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夢溪口
溪口國家森林公園現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雪竇寺是景區(qū)中最負盛名的景觀,因雪竇山而得名,也成就了雪竇山“應夢靈山”之名。山內瀑折灘深、古樹繁茂、古剎森森,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眾多。公園內有四條游覽線路:山口御書亭—千丈巖瀑布—妙高臺的雪竇山東部游覽線;三隱潭階梯瀑布群—千丈巖瀑底—觀光索道—妙高臺的“雪竇山穿越之旅”游覽線;雪竇禪寺—三隱潭—徐鳧巖的雪竇山西部游覽線;墓道牌坊—蔣母墓域的蔣母墓園專線。
雪竇寺。雪竇寺位于雪竇山中心,四面環(huán)山,兩流合匯,九個山峰猶如“九龍搶珠”,環(huán)境勝絕。寺廟已有1700年歷史,晉時開山時叫“瀑布院”,北宋真宗敕賜“雪竇資圣禪寺”寺額,南宋寧宗時被列為“五山十剎”之一,明代時被列入“天下禪宗十剎”。雪竇山也因雪竇寺的存在而被宋理宗趙昀御書“應夢名山”,在民國躋身“五大佛教名山”之列。
山中古樹。雪竇山中的古樹多集中在雪竇寺內外,與名人蹤跡、佛教興衰相印證,人們稱它們是一部“活的”千年雪竇山山志五大篇章。“含珠林”與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相涉,被傳為黃巢墓地;“夫妻銀杏”一雌一雄,相依相偎,史傳為五代與北宋之交中國知名高僧永明大師駐錫雪竇寺所植;“趙氏父子松”立于錦鏡池邊,與元代書畫大家趙孟及其次子趙雍密切相關;“翰林松”緣起“刀下留樹”之傳說,后人多有贊詠,是先人生態(tài)意識的見證;“將軍楠”為張學良親手所植,被列入寧波十大古樹名木、浙江名木。
三隱潭。三隱潭是雪竇山中三折瀑布組成的景觀,全長約1.6千米,以上隱潭最為壯觀。上隱潭以幽險見長,200多級石階形如天梯,潭邊龍王廟供奉三尊龍王,潭底架有一座石橋。置身潭邊橋上,霧氣彌漫,水沫濺衣,涼氣逼人。
千丈巖。千丈巖實為開挖于宋代的古池,后被南宋詩人張良臣命名為“錦鏡池”。因千丈巖瀑水狀如飛雪,故有飛雪瀑之稱,北宋文學家曾鞏形容其“玉虬垂處雪花翻,四序雷聲六月寒。憑欄未窮千里勢,請從巖下舉頭看”。如在晴天,陽光折射,飛濺的水珠會呈現出七色彩虹,令人嘆為觀止。
豐鎬房。豐鎬房即蔣氏故居,又名素居,因蔣家世代信佛、吃素念經而得名,是溪口鎮(zhèn)上最重要的人文景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傳統(tǒng)的世家府第格局。后堂報本堂內的三塊掛匾楹聯(lián)尤其值得端詳:一是蔣介石在蔣經國40歲生日時專門題寫的“寓理帥氣”的題字和跋文;二是蔣介石在門口望柱上書寫的“報本尊親是謂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順孫”的楹聯(lián);三是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家吳敬恒手書的“報本堂”橫匾。
文昌閣。文昌閣又名“奎閣”,位居武山南端、剡溪之濱,南望溪南山色,俯視三里長街,占地理位置之優(yōu)勢,成為溪口鎮(zhèn)上風景最優(yōu)美的地方,有“奎閣凌霄”之稱,一樓為會客室,二樓是蔣介石、宋美齡的臥室和起居室。
溪口風景歷史人文底蘊深厚,溪口美食與該地區(qū)的歷史發(fā)展亦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千層餅。溪口千層餅有100多年的歷史,口味獨特,酥香松脆,是溪口名特產,被稱為“天下第一餅”。
烤芋艿。溪口芋艿至今已有700余年種植歷史,曾以個大、皮薄、肉白、味鮮而聞名中外,有“跑過三關六碼頭,吃過奉化芋艿頭”的美譽。
醬烤豬頭。醬烤豬頭據傳是奉化人為慰勞戚繼光的抗倭部隊而特制的一道點心,是用豬頭肉和咸光餅加冰糖做成的一種拔絲食品,又香又脆又甜,味道鮮美,既可下酒,又可當點心,是酒筵上的一道名點。
經國扣肉。經國扣肉實為梅干菜扣肉,相傳為蔣介石在溪口小住時最常吃的一道菜。
奉化搖蚶。奉化搖蚶是浙江傳統(tǒng)名菜之一。蚶是軟體動物,殼厚而堅硬,外表淡褐色,肉味鮮美。中國沿海所產的蚶約有10種,其中以奉化搖蚶最為著名。
雪竇山入口
雪竇寺彌勒坐像
千丈巖
趣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