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玲,王敬萍,曹曉莉
高血壓合并急性冠脈綜合征與抗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抗體相關性研究
王旭玲,王敬萍,曹曉莉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壓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時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與抗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抗體間相關性。方法選取2010年6月—2011年8月就診于山西省心血管病醫(yī)院患者及門診體檢者。分為單純高血壓病組,高血壓合并ACS組,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檢測抗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抗體、hs-CRP、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紅蛋白(HbAl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HDL)、血肌酐(CREA)等項目。結果高血壓病合并ACS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抗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抗體陽性率分別與單純高血壓組、對照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單純高血壓組與對照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高血壓病合并ACS組中抗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陽性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陰性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單純高血壓病組中抗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陽性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陰性者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抗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抗體、超敏C反應蛋白在高血壓病合并ACS、單純高血壓病患者及正常對照者間存在差異,提示高血壓病及其合并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可能與炎癥反應和免疫功能異常有關。
關鍵詞:高血壓病;急性冠脈綜合征;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超敏C反應蛋白
高血壓合并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血清中,抗血管緊張素Ⅱ1型(AT1)受體自身抗體陽性率顯著高于無并發(fā)癥患者,自身抗體的產生在高血壓病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維持和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1,2]。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是一種急性期炎癥因子。炎癥反應及免疫機制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且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密切相關。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2010年6月—2011年8月山西省心血管病醫(yī)院住院及門診患者583例,男322例,女261例。分為單純高血壓病組266例,男152例,女114 例;高血壓合并ACS組128例,男72例,女56例。對照組為選取同期體檢健康者189名,男98名,女91名。受檢者均對本試驗知情同意。
1.2入選標準高血壓診斷符合WHO/ISH1999年高血壓防治指南,收縮壓(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DBP)≥90 mmHg。ACS診斷符合WHO1979年制定的ACS診斷標準,有典型的胸憋、胸痛癥狀,并伴隨有明確心肌缺血心電圖表現;若有心肌細胞損傷標志物[肌鈣蛋白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PK-MB)]的升高,則可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
1.3排除標準各種繼發(fā)性高血壓、心肌病、急慢性感染、肝功能異常、腎衰竭、內分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無腦血管疾病者。
1.4標本采集與處理記錄患者基本資料:性別、年齡、血壓、吸煙史、高血壓病史。被檢者入院時采集肘靜脈血3 mL,用于 hs-CRP 檢測。入院第2天晨起抽取空腹肘正中靜脈血送檢測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紅蛋白(HbAl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血肌酐(CREA)等項目。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抗AT1受體抗體。以(標本A值-空白對照A值)/(陰性對照A值-空白對照A值)≥2.1定為陽性。hs-CRP采用散射比濁法檢測??崭寡菧y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糖化血紅蛋白采用陽離子交換微柱層析法測定。TG 及 TC 測定采用氧化酶法,HDL 及 LDL 測定采用酶法。
2結果
表1 3組臨床資料比較
2.2抗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抗體陽性率比較(見表2)
表2 3組抗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陽性率比較 例
2.3高血壓病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高血壓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s)
3討論
高血壓病表現為血管壁病變,免疫反應參與其發(fā)病過程。在ACS患者,血管收縮可能是對罪犯血管輕度狹窄及內皮功能低下的一種反應,內在因素主要與粥樣斑塊的脆性有關,而外在因素包括血漿兒茶酚胺波動、血壓波動、運動、情緒緊張、血流動力學影響、冠狀動脈血管痙攣、交感神經活性增強、心率和心肌收縮力的變化等,會加速斑塊形成及斑塊破裂的進程。
Wang等[3]發(fā)現在高血壓合并癥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滴度的抗AT1受體自身抗體,該自身抗體作用于AT1受體細胞外第二環(huán)多肽,具有激動AT1受體的生物學效應,能使血管平滑肌收縮,增加心肌細胞的收縮及搏動頻率,其激動心肌細胞收縮的信號途徑由蛋白激酶C所介導??笰T1受體自身抗體與AT1受體結合后產生激動AT1受體活性的作用,可增加心肌細胞的搏動頻率[4],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內游離Ca2+濃度升高,增加MAP激酶表達和細胞增殖,引起血管壁增厚,導致高血壓血管的重構[4,5],在此基礎上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梢饍绕ぜ毎把芷交〖毎磉_細胞因子與生長因子,導致炎癥反應從而影響粥樣硬化斑塊的穩(wěn)定性,啟動ACS的病理過程。CRP之所以能成為心血管疾病危險評估的有用指標,部分是由于其生物學性質穩(wěn)定,且測定方法不斷改進,獲得敏感性高、價格較低的測定方法即hs-CRP的測定。幾項大規(guī)模流行病學研究證明[6],hs-CRP水平是未來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子,即使在相對正常范圍內,hs-CRP也是正常人首次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預測因子[7]。
本研究證實,高血壓病合并ACS組吸煙比例高于單純高血壓病組及對照組,吸煙可加重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可以直接引起動脈血管痙攣,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炎性細胞和炎癥因子水平的升高,啟動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過程。吸煙可激活血小板,有利于血栓形成,導致各種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
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抗AT1受體自身抗體以及hs-CRP的檢測,有助于高血壓患者的藥物選擇,提高其血壓控制率,延緩動脈血管重構,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預防ACS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Liao YH,Wei YM,Wang M,et al.Autoantibodies against AT1-receptor and α1- adrenergic receptor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Hypertens Res,2002,25:641-646.
[2]Deblois D,Schwartz SM,Van Kleef EM,et al.Chronic α1-adrenoreceptor stimulation increases DNA synthesis in rat arterial wall[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6,16:1122 - 1129.
[3]Wang B,Liao YH,Zhou Z,et al .Arterial structure changes in rat s immunized by AT1-receptor peptide[J].Heart Vessels,2005,20:153-158.
[4]Dechend R,Homuth V,Wallukat G,et al.AT1 receptor agonistic antibodies from preeclamptic patients cause vascular cells to express tissur factors[J].Circulation,2000,101:2382-2387.
[5]Blake GJ,Ridker PM.C-reactive protein and other inflammatory risk marker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J Am Coll Cardiol,2003,41:375-425.
[6]Takeda T,Hoshina S,Nishino M,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s of statins,aspirin and angiotensin Ⅱ modulators on 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J].Atherosclerosis,2003,167:155-158.
[7]Rauchhaus M,Gross M,Schule S,et al.The E-selectin SER128ARG gen polymorphism and restenosis after successful coronary angioplasty[J].Int J Cardiol,2002,83:249-257.
(本文編輯王雅潔)
收稿日期:(2015-03-24)
中圖分類號:R544R255
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13.021
文章編號:1672-1349(2015)13-1529-03
作者單位:山西省心血管病醫(yī)院(太原 030024),E-mail:15803466229@163.com