸干;加終止液時不能產(chǎn)生氣泡;為了提高分析樣本的準確度,應用酶標儀判讀檢測結(jié)果,先打開酶標儀電源預熱15 min, 比色前把酶標板底部用吸水紙吸干,然后將板放在酶標儀架上。
每批標本都要做空白對照陰性對照、陽性對照和質(zhì)控,保證操作的質(zhì)量。
ELISA 檢測的對象多為感染性的標本,因此,對實習生的生物安全教育很重要[7],一些標本,如梅毒、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試劑盒的陽性對照有一定的危害,需妥善處理[8];如果懷疑是艾滋病的標本,要用有效氯為2 000 mg/L 的消毒液浸泡30 min 后清潔處理。
總之,ELISA 是檢驗醫(yī)學實習中最基本的檢驗技術(shù)操作,操作過程中有許多細致的步驟和注意事項,要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認真仔細地進行。避免假陽性和假陰性結(jié)果的出現(xiàn),保證檢測結(jié)果真實可靠。
[1] 李蓉. 論影響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結(jié)果的常見因素及控制方法[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1,30(20):120-121.
[2] 孫鑫,陳彥,張繼瑜,等. 不同程度溶血對ELISA 法檢測血清HBVM的影響[J]. 世界感染雜志,2004,4(2):174-176.
[3] 徐錫霞,鄧巍. 溫育條件對ELISA 定性測定HBsAg 結(jié)果的影響[J]. 實用肝病雜志,2006,1(1):16-18.
[4] 馬蘭,吳濤,樸桂花,等. ELISA 檢測HBSAG 洗板方法的探討[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5):8596.
[5] 劉祖勇. 增加洗板次數(shù)HBsAg ELISA 檢測影響[J]. 中國輸血雜志,2006,19(2):135-136.
[6] 葉煉,趙政,王芳,等. 酶聯(lián)免疫試驗兩步法檢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影響因素分析[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19):2546-2547.
[7] 王偉娟,楊焦峰,鄭輝,等.檢驗科實習生生物安全防護調(diào)查及對策[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21):3082-3083.
[8] 陳利民,張凡非,劉玲,等. 淺析病原微生物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對策[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0(14):1457-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