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合云,郭正紅,丁蓮鶴,陳文利,陳 承
(昭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兒一科,云南 昭通 657000)
高熱是嬰幼兒常見的臨床癥狀,多由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引起。若不及時處理,持續(xù)升高的體溫可影響神經(jīng)功能的發(fā)育。在下列研究中,我們分析了布洛芬灌腸治療小兒高熱的臨床療效,旨在為臨床工作中處理小兒高熱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jù)。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擇2010 年7月-2012 年9 月期間我院小兒科收治的高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共70 例,根據(jù)治療方式不同隨機分為給予布洛芬灌腸治療的觀察組和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治療的對照組,每組各35 例。2 組患兒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下觀察指標具有可比性。
二、布洛芬灌腸治療 將導尿管由肛門插入約3-4 cm,緩慢注入布洛芬混合液(布洛芬15 mg/kg,地西泮0.2-0.3 mg/kg)。 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治療,給予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0.3 mg,口服、2/d。
三、 觀察指標 觀察2 組患兒治療后的體溫情況:于治療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 時分別檢測體溫,觀察降溫效果。
四、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軟件進行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比較、治療前與治療后的比較均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標準:P<0.05。
結 果 治療前,2 組患兒的體溫情況無差異(P>0.05);觀察組患兒治療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 時的體溫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后15m in、30m in 時的低溫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患兒治療后45 min,60 min時的體溫均低于治療前(#P<0.05);
附表 觀察組和對照組體溫情況比較
附表 觀察組和對照組體溫情況比較
(*觀察組 vs 對照組:P <0.05、有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前 vs 治療后:P <0.05、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15min 治療后30min 治療后45min 治療后60min觀察組 40.5±4.8 38.7±3.8#* 37.8±3.6#* 37.8±3.7#* 37.6±3.8#*對照組 40.3±4.4 40.8±4.2# 39.7±4.4# 37.6±3.7# 37.5±3.9#t 值 1.074 6.482 5.948 1.258 1.032 P 值 0.0813 0.0394 0.0428 0.0845 0.0751
討 論 在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的控制下,人體體溫的正常范圍保持在36.2℃-37.2℃。當產(chǎn)熱大于散熱、引起指體溫高于正常范圍0.5℃時,就稱為發(fā)熱[1]。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位于下丘腦,對機體的產(chǎn)熱和散熱過程進行調(diào)節(jié)、保持兩者之間的平衡,使體溫維持在37℃左右。在某些病理因素的作用下,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可發(fā)生變化、體溫調(diào)定點升高,進而出現(xiàn)發(fā)熱。嬰幼兒由于各項身體機能尚未發(fā)育成熟,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等病理性因素的傷害,進而引起發(fā)熱[2]。
若發(fā)熱狀態(tài)持續(xù)不能得到控制,體溫超過38℃,則屬于高熱范疇[3]。高熱也是嬰幼兒在發(fā)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時的常見癥狀,會在原有疾病癥狀的基礎上繼發(fā)引起一系列并發(fā)改變。持續(xù)的高熱狀態(tài)會導致腦細胞的不可逆性損害,并影響智力發(fā)育[4]。因此,在臨床中對于小兒高熱應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在上述研究中,我們分析了布洛芬灌腸治療小兒高熱的臨床療效,旨在為臨床工作中處理小兒高熱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jù)。
布洛芬是一類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抗炎作用的藥物,用于小兒高熱能夠通過抑制機體內(nèi)前列腺素的合成進而發(fā)揮降溫作用[5]。本研究中通過灌腸給藥,能夠避免小兒在高熱時靜脈強烈收縮、給藥困難的不足,增加藥物的吸收和要理論作用[6]。通過觀察降溫效果可知,觀察組患兒治療后15 min,30 min,45 min,60 min時的體溫均低于治療前;對照組患兒治療后45 min、60 min 時的體溫均低于治療前。由此就能看出,觀察組患兒從治療后15min 起,體溫開始降低;對照組患兒從治療后45min 起,體溫開始降低。這也就說明觀察組患兒的降溫作用起效更快、效果更好。
綜合以上討論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上述前瞻性研究的結論:布洛芬灌腸治療能夠更為快速的降低體溫,相對于其他降溫方法,有一定優(yōu)點和肯定的退熱效果,具有積極的臨床價值。
[1]胡皓夫;第六講 發(fā)熱的概念與解熱、抗炎免疫藥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9,14(06):371-372
[2]藍如料. 熱性驚厥的臨床觀察與治療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2,23(3):53-54.
[3]李冬,隋曉燕;兒童發(fā)熱解熱劑的應用評價[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02):128-129
[4] 李雪曦. 布洛芬混合液直腸給藥治療小兒熱性驚厥72 例臨床療效觀察[J]. 吉林醫(yī)學,2011,32(34):7280.
[5] 王冠. 布洛芬混合液直腸給藥治療小兒高熱驚厥的效觀察[J]. 吉林醫(yī)學,2012,10(27):564-565.
[6] 施文;布洛芬臨床藥理學及在兒科臨床的療效和安全性評價[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0年12期.76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