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大 姚永成
薄皮甜瓜早春雙膜栽培技術
潘光大 姚永成
甜瓜屬葫蘆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生產(chǎn)上有厚皮和薄皮甜瓜兩大生態(tài)類型。薄皮甜瓜生長適溫25~30℃,果實發(fā)育期要求有較大的晝夜溫差,砂壌土比較適合甜瓜的生長。漢中市屬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氣候,轄區(qū)內(nèi)漢江及其支流沿岸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農(nóng)戶雙膜早春栽培甜瓜,投資少、風險小、見效快,可比露地栽培甜瓜提前上市30~40天,經(jīng)濟效益較好?,F(xiàn)將該技術介紹如下:
宜選用成熟期短、適應性強、品質好、較抗病的早熟薄皮甜瓜品種,如金香玉1號、精選沙密、白玉堂、日本甜寶等。
2.1 育苗時間早春雙膜栽培甜瓜,可比露地栽培定植提前20天左右。定植時苗齡30~40天。苗的標準是3葉1心或4葉1心,漢中斷霜期為3月初,1月下旬至2月上旬是甜瓜育苗的最佳時間。
2.2 培育適齡壯苗
1)種子處理。①溫湯浸種:用50~60℃的熱水燙干種子10分鐘,水的體積是種子體積的3倍,燙種時要不停地攪拌,使種子受熱均勻。②藥劑浸種: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40分鐘,撈出后用水沖洗干凈,催芽。
2)營養(yǎng)缽播種育苗。薄皮甜瓜根系木質化早,受損后不易產(chǎn)生新根,因而宜采用直徑為12cm左右的大營養(yǎng)缽進行直播育苗,用菜園土3份和優(yōu)質腐熟糞肥1份,再加適量的硫酸鉀復合肥和50%敵磺鈉可溶性粉劑與床土按1∶5000充分混勻堆漚后裝入營養(yǎng)缽,堆在事先建好的育苗棚里。育苗棚內(nèi)鋪設電熱線,以100W/m2為宜。播種前澆透底水后,每缽放入1粒已催芽的甜瓜種子,再在上面覆蓋一層過篩的細土。夜晚棚上加蓋草簾,棚內(nèi)溫度白天保持30~35℃,晚上15~20℃。經(jīng)過3~5天,大部分瓜苗出土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晚上10~15℃。定植前5~7天進行常溫煉苗,白天溫度20℃,晚上不低于7~8℃即可。同時控制澆水量。
3.1 開溝施肥用微耕機或人工按1m的距離開溝,溝寬25~30cm,溝深20cm左右。畝施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2500~3000kg、45%三元素硫酸鉀復合肥40~50kg、硫酸鋅1kg,順溝撒施,并回填開溝土,然后鋤幾遍,使肥土充分混勻。
3.2 覆蓋地膜開溝施肥后,起好壟,覆蓋地膜。壟間距100cm,壟高20cm,寬40cm,要求壟面平整一致。覆膜后按30cm的間距打孔待移栽。
3.3 定植當外界氣溫不低于0℃時(2月下旬至3月上旬),選擇晴好無風的天氣進行定植,畝栽苗2000~2200棵。
3.4 灌水定植后立即澆定根水,應盡量澆透,但不可過大。
3.5 搭小拱棚定植灌水后立即在壟上用事先準備好的細竹桿煨成弓形,兩端插入起拱。拱高50cm左右,拱距100cm。覆蓋農(nóng)膜后,兩側用土壓嚴踏實,要求拱的高度、弧度盡量均勻,使膜面平整、繃緊。
4.1 棚溫管理在定植后前5天不要放風,主要是提高地溫促進甜瓜苗扎根,定植5~10天新葉長出,標志著進入生長階段,晴天中午棚溫超過30℃進行放風,在棚的背風處掀開膜放風,午后低于28℃就要蓋棚。當日平均氣候達到18℃就可進行停止覆蓋拱棚。
4.2 植株管理在甜瓜秧長到4片真葉時就要摘心,促進子蔓生長。一般采用雙蔓整枝方式,每條蔓上留2個瓜,當最后一個瓜坐住后,瓜前留3~4片葉摘心,瓜后面的孫蔓全部摘除,瓜前面的孫蔓留1~2片葉后反復摘心。如子蔓沒瓜,可在第3片葉時摘心,促孫蔓坐瓜,孫蔓坐住瓜后在瓜前留3~4片葉摘心,主要是促進瓜快膨大、早熟,避免水分和養(yǎng)分流失。早春雙膜栽培甜瓜由于前期溫度比較低,昆蟲活動少,因此要進行人工授粉,促使早坐瓜。
4.3 水肥管理當甜瓜坐住瓜后就開始追肥,促進瓜快速膨大,提高其含糖量和增加產(chǎn)量。追肥畝用腐熟淡尿水20~30擔。當幼果雞蛋大小時,果實進入膨大期,澆1次保瓜水。膨瓜期葉面噴施400~500倍液磷酸二氫鉀或高鈣鉀寶等葉面肥,7天噴1次,共噴2次,可以提高甜瓜品質。
4.4 病蟲防治甜瓜生長前期氣溫低,病蟲害相對較少,中后期氣溫回升,需要仔細觀察,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
1)蟲害防治。①蚜蟲:可用涂滿機油的黃板插在田間誘殺,或用高效低毒農(nóng)藥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啶蟲脒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②紅蜘蛛:可用15%噠螨靈乳油2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噴霧防治。
2)病害防治。實行輪作,加強栽培管理,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注意氮、磷、鉀肥的合理搭配,增施中微量元素肥,增強植株的抗病性。在發(fā)病初期選用無公害農(nóng)藥及時防治。
采摘前1周停止?jié)菜?,防止裂瓜。薄皮甜瓜由白綠色轉黃,有香氣,八成熟時即可采收(開花后25~28天)。采收過早,影響口感食味,過晚不利于運輸、貯藏。
潘光大,姚永成,陜西省南鄭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郵編723100。
201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