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紹敏
(會澤縣人民醫(yī)院 云南 會澤 654200)
功能性胃腸?。‵GID)是在心理、生理與社會環(huán)境等不同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一種消化系統(tǒng)綜合征,近幾年由于生活、飲食方面的改變,促使本病的患病率達到了23.5%~74%,并呈逐年增加傾向[1]。臨床加強防治與護理,對治愈本病、減輕本病對患者的困擾有積極意義。因此,本研究擬定不同方案對64 例病例實行了分組救治與分析,取得滿意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本組64 例功能性胃腸病病例均由我院于2013 年5 月-2014 年5 月間收錄,其中男性與女性各有38 例和26 例,年齡段19~72 歲,平均是41.7 歲;所有入組者均經相關臨床檢查、影像學診斷與內鏡檢測后確診,納入與功能性胃腸病有關判斷指南相符合者[1],排除有心內科嚴重合并癥、意識障礙及藥物過敏體質者,按隨機數(shù)表法劃分組別,2 組在性別、年齡等普通資料上相仿,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存在可比性質。
方 法 對照組(純藥物治療方案):對本組患者實施蘭索拉唑+黛力新+鹽酸伊托必利等藥物治療,每次劑量各為30mg,2 片和50mg,其中蘭索拉唑、黛力新每日服用1 次,鹽酸伊托必利每日3 次。伴有便秘者,增加聚乙二醇治療;伴腹瀉者,增加止瀉藥治療。療程共6 周。
觀察組(藥物治療+心理干預):(1)藥物治療:具體與對照組相同。(2)心理干預:①安慰與鼓勵。熱情、和藹接待患者,采取安慰性、鼓勵性語言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并與患者家屬取得配合,保持良好心態(tài)面對患者、尊重患者,以幫助其樹立治愈信心。②誘導發(fā)泄。嚴重的焦慮、抑郁情緒可能加重患者病情,對患者的身心造成長期性影響。因此,護理時還需換位思考,對患者的處境表示同情,鼓勵患者將內心情緒發(fā)泄出來,并做到認真傾聽。③認知干預。通過講述本病知識、治療方式與心理干預的作用等方式,糾正患者的疾病錯誤觀念,并重建認知結構。④其他。部分患者可能對疾病過度擔憂,護理時,可通過拉家常、回憶往事等方式轉移患者部分注意力,或與表現(xiàn)良好的患者配合,為其現(xiàn)身說法來增強干預效果。
療效標準[1]參照HAMA 量表,SDS 量表,對2 組病例治療前后的情緒狀態(tài)進行評定。SDS 超過50 分表示抑郁,HAMA 超過6 分表示可能焦慮。在臨床總療效方面,顯效:治療后基本無臨床癥狀及體征,半年內未復發(fā);有效: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但停藥后復發(fā);無效:未達到上述要求。
統(tǒng)計學方法 經SPSS17.0 版本統(tǒng)計包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對計數(shù)與計量資料的檢驗各以卡方和t 描述,以P<0.05 校對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意義。
結 果 一、臨床總療效 觀察組治療后可取得96.9%的臨床總療效,要顯著性高于對照組的81.3%,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2 組臨床總療效對比(n,%)
二、情緒狀態(tài) 治療前,2 組的HAMA 與SDS 評分相仿(P>0.05);經治療后,2 組的量表評分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改善,且以觀察組改善更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2 組HAMA 與SDS 評分對比(分)
討 論 功能性胃腸病在臨床上并不罕見,但關于其致病機制,目前醫(yī)學界及學術界仍無明確定義,有學者初步認定本病與內臟高敏性、胃腸動力性障礙、炎癥反應、免疫缺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近幾年隨著實驗研究的逐步深入,有研究指出,約有50%~90%的功能性胃腸病患者存在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2]。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可能通過下丘腦與大腦皮層對植物神經功能進行影響,致使迷走神經出現(xiàn)功能障礙,導致胃腸平滑肌功能減退,進而誘發(fā)本病。白玉芬研究[3]對60例病例實施心理測評,提示本病患者多數(shù)存在焦慮、抑郁等問題,經藥物與心理干預后,60 例病例的情緒與生活質量均有顯著改善。本研究通過對觀察組提供藥物治療與心理干預,結果發(fā)現(xiàn),該組治療后的臨床總療效更高,HAMA 與SDS 分值下降更明顯(P均<0.05),與相關報道一致[3]。
綜上所述,臨床對功能性胃腸病患者實施藥物治療與心理干預,對增強療效、改善患者情緒有突出效果,值得在今后的臨床上普及應用。
[1]邢益門.藥物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功能性胃腸病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20):2213-2215.
[2] GORSKA-CIEBIADA M,CIEBIADA M,GORSKA M M.Intercel 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 asthma and persistent al lergic rhinitis:relationship with diseaseseverity[J].Ann Al lergy Asthma Immuno1,2013,(01):66-72.
[3]白玉芬.藥物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癥療效[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3,22(8):40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