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玉梅
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素質教育在各個學科切實開展起來。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小學英語也逐漸被搬上日益重要的位置。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制約,課堂時間的縮短,加上客觀條件的限制和環(huán)境的影響,小學英語課堂中會出現(xiàn)興趣不濃、有“問”無“答”,難以互動等現(xiàn)象。因此,英語教師一直都在摸索著如何在英語課堂中提高效率,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廣大教師在課堂上不斷推陳出新,花樣繁多,歸根結底教師應該懂得如何創(chuàng)建高效的英語課堂。
要建立高效課堂,首當其沖地要把握好預習這一關。新課程標準要求樹立“以學定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理念,倡導實施“先學后教,精講精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堅持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要任務,這也是構建有效課堂、高效課堂的主要目標。課前預習是聽課前的一種預備工作,其著眼點是為學生自己“更好地學”,為教師“更順利地教”,為真正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高效打下基礎。經(jīng)過課前預習,學生掃除了課堂學習的障礙;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在這個時候學生的各方面就會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當一個人的思維狀態(tài)進入最佳時刻,大腦活躍起來,它就好像一臺巨大的吸力器,會把知識源源不斷吸收進來,課堂效率就會大大提高。由此可見,課前預習在有效課堂、高效課堂地構建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次是要創(chuàng)設好生活情境,讓學生有感受地參與學習。情境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個好的情境設計,可以使孩子們全身心溶入到教學過程當中,達到學有所用。低年級的孩子剛接觸到英語,如果離開了情境教學,一味地反復地朗讀,幾分鐘就不耐煩了,小動作多了,不專心聽講,所以適當?shù)厍榫硠?chuàng)設至關要。比如學習Stand up, please. Sit down,please.學得好的同學,有資格當小老師,孩子認真練習,生怕自己當不成,比一比看誰的小老師當?shù)米詈谩N遗c小老師配合。我說:Class begins. 小老師立即喊到Stand up,please.我說: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同學們說:Goodmorning,Claudia.小老師又喊:Sit down, please.每位小老師都認真對待,既提高了孩子們的英語水平,也鍛煉了他們的自信心。
再次要注重教學語言的簡單與精煉。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使用英語,這樣可以創(chuàng)設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和學習英語的機會。然而,由于小學生所掌握的英語語言知識有限,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英語指示語應當簡單和明了,盡量使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詞句,必要時可以通過肢體語言或母語幫助學生理解。簡單明了的指令語能夠使教師講的時間相對減少,學生實踐語言的機會相對增加。但是,在教學中教師為了導入到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一個語言情境或者描述一個活動要求,往往使用大量的英語語言進行敘述和介紹。這樣經(jīng)常使得學生更難理解教師的意圖和要求,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甚至影響了任務活動的完成。同時我們強調,盡量使用英語并不排除必要時教師可以使用母語。因為如果學生不能準確地理解教師的語言,就會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無法正確地運用語言,教師就無法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也就無法達到語言訓練的目的。例如,在教授“There be”句型時,教師為了使學生理解“there is/are”的含義做了大量的描述性的演示活動,但學生始終沒有清楚地理解該語言點的語義。這時如果教師用漢語把意思說出來,學生立刻就會明白該句子結構的意思,這樣也能節(jié)省出更多的教學時間開展其它的教學活動。此外,小組活動、兩人活動、合作學習、個別化學習、合理有效的評價都是實施有效教學的有效方式。
最后要落實小組合作,讓學生成為主人。要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劃分學習小組是明智之舉,尤其是對于班額相對較大的班級。全班可以按座次分為四個或幾個大組。大組里面再劃分四至六人小組。兩兩對話就在同桌之間進行,小組討論或分角色(大明、小玲、艾米、薩姆等)朗讀、表演時根據(jù)需要在四至六人小組進行(小組名稱:ABC \one, two, three\或用新學的單詞命名)。課堂上,進行捆綁式評價,哪個組成員的表現(xiàn)優(yōu)秀就為本組加分,一堂課結束評選優(yōu)勝小組。小組合作學習讓所有同學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而且小組長可以幫助老師維持秩序,便于教師調控課堂。
新課程改革才剛剛起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作為一線教師必須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努力適應社會發(fā)展對教師專業(yè)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為了適應新課程的發(fā)展和新的教學理念,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善于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擴大知識面;刻苦鉆研新教材,敢于面對新挑戰(zhàn);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本學校的實際條件以及學生的需要,積極而有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交流共勉,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
英語課堂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使外語教學更加符合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符合心理學、教育學的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效率,減輕學生的負擔,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