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紅
(重慶市大渡口區(qū)春暉路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重慶 400084)
臨床護理
翻轉針柄法應用效果觀察
劉 紅
(重慶市大渡口區(qū)春暉路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重慶 400084)
目的:觀察翻轉針柄法的應用效果。方法:100例近掌指關節(jié)靜脈穿刺不暢患者隨機分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觀察組采用翻轉針柄法,對照組用棉簽墊于針柄下使針柄抬高。結果:觀察組效果顯著好于對照組(χ2=4.91,P<0.05),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4.76,P<0.05)。結論:翻轉針柄法適用于近掌指關節(jié)靜脈穿刺因針尖斜面緊貼血管壁而引起輸液不暢的患者。
近掌指關節(jié);翻轉針柄法;對照觀察
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及長期化療或靜脈注射海洛因的患者,因長期反復靜脈穿刺而使血管受到嚴重損害,靜脈變細、變硬甚至堵塞,給靜脈輸液造成了極大困難。近掌指關節(jié)處小血管因較表淺,易穿刺成功[1],但該部位會因患者稍活動而使針尖斜面易緊貼血管壁導致滴注不暢。我們采用翻轉針柄法進行處理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共100例,均為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門診輸液中出現針尖斜面緊貼血管壁導致液體滴注不暢者。男52例、女48例,年齡25~87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性別、年齡、穿刺部位、血管條件、日輸液量(500~1000mL),輸液時間(2~4h)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選擇血管方法:穿刺前要仔細了解血管的生理特點,必須使血管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淺和粗細,選擇合適的頭皮針。
操作方法:選擇心理素質好,操作技術熟練的護士操作。患者不要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用左手握緊患者注射部位,以拇指繃緊皮膚固定血管下端減少血管滑動,進針應采用快穩(wěn)準及寧淺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縮而降低穿刺成功率。用一次性6號頭皮針輸液器輸液,穿刺部位選擇近掌指關節(jié)處小血管穿刺,成功后如液體不滴檢查無腫痛,回血通暢。
對照組將無菌棉簽折斷,取帶有棉花的一端輕輕塞至針柄下使針柄抬高,再用膠布將棉簽交叉固定在穿刺部位,囑患者盡量保持手的平穩(wěn)。觀察組將針柄輕輕從右邊翻轉至左邊,使針尖斜面朝下,用無菌透氣敷料固定,囑患者盡量保持手的平穩(wěn)。
輸液恢復順暢,至輸液結束針頭未滑出血管外為有效,否則為無效。
統計數據采用χ2檢驗。
兩組效果及滿意度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效果及滿意度比較 例(%)
門診輸液的老年患者較多,多數患有慢性疾病,長期、反復靜脈穿刺輸液使血管受到嚴重損害,且患者皮下脂肪少,末梢血管缺乏彈性、硬而脆,血管活動度較大,靜脈血管竇較多,穿刺時針尖容易滑動、刺穿血管。近掌指關節(jié)處小血管表淺易辨,較易穿刺成功,但因穿刺兩端均為關節(jié)部位,且部分老年患者性格猶如兒童好動,不遵醫(yī)囑[1],故常出現液體不滴或輸液不暢,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2],且輸液時間長,肢體活動受限。
近掌指關節(jié)處靜脈穿刺進針角度大,由于血管短小,進針后不能減小角度進行,針柄在皮膚外存留長,且針尾上翹,針尖活動度大[1]。采用傳統方法用棉簽墊高針柄,在患者體位改變和活動中棉簽容易松動,使針尖斜面重新貼向血管壁,同時針柄處于懸空位置,患者手少做活動或因被蓋、衣服摩擦即可導致膠布松動、針頭移位、脫出等,導致液體滲出腫脹,需要重新穿刺,既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又增加患者痛苦。而翻轉針柄法使針尖斜面朝向血管內側,操作簡便,使穿刺針柄平貼在手指背面,不易松動,即使患者手部活動也不會造成針尖刺破靜脈,膠布松動,針頭滑脫等情況。并可減輕患者痛苦,讓患者及家屬更加滿意,減少了醫(yī)療糾紛。
無論采用何種方法,都要注意動作輕柔,特別是老年人血管脆性大,墊得過高或翻轉針柄過猛,都會增加患者的痛苦,或是刺破血管[3]。因多數患者害怕靜脈穿刺,尤其是手指小血管的穿刺,看到針尖在血管內翻轉會更緊張。因此,要進行耐心解釋,消除其恐懼心理,使患者滿意。
[1] 鄭意,黃錦梅.棉簽棒用于近掌指關節(jié)靜脈穿刺固定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6,21(17):25.
[2] 君世杰,王靜.改進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2):45-46.
[3] 湯穎 ,張瑛,羅晶.翻轉針柄法應用于輸液不暢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6,21(23):43.
R472.9
B
1004-2814(2015)05-0464-01
201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